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64542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 对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德育优秀论文评选材料以人为本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作者:王殿伟单位: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中心学校 以人为本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和权利教育要并重 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中心学校 王殿伟 据报道,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强调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一度被树为少年英雄赖宁的照片,最近纷纷从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园的墙上被摘下。我们必须意识到,赖宁事迹体现“见义勇为”这种公民美德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长期以来,赖宁的形象被误读,将赖宁的举动仅仅停留在扑火的表层上,如此便走向极端:不切实际地鼓励孩子去“扑火”。如此误读妨碍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观念。而自我保护观念是最根本的权利观念,自我保护观念

2、消失,权利观念也被架空。北京市中小学校摘下赖宁照片,我们认为,体现了公民美德和权利观念的平衡。一个人公民美德的形成,完全在于从小时接受教育开始。所以自19世纪以来,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建立、资助和不断地指导,形成一个大众的公共教育体系,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对国家忠诚的公民。中国也是一样。像赖宁事迹的教育,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而我们知道权利也是非常重要的。权利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没有权利,就没有法律秩序。所以必须让公民美德和权利之间互相平衡。权利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就像血液在血管中运行一样,那么道德就如强化血管内壁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强化剂,权利的“血液”就不能正常循环,法律“躯体

3、”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秩序就陷入崩溃。 宣扬赖宁事迹的意义原来是好的,后来渐渐走向极端,这其中原因主要在于有关部门过分强调集体精神。往中小学生脑中过分灌输“赖宁形象”有一定危害性,中小学生不比成年人,没有健全的智力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学“赖宁”,什么时候不应该学。这样就正如北京中小学校认识到的一样,会让中小学生失去自我保护意识。如果一个公民从中小学开始就没有权利观念和自我保护观念,那么以后也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良好公民。 我们认为,目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权利观念来平衡。我们可以看到,在法律体系之中,当权利与道德发生冲突,权利必须优于道德。北京市为了贯彻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而

4、摘下赖宁照片就是很好的说明,作为地方性法规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就可以克制某些过分的“道德教育”。作为公民的学生如果拥有权利意识,积极主张权利,而通过提高权利意识,最终实现公民美德和权利观念的平衡。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至今我们所沿用的青少年品德教育的方法大部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其中还有某些极左思潮的影响。为了适应变化,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将触角伸向青少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充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注青少年的社会热点:青少年的社会地位是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当今的以科技和信

5、息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谁更多占有最新的科学技术、最新的信息,谁就可以占有生产和生活的优势,而这需要的旧的知识经验的成分则越来越少。在许多领域中,中老年人开始失去优势,而逐渐形成了以青少年为主导的价值观取向。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但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不像传统价值观那样稳定深厚得几十、几百年保持不变,它常是以风潮方式发展和传播的。 青少年社会风潮的形成和发展就像台风:从某地(或某事)中传来一个新奇热点,迅速在青少年中传播,逐渐形成了带有文化特色和物质外壳的“风眼”,众多的青少年纷纷热衷地去传播、效仿,形成一股股暴风雨般的群体价值观涌动。不管当时、当地是什么“风向”,都会受到它的冲击,甚至使整

6、个社会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并亦步亦趋。研究发现,在各个风潮中,都毫无例外地利用了信息传播和市场经济、商业行为作为推波助澜的工具。比如近十年来出现的通俗音乐热、文凭热、出国热、电脑热、郊游热、时装热、美容美发热等。这些“热”都曾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带着狂热,带着心理渴求,去追逐和体验,如痴如醉地去效仿和参与。在这其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价值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群体观等的影响,产生对国家、人民、劳动、科学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产生不同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应该说,这些社会风潮对社会青少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又是无组织和无序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它有可能使广大的青

7、少年形成新型的、积极向上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也可能使一部分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而形成消极、颓废的品德意识和行为。这些情况,在计划经济年代是不多见的,因此,在新形式下面对各种社会风潮,我们的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常感到始料不及和束手无策,以至使这种无序状态任其自然地发生、发展,使广大的青少年在其中自发地去闯荡,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教育,这对青少年品德形成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固有观念,从以往品德教育的封闭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走向青少年,走入每个人领域中,消除教育盲区,抓住热点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和传媒,灵活机动,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展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青少年的每个社会热点都最

