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65882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在某一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据此判断该遗址可能位于下图处。AABBCCDD2 . 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现在的A吉林省B河南省C云南省D辽宁省3 . 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炎帝战败,两大部落结成联盟,这段文字描述的

2、战役是A巨鹿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阪泉之战4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 )A孙武B孙膑C孟子D韩非5 . 认为君主“无欲”,天下满足,君主宁静,百姓安定的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6 . 学习历史就要古为今用,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下面哪位思想家理念的演变?( )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孔子7 . 今年4月22日,“书香益阳润泽心灵好书互换”2017年益阳阅读推广活动隆重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益阳学子高声吟诵了道德经。道德经反映了A老子的思想B孔子的学说C墨子的主张D韩非的理论8 . 在原始社

3、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9 . 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10 . 我们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得出的规律是A军队决定存亡B文化决定存亡C民心决定存亡D分封制决定存亡11 . 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其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是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12 .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以为伟大先祖,他的杰出贡献,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对这位先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是黄

4、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他继承尧的位置成为部落联盟首领C他领导人民成功治理洪水D他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13 . 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宣扬的诚信、友善、孝道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着。下列史实与儒家无关的是A孔子提倡“仁”的学说B汉朝初年实行修养声息政策C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14 .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A墨子兼爱、非攻B韩非春秋无义战C庄子无为而治D孟子仁政15 .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农耕技术的提高B都江堰的兴修C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6 .

5、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17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我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朝代是( )A夏B商C西周D东周18 . 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兼爱非攻B仁政C无为而治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19 . 商汤灭夏后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不包括A商王汤很有才干B商王汤任用贤才C商王汤关心百姓,发展生产D迁都到殷20 . 距今约6000多年,能够制造出色彩艳丽彩陶的远古人类是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北京人21 . “中华开国五千年

6、,神州轩辕自古传。”这一诗句的意思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B炎帝C禹D舜22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最早体验了这种生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3 . 据论语描述,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决。这表明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落周天子名义上也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操控政治局面分封制逐步瓦解。ABCD24 . 以下有关夏、商、西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约公元前21世纪,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定都镐京B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商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C夏、商、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分别是桀、纣、厉

7、王D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25 . 我们能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最应该感谢的地方是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26 .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A进行改革,以法治国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仁政治国,轻徭薄赋D提倡“兼爱”“非攻”,互助互爱27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0世纪80年代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D公元前21世纪80年代28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牧野之战涿鹿之战国人暴动周平王迁都

8、ABCD29 . 氏族聚落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A狩猎B采集C农耕D游牧经历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就此回答下列小题30 .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A朝代更替频繁B经济迅速发展C政治严重腐败D社会急剧变革31 . 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A商朝B夏朝C西周D分封制32 .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这件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三星堆青铜面具D青铜立人像33 . 除灿烂的青铜文明之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可追溯到这一时期。目前,

9、我国已经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最早的古代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金文(铭文)34 . 春秋晚期,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青铜器的广泛应用C农业上的深耕细作D大片荒地的开垦35 .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以“尊王攘夷”进行征战,夺得霸主地位的国王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36 . 经过300多年的纷争,小的诸侯国被兼并,到战国初期,出现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战国七雄”包括燕 赵 楚 晋ABCD37 . 战国时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征战。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其中不包括A牧野之

10、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38 .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39 .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二、综合题4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传说牧野之战结束后,周武王登上一座山峰,鸟瞰天下山川形势,面对苍天,喟然长叹:“唉,殷纣不善承天意,失去天命,我一刻也不能忘记这可怕的事情!”在返回镐京的途中,周武王一路忧心忡忡,从此夜不能寐。(1)“夜不能寐”的周武王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统治?(2)这些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3)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样治理国家呢?4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1、: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已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主要代表,请说出他们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任选两位)(3)孔子说了很多关于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名言,请你列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4)战国时期哪一

12、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 (5)在你的班上,有同学上课讲话,造成班级纪律混乱。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方法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上课说话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只需要选择一个学派)42 . 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思想学术蓬勃发展,各家各派的思想甚至影响着国家统治者的治国方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论语为政材料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天子的马车找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

13、),而将相或乘牛车。”材料四:一臣子向汉武帝建议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 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的言论?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法”指哪一变法?此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实行的?此变法内容受到哪一思想学派的影响? (3)材料二的新法中的哪一措施改变了当时的土地性质?此变法最终取得哪些成效? (4)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情况,当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该政策受到哪一学派的影响?取得了怎样的治国效果? (5)材料四中的“臣”指的是谁?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的实施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