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65118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第5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

2、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 (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1下图为人体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为各个时期 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b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c过程有利于提高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的基因组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D与细胞相比,细胞的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

3、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3在下图A、B、C三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适量干重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水珠移动的距离为、;当种子中有机物消耗完后,温度计读数为、。下列有关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B C DFeCu B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

4、为黑色()Ksp: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SSi10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 c() c() B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钠与盐酸两溶液混合: c() c() c() c() c() C25时,若10mL盐酸(pH=a)与100mL溶液(pH =b)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 DpH相同的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c() c() c() c()11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值分别为:t7008008301000120

5、0K1.671.111.000.600.3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g)+ (g) (g)+(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为0.4 mol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121 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离子物质的量浓度(mol/L)11a1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 mol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 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

6、.5 mol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13将mg铁粉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后,铁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VL(标准状 况下)混合后,恰好能完全被水吸收,则m和V的关系不可能是 Am=3V Bm=5V C D14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 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 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 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牛顿第二定律 B牛顿第三定律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15如图,a、b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细线

7、连接,a球用细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状态可能正确的是16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 行走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全新时代的到来。“神舟七号”绕地球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 其轨道半径为r;若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则可以确定 A卫星与“神舟七号”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B卫星与“神舟七号”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C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作用 D翟志刚出舱任务之一是取回外挂的实验样品,假如不小心实验样品脱手,则它做自由落体运动 17如图所示,在平面内有一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m

8、s,频率为 2.5Hz,、两点位于轴上,相距0.90m。分别以、为平衡位置的两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若已知=0时刻点处的质点位于波峰,则对于点处的质点来说A=0时,加速度最大B=0.1s时,速度为零C=0.2s时,速度方向沿轴负方向D=0.3s时,位于波谷18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直立于地面上,上面放一个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现将小球向下压到某位置 后由静止释放,若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 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分别为和,小球离开弹 簧时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电势能增加 B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C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

9、为+ D机械能增加19如图所示,、是某足够大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点电势为20V,点电势为24V,点电势为12V。一个质子从点以速度射入此电场,入射方向与成45,一段时间后经过点。不计质子的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电势高于点电势B场强的方向由指向C质子从运动到所用的时间为 D质子从运动到,电场力做功为4e20矩形导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 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所示。=0时刻,磁感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04s时间内,线框的边受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力的方向规定以向左为正方向),可能如图中第II卷 (

10、非选择题 共180分)21(18分)I(4分) 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 mm。II(6分) 有位同学想知道家中一把小铁锁的重心位置,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轻细线一端系在小铁锁上,将其悬挂起来,如图 () 所示,近似将其当作单摆处理。先用米尺量出悬点到小铁锁下端的距离,然后将小铁锁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测出其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振动周期。多次改变悬线长并重复上面操作,得到多组、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 () 所示。则可知小铁锁的重心到其下端的距离为 cm;同时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 (保留两位

11、有效数字)III(8分) 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待测电阻:约1001个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V,内阻不计1块直流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15k1个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1个单刀开关若干导线 (1) 按器材的规格和要求在方框内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图请画在答题卡上) (2) 实验中测得:电阻箱读数为时,电压表读数为;电阻箱读数为时,电压表读数为。用测定的实验数据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表达式:= 。 (3)测得的的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相等”)。22(14分) 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高处的悬停直升机上竖直跳下,经过2s后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图像,试根据图像求:(g取10m) (1) =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 估算前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