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65483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方法 新途径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解决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1999年以来,我学院在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辅导和咨询以及心理测量工作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 了良好教育效果。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

2、作方法的探索1.1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系统 人员保障是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前提条件。由于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为此我校以心理教研室和辅导办为核心,与校卫生所、学生会及齐齐哈尔市精神病医院进行横向联系,建立了一个由心理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精神科医生组成,积极参与和密切合作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网络系统。与此同时,加强一线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培训,使之掌握心理卫生辅导知识和技巧,努力增强一线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教育素质。这种网络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能及时得到相应层次的心理干预。1.2 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健

3、康的第一手资料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水平。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使大学生能及时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1.2.1 新生心理普查 从1994年开始到2003年(1998年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没有进行),我校连续对入学新生以团体测量的方式进行心理普查,测试时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和口述试题,量表采用“卡特尔人格测试量表(16PF)”和“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个体记分使用心理测评仪(DXC)团体统计和分析由有经验的教师人工进行。对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进行测量,从中发现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较有

4、共性的心理问题,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2.2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我校档案的始建工作开始于1994年的心理普查,1999年从学生的自然状况和家庭状况、SCL-90和16PF测试结果、跟踪咨询和辅导记录三部分扩增为五部分组成:学生的自然状况、家庭成员和家庭教育情况、学生的生活史和心理状况自我评定、SCL-90和16PF测试结果、跟踪咨询和辅导记录。迄今已建档5000多份,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资料。通过心理档案,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跟踪辅导和治疗。1.3 及时统计分析测试结果,并全面反馈心理测试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测试是提

5、高个体自我认识的良好途径。我们对测试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3.1 对个体的测试结果和团体的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个体是构成团体的因子,学生个体的健康水平是团体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完成个体机械统计测试结果后,都要参考家庭情况和自我生活简史与心理评定,对每一个体进行总体的全面分析。尤其是那些超出常模的学生分析的更加仔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工作。开展团体分析,便于掌握学生整体的健康水平,利于服务和管理以及“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更便于开展共性问题和团体辅导。1.3.2 测试结果反馈 在完成SCL-90和16PF测试结果统计后

6、,立即利用课余时间,分批分班地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并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自我调适”和如何寻找“外界干预”的方法。这么做的目的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二可以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自我完善;三可以进行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四可以让学生懂得必要时寻求外界心理干预。1.3.3 班主任掌握测试结果 在校期间学生最亲近的人是班主任,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可以发现和预防问题,而且可以督促学生“自我完善”和寻求“外界干预”。因此,在完成分析和学生反馈后,我们都将结果反馈给辅导员和班主任,尤其提醒他们注意那些有问题的学生。1.4 针对不同性质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 依据学生的心理测试和观察结果,

7、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共性心理问题和特殊心理问题。1.4.1 注重班主任在学生心理问题纠治过程中的作用 由于班主任和学生关系的特殊性,又由于一些心理问题是以特殊的思想问题表现出来,所以班主任承担了第一次心理辅导工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新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正式开始班主任工作前,都进行一次心理教育和辅导的知识技能培训,要求班主任在发现问题后进行正确的分析。属于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属于思想问题在批评错误的同时进行心理开导,如果认为问题比较严重应鼓励学生去看心理医生,在外界的帮助下解决心理问题。1.4.2 对学生共性心理问题, 通过业余时间的心理知识讲座、健康教育选修课以及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

8、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集体的心理辅导 每年对学生进行的集体心理辅导有:1)心理健康标准漫谈;2)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怎样克服应试焦虑症;4)怎样克服病态的社会心理;5)如何战胜挫折;6)情绪的自我调节;7)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8)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9)选择科学的学习策略;10)理想职业的确定等等。1.4.3 针对特殊性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外界敢于,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治疗 在校内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健康档案成为我们短时间内了解学生信息的重要来源。对学生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咨客中心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和门诊森天疗法。咨询治疗和人格辅导以达3000多人次。多数咨询

9、学生收到了满意效果。对与少数患有精神疾患的学生,及时和市精神病院取得联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住院药物治疗,及早解除精神困绕。对于处在康复期的精神疾患学生,定期随访咨询,帮助他们完成未尽的学业。1.5 利用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大学生心理卫生活动 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其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和学生组织社团的参与。1.5.1 2002年我院团委利用现有条件和师资人员开设了谈话室,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困惑进行咨询和辅导。1.5.2 我院学生会和基础学生会都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工具在自己的网站开

10、设了心理咨询和辅导网页,下载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辅导技巧。1.5.3 我院学生会在医学心理学教师指导下,成立了心理学爱好者协会,创立了心理通讯内部刊物,组织不定期的心理沙龙,面向全校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2 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会2.1 作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必备的仪器 面对高发的心理问题和多范围的不明确致病因素,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以及必备的测量治疗仪器,是满足不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需要的。因此相关部门的领导对学生心理问题应给予相当的重视,不仅对心理咨询中心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而且对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应提供方便和支持,对杰出

11、人员在教学和普职方面给予照顾。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不仅便于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工作,而且便于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尤其是连续性的心理治疗,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2 坚持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测量 入学时,新环境、新面孔、新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专业学习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我院的调查显示,超出常模的学生比例高达20%以上,个别班级竟高达40%以上,在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上比例较高,且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多,具体体现为神经衰弱、逃避现实、害怕群体生活、人际关系差、心胸狭窄、不会学习等;人格特征上体现出独生子女的外向而不独立。面对种种问题,对新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

12、咨询和教育工作,为以后的心理卫生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咨询人员在短时间内了解咨询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以及一些致病原因,对跟踪性辅导和治疗提供了帮助。2.3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高校应当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心理卫生工作队伍,这是因为学生心理问题带有隐蔽性。假如学生对心理问题不了解,认识不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他是不会主动寻求“调节”和“外界干预”的。另外,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常常互相混合着表现出来,而且辅导员做心理教育工作既是工作责任,又具有先天优势。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进行专职学生工作者的心理知识和辅导技能的培训,使之成为主要

13、的兼职心理卫生人员;同时应举办兼职班主任心理卫生知识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第一道防线。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卫生知识和辅导技能,成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兼职从业人员是高校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必然趋势。2.4 坚持不间断的学生心理干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自不同的环境和时间。比如说: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谐(尤其是父母间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过于简单粗暴、家庭成员长期患病、贫穷等,是新生入学时的主要致病因素;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考试压力、交友、工作挫折、惊吓担心都可能成为学习期间的心理致病因素。因此,在测量和反馈时,应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自

14、我调节”,如何寻求“外界干预”等,在入学初期就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技巧。紧接着进行的“大学生心理卫生”选修课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在第五学期进行医学心理等专业的教学(指本科,专科在第四学期)。与此同时,不定期地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对多发性心理问题和致病原因和调适办法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不间断的心理干预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适有极大的帮助。2.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

15、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一种民主、科学、尊重个性创造和追求真善美的学校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心理。参考文献1 李瑞学,李东.高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经济师J.2005(6):90-91.2 曾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6):763 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2-05-25(1)4 梁守英.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平原大学学报,2005(6):98-100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部辅导办邮编 161042 作者:陈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