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63814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4 三国鼎立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七上滕州期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如此雄心壮志的是( )A . 刘备B . 诸葛亮C . 孙权D . 曹操2. (2分) (2017宁德模拟) 如图中处的政权名称是( )A . 魏B . 蜀C . 吴D . 辽3. (2分)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4. (2分) (2016广东)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

2、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 历史剧三国B . 罗贯中三国演义C . 司马光资治通鉴D . 诸葛亮出师表5. (2分) 战国西汉三国 东晋 ,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 .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6. (2分) 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示意图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 (2016七上石嘴山期末)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史上的(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8. (2分) (

3、2016七上滕州期末)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 )A . 世人崇尚文学B . 世人金钱至上C . 政府鼓励消费D . 朝廷打击商业9. (2分)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 B . C . D . 10

4、. (2分) (2019龙湖模拟) 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 A . 马陵之战B . 长平之战C . 官渡之战D . 赤壁之战11. (2分) (2019七上潮安期末)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魏蜀吴,争汉鼎,迄两晋”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 A . 汉业建;号三国;赢秦氏B . 号三国;汉业建;赢秦氏C . 赢秦氏;号三国;汉业建D . 赢秦氏;汉业建;号三国12. (2分) (2018七上金坛月考) 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A .

5、魏、吴、蜀B . 魏、蜀、吴C . 吴、蜀、魏D . 蜀、吴、魏13. (2分) (2019深圳模拟)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9七上鱼台期末)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A . B . C . D . 15. (2分) 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 A . 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B . 官渡之战曹操战败C . 赤壁之战结束后D . 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16. (2分) 奠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战役是( )A . 巨鹿之战B . 长平之战

6、C . 赤壁之战D . 官渡之战17. (2分) (2016七上端州期末) 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是东汉末年历史的倒退B . 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 . 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D .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18. (2分) (2018九下福田模拟) 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式的是( ) A . B . C . D . 19. (2分) 下列三个历史人物称帝或称王的先后顺序是( )刘备曹丕孙权A . B . C . D . 20. (2分) (2015七上宜春期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曹操,他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A . 东汉末年B . 三国

7、时期C . 西汉时期D . 南北朝时期21. (2分) (2016七上罗湖期末)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 . 长平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宫渡之战D . 赤壁之战22. (2分) (2017罗湖模拟) 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是( )A . 分封制商鞅变法B .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C . 玄奘西行佛教传人中国D . 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23. (2分) (2017九下青山湖月考) 东汉末年,定都建业(今南京),据有今江苏、安徽、魏、蜀、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南的广大地区的政权是( ) A . 魏B . 吴C . 蜀D . 东晋24.

8、(2分)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三顾茅庐D . 七擒孟获25. (2分)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 AB . BC . CD . D26. (2分) 官渡之战的性质是( ) A . 军事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B . 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C . 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D . 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27. (2分)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

9、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A . B . C . D . 28. (2分) (2018七上阜宁期末) 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B .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C . 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在此建都D . 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29. (2分)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A . 曹操建立了魏国B . 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 . 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D . 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30. (2分)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曹

10、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 . 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 . 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D . 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3分)31. (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占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联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请回答:(1) 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 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 在材料中找出一句

11、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 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32. (13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分裂时期,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非凡的历史吧。材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

12、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1) 材料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33. (15分) (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材料三:三国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