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65217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殿与礼制建筑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节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三节 宫殿建筑 第四节 礼制建筑教学内容1、 宫殿建筑2、 礼制建筑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宫殿的布局与主要陈设及其作用、象征意义2、 掌握中国现存皇宫的概况3、 熟悉北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的方位、用途及象征意义。4、 熟悉国子监与辟雍的基本情况教学重点难点1、 宫殿的布局2、 故宫概况3、 天坛的用途及象征意义思考与训练1、 阅读天坛有关资料,思考天坛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来表达对天的认识,以及如何来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2、 理解和熟记各知识点3、 熟悉明清北京城的布局参考书目授课主要内容第二节 宫殿与礼制建筑一、 宫殿1 宫殿的布局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建筑

2、高大华丽,轴线两侧建筑低小简单; 中轴线纵长深远 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帝王的尊严华贵2)左祖右社 左祖右杜又称左庙右杜,体现了中国礼制思想中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恩想。所谓“左祖”,是指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又称太庙;所谓“右杜”,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等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 3)前朝后寝宫殿自身的布局一般分前后两部分。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行重大典礼、朝贺和宴请的地方。后寝或称后室是皇帝与后妃们的寝宫,内有御花园等供享用。如北京故宫在中轴线上的建筑就分前朝和后廷两部分。前朝主要有太和、中和及保和三大殿,后廷有皇

3、帝的寝宫宁寿宫、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御花园等。 2 宫殿外陈设1)华表 华表是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与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华表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初为指示道路的木柱,后来君主又让人们在上面刻写意见,称“诽谤木”。到了汉朝,诽谤木的“纳谏作用已完全没有,仅剩下路标的作用,井且改名为“桓表”。因古代桓、华二字的读音相近,故桓表逐渐又被叫做“华表”。汉以后,华表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宫殿、桥梁、陵墓损垣的前画柱柱皆有华表矗立,而且渐渐改木为石,建造也日益精美。高耸挺拔的故宫华表矗立在皇宫内外,不仅给人以崇高纯洁之感,更体现了皇家的高

4、贵与尊严。天安门前的华表,是明永乐年间建造的,雕刻之精美当推所有华表之冠。层层回环的朵朵白云中,盆绕着一条巨尤,尤柱上面横卧着云板,再上面是圆形的承露盘,盘上有个蹲着的石兽。华表四周围以汉白玉为栏杆。2)石狮 石狮雕刻在我国最早见于东汉,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开始时被排列在陵墓前,象怔凶猛、威武,以示辟邪。后出现在石窟和桥头,分别表示佛力浩大、无物不降和桥的坚实耐用、固若金汤。至明清时期,石狮移干宫殿和庭院的大门前,一可以把守门阀,以示辟邪;二可以显示主人的威严和势力。宫殿大门前的石狮都是一对,一般为左雄右雌。爪下为球的是雄狮,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爪下踩着幼狮的是雌狮,象怔着子孙绵延。天安门

5、前的两对石狮是我国石狮中的精品。东边石狮的头向西歪,西边石狮的首朝东侧,双目都全神贯注地盯视着天安门正中的御道,充当着皇帝的忠实卫士。 3)日晷日暑是我国发明最早、秦汉时期即已广为应用的一种计时器,又称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与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在倾斜50度、平行于赤道画的暑盘中心,立有一根与盘面垂直的铁什。暑盘的上下两面均刻有时辰。4)嘉量嘉量是我国古代容积的综台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台、龠。嘉量放在宫殿门前,表示皇帝的公正和至高无上,也象怔着国家统一和强盛。故宫现存的三个铜制鎏金嘉量分别设置在午门、太和殿和乾清宫的前画。5)吉祥缸置于宫殿

6、前、庭院中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一个个腹大口收、两耳加兽面铜环的金属大缸。古代称大缸为“门海:古人认为,门前有大海就不怕火灾,因此这些大缸被称为“吉样缸”。“吉样缸”一般有铜、铁、鎏金三种。如北京故宫的吉样缸在清朝时归内务府统一管理。每大都要将缸内盛满水,以备消防火灾之用。到了冬天,还要在缸外套上特制的棉套上加缸盖,井在缸下的汉白玉石基座里放置炭火,以防缸内储水结冰,直到来年天气回暖之际才解套撤火。6)鼎式香炉鼎式香炉是我国古代举行大典时用来燃烧檀香和松枝的一种礼器,有盖为鼎,无盖为炉。7)铜龟铜鹤3 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1)北京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朝卫个皇帝的皇宫,位干北京天安门广场北侧,又称紫禁城

