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3704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民间舞级理论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族民间等级考试7-9 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教学对象 : 12-13 岁儿童授课舞目 :八级舞目花棍飞舞(东北秧歌)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花棍飞舞教案内容: 打花棍是我国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舞者手持花棍, 击打自己的肩、背、手、膝、足等身体部位潇洒作舞。该舞运用了民间绕、打花棍的动作,结合汉族民间舞中常用的“十字步”等,使学生初步掌握花棍的基本打法。教学准备 :花棍、 8 级 DVD、 CD碟等教学目标 :通过击打花棍,训练学生们手腕灵活性和花棍的基本打法教学重点

2、 :绕棍踢跳、横打肩转身、磋步打棍短句教学难点 : 1、绕棍时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2 、绕棍踢跳踢出出和绕棍在同一拍完成,重拍在外3 、磋步注意不要上下窜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辅导法、练习法教学步骤 : 1、学习绕棍,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2 、学习绕棍踢跳3 、学习横打转肩、磋步打棍短句4 、舞蹈教学:前奏1 2 四人体对 8 点于台左后区准备,右手持花棍。第一遍音乐1 1 4 右脚先起踩踏步两次向 2 点行进,右起双摆手两次,眼随手动。5 8 快一倍做 1 4 动作两次。2 1 8 重复1 1 8 动作。3 1 2 体对 2 点,绕棍踢跳,左手身侧随摆。3 4 左后踏步

3、左转体,肩前持棍,左背手,头左倾。5 8 横打肩两慢三快。4 1 8 重复3 1 8 动作。56体对一点,原地做11 8 动作两遍成横排。7 8 做磋步打棍短句。第二遍音乐1 1 4 绕棍踢跳逆时针行进两次成圆圈。5 6 横打肩转身。7 8 磋步,双手持棍至上位,眼随手动。2 1 4 绕棍踢跳两次。5 8 左手斜上位,原地击打左手、右肩、右腿。第三拍上肢保持舞姿,左起跳踢步四次。31 4 绕棍踢跳两次,体对圆心。5 8 转身体对 1 点成两横排,绕棍踢跳两次。4 12 正步位半蹲, 左起交替横向击打双腿三次, 第四拍打右肩, 左手背后,目视 1点。3 8 做12动作 3次。鼓点121-8右侧两

4、人做第一遍音乐 1 2 动作,最后两拍, 右区人体对点正步位半蹲,双手持棍至右肩,左倾头,目视 1 点。左区人做2反面动作。二、请结合您所学习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教材 ,思考如何利用本套教材培养学生的表演性以及对不同舞蹈风格性的把握, 请试取教材中两个剧目进行分析说明。答:首先运用不同民族民间舞向学生讲述各个民族的居住地域及日常劳动生活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兴趣,其次再了解并掌握各民族舞蹈的不同风格、 动律及典型性动作, 明确在此舞目中的关键动作和训练目的,最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循序渐进中给予不断的渗透和提示。以此确保学生对该舞目动作

5、和风格的掌握, 并且为不同级别中相同民族的舞目学习打下基础, 进一步掌握更多不同动律和动势。 同时也应了解舞目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元素是民俗生活中对日常劳动的模仿是体育游戏的舞蹈化还是民族的图腾崇拜学生在对各民族舞蹈的特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后,在舞目表演中就会有更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如:白族舞蹈绕三灵 ,先给孩子们介绍一下白族,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介绍一下“绕三灵”的由来,“绕三灵”又称“绕山林”又称祈雨会, 绕三灵堪称是白族最富于激情的节日。白语叫“观上览” ,即洲逛山林的意思。时间为每年农历4 月 23 日至 25日,届

6、时大理、洱源的白族群众都要停下生产,离家沿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尽情游乐歌舞,途径崇圣寺佛都,圣源寺神都、金圭寺仙都等地。每队领头的是两位年长男子,他们共挟一支杨柳, 高八尺许, 横一彩绸, 一葫芦。一手挟枝, 一手执蚊帚,或一把扇,或一块毛巾,一人主唱,一人拍打,后面跟着众男女,充满狂欢情绪,历时三日三夜。 一向温和文雅的白族人, 在这三天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和欢乐。在绕三灵中包括有: “执树舞”、“霸王鞭舞”、“八角鼓舞”、“双飞燕舞”等。这个舞蹈选自其中的霸王鞭舞,舞动过程中霸王鞭击打地面、脚心、膝盖等部位,即刚毅矫健又婀娜多姿,呈现出热烈、欢腾的气氛。由这些风俗及舞蹈特点来引导孩子去表演去把握本舞蹈的风格。佤族舞动的长发,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 ,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佤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节奏感和韵律感强,动作幅度大,有较大的随意性。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它潇洒健美,充分的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这个小舞蹈就让学生初步体会佤族甩发舞的魅力。然后再初步学习和感受佤族舞蹈的基本动律,让学生掌握几种简单的甩发动作,循序渐进,为后边高级别的舞目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掌握不同的动律和动势,进而掌握佤族舞蹈的风格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