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43892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秋季语文学科教学论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填空1整个语文教育现象2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综合性和实践性4确定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构思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确定媒介手段、设计反馈练习、编写书面教案5教书育人6专业必修课7全方位教育8学习的主动性9刺激物、意志努力10知识权威、平等中的首席11时间12癸卯学制、分科教学13陶行之14指向15心理、兴趣16维持和调节17设置18分编型19学习心理、非智力20意志努力21课外学习资源22陶行知23黎锦熙24人文性25注意力、思维力26提取27独立28具体形象、语言29教师为主导、复读式二、简答1确定教

2、育目标,要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育目标,要尊重教育自身的规律。2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的时候,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3语文教科书的编选必须坚持如下原则: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处理好传统教材与现代科学文化新成就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保证教科书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4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以感情带动兴趣。5语文教学应遵循文道

3、统一、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互相促进、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等原则。6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7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通教育学、语文专业理论、心理学、思维科学、评价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8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侧重于学生的自学、自检能力的训练,着力从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内容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9观察调查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哲学原理研究法、比较分析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实验实证研究法

4、 10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11语文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读物,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来源,也是思维和语言训练、语文素质养成的典型范本。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材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具有以下几项:它是实现德、智、美语文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教和学的物质凭借;它为学生集中、高效的语文学习提供了范例。12“三主”的内容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四种课型。三、论述1语文教育的性质与目标 语文教育的对象及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5、及角色转变 语文教育的课程和教材语文教学的过程与原则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语文教育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2语文能力落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指掌握语文工具(语言文字)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统一起来,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赫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记忆、速度等四个因素。写作能力分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写作的基本能力根据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各种

6、体裁的文章的写作能力,如记叙文写作能力、说明文写作能力、议论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即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写作能力。还有一类是写作各种体裁文章所共同要求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文章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写作的基本因素,在写作活动中属于方法、技巧和技术活动的范围。听说能力主要有这样一些构成因素: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语音的鉴别力和运用力。语义的理解和组织力。评价、判断力和反馈力。3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

7、者。4打破教材的单一编写体系,建构多元的教材编写方式;在坚持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保持教材基本内容的相对稳定性;重视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发展,使语文教材具有弹性和可开发性;建立完整的教材编制理论体系,配置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制队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编制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型教材。5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6(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而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作为一个能正常生活的世界公民必须具备五大生活技能:听

8、、说、读、写、算。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语言的作用和中学语文科的任务决定,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语言,从形式上说,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从内容上说,它所承载的信息、交际交流的信息都是思维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因而语言具有人文性。并且,为学校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这里所承载、传流的信息更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高、最的结晶,所以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就

9、应更高、更严。没有哪一类信息能够比学校传播交流的信息对人类本身的发展更重要,因为学校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最主要阵地。因而,人文性自然应该成为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基本属性,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语文学科教育更不例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学生学语文是为了掌握这个工具去接受和传达人类文明。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在接、传人类文明的训练中才能实现对工具的掌握,也只有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接、传人类文明。二者相辅相成。(2)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首先,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这使它和中学的其它学科都鲜明地区别开来。它的综合性表

10、现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其次,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要靠实际训练来形成。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又是基础学科。学习语文,是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基础,掌握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学科更应注意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能力的培育和形成,离开语文实践,没有其它的途径。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必须遵循“大语文”教育观,把学校内语文学习和社会中、家庭中的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语文运用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一道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实践的各种场合、各个环节中学

11、习和运用语文。7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眼世界的开阔胸怀、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 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 语文知识目标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读写知识、工具书使用知识等。 语文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能力目标、写作能力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8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

12、则、课内外语文活动相结合的原则9中学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从事语文学科教育的人们终生都要研究的对象。具体讲,中学语文教育学的任务有如下几项: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终生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感情基础。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育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础教育和语文教育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师范生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13、奠定扎实的专业能力基础。培养师范生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研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将来从事光学语文教学育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10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自主性”学习层次上的一种高级学习阶段,是学生的学习触角深入到知识的深层去探究其联系和区别、并在近乎独立的情况下就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而建立自己的观点并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潜能。这种潜能一般出现在各学科教学的高级阶段,尤以高一高二明显。这个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呈现如下特点:语文学习的内容更深入,范围更广泛;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能从语文学习的意义上改变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些片面认识,不仅在课内学习中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将自觉性迁移到课外;语文学习表现出一定的思辩性,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观点、态度、理智与情感去体验生活,感受作品,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的概括能力、议论能力和逻辑抽象能力;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形成并有所发展。四、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