7、,今正式名称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L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基本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占地15万平方米,共建有房屋9000余间,建筑画积约15万平方米。宫墙高10米,长达3428米,设有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门,四角建有角楼。墙外环绕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故宫内中轴线上的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地方,主要建筑为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座大殿,它们依次耸立在“工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黄琉璃瓦屋顶与金漆绘饰的门窗在蓝天下显得金碧辉煌。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8、”,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其屋顶是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式,梁坊上绘着金龙和玺彩画,再加上鎏金门钉,形成一派端庄而华贵的与势。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庆典、接受文武百宫朝贺的地方。中和殿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的建筑,深、广各五间。单檐攒尖式的屋顶正中镶嵌着一个铜胎鎏金大宝顶,与势雄伟。中和殿是皇帝到太和殿上朝时的小憩之所。遇到大典庆典时,皇帝要在中和殿先接受内阁大臣、礼部宫员的行礼,然后才进太和殿登金銮宝座。保和殿在建筑等级方画仅次于太和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它是清代进士殿试的地方,也是元旦及其他节日皇帝宴请各亲王、藩属的地方。保和殿之后为内廷,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帝后、妃子、皇

9、子、公生居住游玩的地方。主体建筑有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及其两侧的东西六宫与养心殿。养心殿是清雍正至宣统年间各皇帝处理朝政和居住之处,在同光年间,养心殿东间还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内廷还有三座花园,即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御花园。故宫的建筑设什显著而突出的成就体现在空间组合与建筑物形体的处理上。在空间组台上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尺度、形体、开闭以及展开方式来体现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和性格;在建筑物形体上既通过近似的造型和相同的色彩来表达群体的统一和偕,又通过体量的大小、屋顶的不同形式以及内外不同的装修来体现统一中的变化和主次关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末代皇帝!1924年被逐出宫。19

10、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故宫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是藏珍纳宝的文化宝库,其中保存着上至商周,近至清末的91万件珍贵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11、: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 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建筑为清入关后续建,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要建筑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和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二、 礼制建筑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坛庙建设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最初的坛是指平坦地面上以土石堆筑的高台;庙是指一种住宅。后来两者寸逐渐演变成古人用来等祭祀鬼神的场所,也称为礼制建筑。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其相对应的祭祀建筑是天坛、社稷坛和太庙。1 北京太庙

12、帝王等祭祀祖先的家庙称太庙,按周制,位干宫前左侧。除了帝王的宗庙,封建统治各级官吏和一些大家族按制度也设家庙,后称祠堂,位置在住宅之东。为夸耀财富地位,词堂建筑往往规模很大,装饰豪华,成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筑。2 北京社稷坛 社稷是土地神。社者,五土之神。五种颜色的土覆盖干坛面,称五色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稷者,农业之神,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社和稷,反映了我罔古代以农立国的社会性质。计算社稷,在于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 天地坛最隆重最复杂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例于每年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皇帝登位也必须祭告大地,表示“受命于天”。天坛在南郊,地坛在北郊,日坛在东郊,月坛在西郊。1)

13、天坛北京大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地方,为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坛庙建筑。天坛自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4O6年)设计兴工,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完工。明代初建时于此合祭天地,故名天地坛。到嘉靖九年(公元153O年)改为天地分祭,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从此正式改名为天坛。天坛总画积273万平方米,坛墙周长5.6公里,分内外两重,北部围墙均为圆形,南部围墙呈方形,象怔“天圆地方”,指天地合祭等。大坛的主体建筑大体由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斋宫四部分组成,其布局呈“品字形。2)地坛 地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地坛又称祭坛、拜台、方泽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

14、皇地祗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坛。方泽坛的“方”源于“天圆地方”的说法,而“泽”则取其周边有水池环绕。它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 与雍和宫隔河相望。主体建筑为两层方台,尚有皇祗室、神库、神府、斋宫等建筑。3)国子监与辟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按照“左庙右学”的传统规制,国子监与孔庙相毗邻。清代国子监内有学生(当时称为监生)近千人,还有许多俄国、交趾(今缅甸)、高丽(今朝鲜)等国的留学生,蒙古、回、藏、满等少数民族学生也在此就读,因此,当时的国子监不仅是俊才汇集之地,也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

15、重要场所。国子监的教学科目是:礼、乐、律、射、御、书、数等。当时谋求仕途发达的文人学士们最大荣耀莫过于毕业于国子监、殿试时考取进士金榜提名并刻名于孔庙,从而光宗耀祖,在家乡刻立牌坊;还可飞黄腾达,在朝中作官。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辟雍,辟雍是专为皇帝讲学而建的,从清康熙帝开始,皇帝一经即位,必须在此讲学一次。4)曲阜孔庙及孔府 孔庙是祭祀春秋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地方。目前全国各地保存孔庙(夫子庙)甚多,尤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它与孔府、孔林井称“三孔”。 孔庙始建干孔子逝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历代增修。现存孔庙为明清修建的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孔庙占地95万平方米,前后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共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