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64630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2003新课程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题 号一二三 四五六总 分得 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编纂(zun)挥斥方遒(强劲有力)B狭隘(i)每臻绝唱(达到)C泯(mn)灭芥蒂难容(细微的梗塞物,比喻很轻微的嫌隙或不快)D鬓(bn)角拾取牙慧(指别人的言论、见解)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把这张贺卡摆在我书柜最显眼的地方,向人骄傲地炫耀我的女儿。B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C通常走进一个候诊室或候诊长廓,你必须深谙“山中无日月”之义,把时间观念收缩,夹在公事包里,而后选定看似最舒服的椅

2、子,以便在那上面辗转返侧,几小时不辍。D甚至有人食不果腹,他们畏惧严冬,他们害怕生存。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原来 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从哪里 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 出了水面, 成了亭亭的荷叶A长 生 浮 变 B平卧 聚集 跃 长C长 聚集 浮 变D平卧 生 跃 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C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

3、密布。D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佛罗里达大学里,他们开设了一项课程,定名为笑的心理学。课本中解释“幽默”一词时,引用了“推动力”、“反馈”和“社会分析的反应”一类的名词。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波微浪,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D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 我终于分辨出来了。6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大青树广展绿冠,庇荫着众多的伙伴低层杂草繁密

4、松杉竞生荆棘丛集阴翳处蕨类葳蕤,卧倒的枯树上覆盖着苔藓,又有小树从苔藓中探出新苗高大挺拔的望天树是林中巨人,直冲云霄,傲视碧海乔灌咸长ABCD7下面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在唐代诗人中,孟浩然、王维属山水田园派诗人,岑参、王昌龄属边塞派诗人。在宋代词人中,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苏轼则是豪放派代表人物。B孤独的收割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西风颂是德国“湖畔派”诗人雪莱的诗,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C登山、书愤都是近体诗中的律诗,作者分别是杜甫和陆游;游侠篇、李凭箜篌引都是古体诗,作者分别是曹植和李贺。D东坡乐府是宋代苏轼的词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

5、时了”)是南唐李煜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北宋柳永的词。8下列句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B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零落清秋节。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完成914题自余为 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末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6、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 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9下列各句中的“相”字,与“醉则更相枕以卧”中“相”字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相与枕藉乎舟中B竞以新艳相角C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D幸可广

7、问讯,不得便相许10下列各项中的“引”字,其意义与“引觞满酌”中“引”字相同的一项是( )A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B引以为流觞曲水。C予分当引决D控蛮荆而引瓯越11下列各项中“莫”字的意义与用法,与“而莫得其涯”的“莫”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三岁贯汝,莫我肯顾B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衣冠士女,下迨 屋,莫不靓妆丽服12与“因坐法华西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吊民洛氵内 ,伐罪秦中B迟月生公石上C中年兄殁南方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13对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余自为 人,居是州,恒惴栗我自从成为罪人,就被贬到这个僻远的永州,内心一直感到

8、忧惧不安。B遂命仆过湘江于是命令我渡过湘江。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青山萦回,白云缭绕;直到与天相接,向四周望去,所见如一。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 为类这以后,我才知道这座山高高独立,四周那些小土丘根本不能与它相提并论。14下列分析中不符合文章实际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以坐、醉、卧、梦、觉、起、归等行为,传“施施”、“漫漫”的神韵。看似乐而忘忧之举,因带着浓厚的随缘任运的色彩,也就具体传达了“恒惴栗”的心境。B“过”、“缘”、“斫”、“焚”四字领起四个短句,以动宾结构的短促排比句式,构成一种急促之势,与往日“施施”、“漫漫”的情态迥异以突出西山之“异”的巨大吸引力。C文中的

9、西山不类“培 土娄 ”,“与灏气俱”,“与造物者游”,超尘拔俗,卓立不群,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正是作者高尚品格和人生理想的体现。D作为山水游记的伟大宗匠,作者对西山的描摹完全采用正面描写手法,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友人柴侍御要去的目的地是武冈,“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险阻。B因为首句用了一“接”字,给人一种两地邻近之感,所以才“送君不觉有离伤”,反而让人觉得欢快无比。C三、四两句,化远为

10、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既是对朋友的宽慰,又在字里行间渗透了真挚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D全诗写出了与友人分别后离而不远、别而未分的情怀,既乐观开朗,又显得深情婉转。16与这首诗后两句的感情基调相同的诗句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718题诉衷情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故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7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诉衷情”同“虞美人”、“扬州慢”一样,都是词牌名。词牌不同,它们的平仄

11、和押韵的规定就不同。B这首词当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当年”如同“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早岁”,是作者回忆自己往日的军旅生涯。C“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作者只能从梦中回到关塞、河防,但他在梦中只看见变了颜色的旧貂裘积满灰尘,心情惆怅。D“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的“天山”,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沧洲”则指的是闲居之地。1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词人再见了他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觅”字显示出自信的神情和执着的追求精神。B“关河梦断”句与上一句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这种情感一直到词末,且越来越深。C“胡未灭”三个短句声调短促,步步紧逼,说尽

12、平生不得志。其中,“未”、“先”、“空”三字互相承接比照,流露出沉痛的感情。D整首词情调体现出开阔深沉的特色,它比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这些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为动人。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

13、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

14、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就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份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扰。除字句易听懂外,有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的供文人欣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