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64252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 三 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及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教材导学】东北地区农业耕作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林地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农业结构不合理土地资源辽阔气候条件适应森林资源丰富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完整的工业体系人口密度小农机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水土流失严重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农

2、业开发中的问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建构 要点探究合作探究一:将全班分成两大组,第一组为“自然资源”组,第二组为“人类活动组”,第一组总结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的特色及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第二小组总结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然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知识盘点: 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环境特色: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显著的地表环境特点。肥沃的黑土地、宽阔而平坦的东北平原;大、小兴安领,长白山脉,呼伦贝尔草原;三江平原的沼泽;黑龙江、松花江及濒临黄海和渤海;适宜的季风气候等。 发展农业的资源优势: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面积

3、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的2倍,可垦荒地以黑龙江省为最多;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适于农耕生产。适合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是我国主要林区,有材质优良的红松、胡桃木、水曲柳等。有我国温带天然草地中产草量最高的草地,适合多种牲畜的饲养。内陆水面广,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南部沿海适合发展海洋渔业,淡水鱼中除青、草、鲢、鲤还有名贵的大妈哈鱼、鲟鱼、鳇鱼等。较多的降水量和较小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比较丰富的水资源,众多的河流形成了稠密的水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森林里名贵木材、榛子、木耳、草莓及各种水果,曾经看到的狍子草地上羊、牛遍地,芍药、百合、金针、马兰花盛开平原上黑土沃野,麦浪滚滚,棉花朵朵,大豆粒粒

4、似珍珠沼泽中水丰草茂,丹顶鹤向大自然展示着美丽而修长的身躯(2)农业机械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农业机械,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发展商品农业创造了条件,使东北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粮、油、糖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中国老工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大庆油田的开发发达的交通运输合作探究二:在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之上,请充分理解停止开发三江平原荒地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知识盘点:湿地因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也是自

5、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尤其是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基地。嫩江流域现已建有扎龙、向海、莫莫格三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总面积达40万公顷,其中扎龙和向海还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可影响地方小气候。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使当地保持湿度和降水量。湿地产生的晨雾可以减少周围土壤水分的丧失。如果湿地被破坏,当地的降水量就会减少,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三江平原的原始湿地比开垦后的农田贴地气层日平均相对湿地高5-6。上游的湿地还可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的

6、形式作为下游湿地或农田的水分来源。如嫩江的洪水推进到三江平原后,可能部分地解决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缺水的问题。沼泽类湿地和洪泛湿地因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具有滞留沉积物的功能,使水质得以净化。嫩江及其沿岸湿地中有三处大型芦苇湿地,大庆和齐齐哈尔市附近天然湿地和泡沼众多,具有良好的天然污水处理空间。图2-3-1天然湿地是具有极高生物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其生产力甚至超过最集约经营的农业生产系统。湿地内的天然产品包括泥炭、木材、水果、蔬菜、肉 类、芦苇、树脂和药材。湿地中的冷杉、落叶松、赤扬都是很好的木材。【典例示范】例1: 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下图所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

7、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图中经纬度130E和48N确定此区域在我国东北;再根据山河的走向和流向,进一步明确此地为黑龙江省的一部分,从而确定该商品粮基地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然后运用比较法,得出其优势条件为地多人少。规范解答:B学法指点: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读图。根据地理坐标和地理事物进行区域定位。图2-3-2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A_,B_,D_。(2)D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该地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是_,主要不足是_。(3)G林区的名称是_,其南部森林类型是_。(4)在E、F、H、I四河流

8、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河流域。(5)D处有我国最大的_生态系统。思路点拨: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由于纬度高等原因冬季寒冷,冬小麦无法安全越冬,只能种植春小麦。东北地区的河流中,辽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规范解答:(1)草地 林地 耕地(2)春小麦 地形:平坦且集中连片,可垦荒地面积广大,便于大规模机械化开发、耕作;气候:夏季热量资源较充足;水源:湿润地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黑土 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足,地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所含有机质难被吸收;由于过湿、阴冷,春季播种困难;夏秋雨水积存易成涝害,影响作物生长和管理(3)长白山 温

9、带落叶阔叶林(4)F(5)沼泽【课堂巩固】一.选择题:1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是A支离破碎、水乡处处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黄土遍地、沟壑纵横 D平原广阔、片片沼泽 2 .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C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 D土壤肥沃“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回答46

10、题4.东北农业基地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优势 森林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优势 地理区位优势A. B. C. D.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动力担负耕地面积较多.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 .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A. B C. D.6.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因素有农作物生长 黑土冲刷 使用化肥 不合理排灌A B C D 7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畜牧业基地A B C D8关于东北地区

11、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予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图2-3-3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9.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B. 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C. 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增加趋势 D. 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12、10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不正确的是A辽阔的土地资源 B无霜期长 C.森林资源丰富 D.草场资源丰富11.关于图2-3-4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2-3-4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12.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 B CD二综合题 1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C图2-3-5(1)写出山脉的名称:A、_,B、_,C、_。(2)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乙、_,丙、_。(3)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答3点)有哪些?图2-3-6A2.读图2-3-6,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 (2)东北区最南的商品粮基地在 省,以 作物为主,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其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