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5919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欣悦试卷网http:/ 试卷下载试卷交流学习资源学生、老师、家长的得力助手江苏省东台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语 文 命题:姜良录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间或(jn) 自诩(x) 蛊惑(g) 垂涎三尺(xin)B吮吸(shn) 淀水(din) 蛮横(hng) 悻悻而去(xng)C畏葸(s)苍颉(xi) 辖制(xi) 度长絜大(qi)D逡巡(qn) 激湍(tun)休憩(q) 战战兢兢(jng)2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一组是:A诡秘 宣

2、泄 咀嚼鉴赏 喁喁私语B驯熟 渲染 崇山峻岭 冠冕堂皇C紧俏 寒喧 牛山濯濯 礼上往来D悲戚 黯淡 游目骋怀 残羹冷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传神的一组是:: ()女人的手指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2)翠翠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 去。(3)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 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4)(庄周)又饥又渴又热又恼,半路上实在 不动了,坐在路边休息。A晃动 追 搓 行 B晃动 望 抖 挪C震动 望 抖 行 D震动 追 搓 挪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

3、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B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C所以读到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惊以外,实在很难有感同身受的感受。D这里他虽然曾来旅游,可是这一回心情不同,鱼的乐趣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项:A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上下,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身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B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的母亲。C他的呕心之作南华经因征订数只有三本,被出版社恭恭敬敬退了回来。D3月2日读到人民日报

4、一封读者来信,却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阵,正是关系到理发工人的。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组是:A“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四叔说。 B她不明白这笑话究竟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诌的? C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D办事处的门上吊着一把大锁,旁边的广告牌上写着“水每吨一元无货”。二、现代文课文片段阅读理解题(12分,每小题3分)(一)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

5、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7对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事,本来不希望它像自己所料的那样发生,也以为未必真会发生,却往往还是那样发生了,所以我一再担心的祥林嫂会死的事,恐怕也要发生 。B我常常见到一些本来不希望它像自己所料的那样发生,也未必真会发生的事,可是这样的事偏偏还是发生了,祥林嫂会死的事就是这样的,所以我很惊慌又自责。C我常常见到一些本来不希望它像自己所料的那样发生,也未必真会发生的事,可是这样的事偏偏还是发生了,所以我一再担心的祥林嫂会死的事,恐怕也要发生 。 D我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事,本来不希望它像自己所料的那样发生

6、,也以为未必真会发生,却往往还是那样发生了,祥林嫂会的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很惊慌又自责。 8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正是因为他对祥林嫂的歧视,才彻底毁灭了她生存的信心。B鲁镇是迷信封建的偏远小镇,鲁四老爷又是这个小镇上德高望重的老监生,他认为大过年死人会冲了大家的福气。C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礼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是鲁四老爷不能容忍的。D祥林嫂是个“罪恶深重”的女人,她“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更显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二)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深深地憎恶一切奴才或奴才相,

7、连同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们。请科学家们不要见笑,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9下面是对文中“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的理解,其中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民国国民”是指长期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百姓。 B“民国国民”是指生活在当今民主时期的当权者们。C“

8、思想和生活习惯”就是媚颜和媚骨,就是可恶的奴性。D“思想和生活习惯”揭示了“我”这个王者的虚伪和可笑。10 “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这句话含义深刻,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话前后矛盾,正是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表现了我做人的良知,也表现了我面对奴才社会的困惑。B我若为王,将铲除一切奴种,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那样“我将没有一个臣民”,当然也就“将终于不能为王”。C我终于不能为王,但我捍卫了人的尊严与独立思想,维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我将是一个更加鲜明而独立的人。D “古今中外最大的王”才是我心中真正的“王”,这正充分体现了我对人类的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尚和追

9、求。三、文言文阅读理解题(12分,每小题3分)(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棗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

10、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B令将军与臣有郤 君王与沛公饮C今者有小人之言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D君王为人不忍 庄则入为寿1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项王项伯东向坐C项王默然不应D军中无以为乐(二)(甲)“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

11、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乙)“二世不行此术,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无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困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13对下面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信功臣,不亲士民 信任B夫并兼者高诈力 崇尚C其道不易,其政不改 改变D而天下苦之 痛苦14下列句子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秦王朝“仁义不施”的一组是: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 先诈力而后

12、仁义 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 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A B C D第卷(共108分)四文言翻译与文学鉴赏题(18分)15翻译上面两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8分,每小题2分)(1)不然,籍何以至此?(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4)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6分)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注:同物,同乎异物。化去,指死亡。讵,岂。(1)填空:(4 分)开篇四句,选取了两个动态的特写镜头 和 ,生动地表现了 _精神;

13、这首诗的基调 ,与陶公冲淡宁静的田园诗风迥然不同。(2)简答:(2分)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深沉的感叹,试析诗人所言“在昔心”具体指什么。17课文名句默写(任选二题,每题2分,每空1分) ,揭竿为旗, ,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是日也, ,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五现代文阅读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牵着母亲过马路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下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