8、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道德主旋律。 提高青少年民主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品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作为意识形态,还是做为行为形态都是紧密相连的,做为意识形态,它们都是由两个方面获得的:一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发性的观察和模仿产生,再由社会舆论的肯定与否定强化固定下来的;二是由社会特定环境施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使社会要求内化成为个体的相应认识、情感、信念、动机、意识等,并成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而形成的。作为行为形态,都是在某些意识形态驱使下的个体活动。这些活动通过自己或他人根据社会行为准则做出判断和评价,反馈到意识形态,在原有的认识、情感、动机等的支配下逐渐

9、形成自觉性、习惯性行为,从实际来说,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是坚持民主和遵纪守法的,也是心理健康的;自觉遵循民主与法制,也是心理健康和和品德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是培养优良品德的基本条件。这三者应是新时期青少年素质标准的不可分割的内在条件。 以往的品德教育,大多数把目光仅仅停留在道德准则上,与其他领域截然分开。当今社会首先是法制社会,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首先建立在坚持民主和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这其实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工程,应养成青少年自觉的行为习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主生活和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发扬民主、遵纪守法意识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从广泛意义上讲,帮助青少年坚持社会主义

10、民主与法制,也就是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增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在青少年良好的互动关系中,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及其他技巧来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来实现的。它主要通过提高认识、理顺情绪、消除不良症状、矫正不良行为、学习新的适应模式来达到心理成熟。品德教育则是以社会道德准则为主要内容来提高人的认识和行为水平。但这二者之间又有许多联系。首先,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仍建立在一定的品德标准要求之上,而且有正常的认识、情感和人际关系。其次,品德不良和心理不健康产生的外部因素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增进心理健康应是青少年品德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近年来,严重存在的升学就业压力,会使青少年产生失望、失落、失衡、忧虑、焦躁等

11、消极和对抗情绪,从而导致不良心理和行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贫富差距也会同样产生以上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在过去时期内,我们只关心人们的思想道德问题,而不关心心理问题,或者把某些心理问题也看成是思想道德问题,都是片面的。目前不少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都设立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机构,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青少年品德教育必须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才能取得完整的效果。 应该说,形势的发展给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更多和更广阔的领域。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就一定能创造出新时期青少年品德教育的新局面。 我们中国是有着重视未成年人教育

12、工作传统的。历史上,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大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才。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讲的这个道理。尤其是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双子女户,未成年人更是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倍加呵护。孩子,对于我们当代的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家庭的希望,家庭的未来。许多家长不自禁地把自己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都比自己强、有出息,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培养孩子成才。以达到或可光宗耀祖、贡献社会,或可有个晚年幸福生活,老有依靠的目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呢?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

13、求。大家知道,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受了多么深重的灾难,任人宰割,任人欺凌。184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有哪一个没有侵略过中国?大到英、法、美、俄,小到西班牙、葡萄牙,除加拿大以外,几乎所有的现代资本主义列强,都欺负过我们民族。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一块肥肉,成为不屑一顾的落后国家的代名词,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受尽了欺凌。 从1840年以来,中国先进的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没有停止过探求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的争斗。海国图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牺牲了无数革命烈士的生命。如果以20年为一

14、代的话,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就经历了五代人的前赴后继、英勇卓绝的不懈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建国后,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并不强壮,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是“一穷二白”,还很衰弱,还在“眼冒金星”、“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但是我们实行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经历了挫折,进行了改革开放,又经过近三代人的努力,在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今天,21世纪,我们不仅要保卫我们经过近八代人异常艰苦卓绝的奋斗得来的大好局面,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新的三步走。然而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还得50年左右的时间,又需要近三代人的努力。 所以,培养能够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

15、伟大复兴的合格下一代,就是我们今天党和国家,每一个家庭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当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的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开创。现在的未成年人,几年十几年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将不可推卸地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因此,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培养造就亿万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

16、能确保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我们事业后继有人,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而言,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实现现代化,要我们的生活水平更加富足、生活质量更加提高,就必须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而言,则需要我们的未成年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一步比一步好地,一代比一代好地走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不断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不能提高,仅有物质财富的巨大拥有,是绝对不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