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66013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课内阅读理解(二)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山崩

2、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 . 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2 . 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而_地观察,描写的是_的景象。3 . 快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渐渐(_)抖动(_)好像(_)飞跑(_)4 . 你能文中用“” 画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只填序号)所看到的景象。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现代文阅读最大的恐龙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米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两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繁重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

3、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动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达26米;雷龙,身长达21米。体重达25吨;超龙,身长达42米,肩部高达9.19米,臀部高达4.58米;马门溪龙,身长达22米;还有腕龙科的腕龙,身长达25米,体重有3050吨。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

4、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他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个时候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的)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悠然)地生活在地球上。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篮)鲸了。雌性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5 .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6

5、.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食量:_庞然大物:_7 . 判断。恐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_鲸是海洋里最大的动物。_马门溪龙属蜥脚亚目腕龙科中的恐龙。_恐龙都是吃植物的。_8 . 一般的震龙有多大?_9 . 你还知道有哪些恐龙?它们生活习性是怎样的?_10 . 你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猜测恐龙灭绝的吗?你认为哪种说法有道理?你有什么猜测?_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

6、业的生活。11 . 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开通(_)方法(_)慢慢(_)12 . 大禹采用的办法治水。他具体是怎么治水的?用“”,画出来。13 . 用“”画出大禹治水的成果。二、文言文阅读14 . 杨氏之子的应答1.填句:儿应声答曰:“_孔雀是_禽。”2.“应声”二字说明_,这正是文章第一句中“_”的表现。3.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所在(1)相同手段:孔君平在_上做文章,由_想到_;孩子也在_上做文章,由_想到_ 。(2)委婉反击:不是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_的方式,说“_”表现出了_。(3)合理辩解:既然孔雀不是_,那杨梅怎么是_呢?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2、3、二、文言文阅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