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636338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心理学会倡议书2008-05-29 18:15:20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网友评论 24 条 点击查看网易 蓝十字心理援助计划 正文中国心理学会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倡议书各位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的拳拳之心。面对自然灾害,全国人员与灾区人民团结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救灾工作。作为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我们对这场灾害对灾区人民的身体和心理上伤害感到非常痛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最大限度地为灾区人民奉献我们的力量。很多心理学工

2、作者、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人员积极请缨,希望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工作。我们为此非常感动!面对当前情况,中国心理学会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灾区人员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国心理学会将在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周密的组织下,在灾后的不同阶段,根据灾区人民的需要,积极组织有关专业力量奔赴灾区,科学而有效地参与心理救援工作。我们注意到:目前有很多专业人员面对灾情非常揪心,希望在第一时间奔赴救援,这种热情和愿望是非常好的,我们非常感动。但是,国内外和台湾省的有关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在地震后不同的时间阶段救援的重点不同,地震后头一周救人是重点、头三个月内救灾、安顿和心理安慰是重点,心理问题和疾病将会在地震后三个月

3、后逐渐显现和增加;在特别的节日,如中秋、过年、清明、周年祭等,自杀的机率增加;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多年。目前,中国心理学会将重点支援四川的心理专业人员在灾区成立心理救援站,并对有关工作人员做专业培训,内容包括了解灾民心理、PTSD、干预策略和方法(包括各种可能的治疗)、对救援人员,如军人、医护人员、社会救援人士和大众进行心理教育,预防可能产生的替代性创伤。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的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派遣相关专家积极投入救援工作。面对灾害,中国心理学会号召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人员做出以下职业承诺:1) 科学、冷静、有组织和计划地进行有关心理救援

4、工作,杜绝鲁莽地心理救助行为;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遵从科学的规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积极参加有关灾难心理救助的相关培训或继续教育,做到有准备地去进行救助工作,在职业伦理和科学指引下,不盲目、有头脑、不逞一时之勇。3) 在进行心理援助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救助、科学地避免和减少替代性创伤,用最大的热情做好长期救助工作的准备。各位专业同道,面对灾害,我们在正视和积极处理我们的悲哀和伤痛的同时,一定要冷静、有序、有组织、有计划、科学的进行有关心理救援工作!我们意识到科学地做好为灾区人员心理创伤救助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积极获取有关资源,充实自身的

5、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更科学的知识、更有效的技术、冷静的做好长期心理救援工作的准备!让我们团结起来,在科学的引导和有序的组织下,为灾区人民的心理援救工作做出自己最大、最长期的贡献!此致敬礼中国心理学会2008-5-15中国网报道 6月8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通过中国网“网上发布会”发布最新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已对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中的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毒处理2个文件进行了修订。其中,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修订版)方案如下:本方案应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实施。一、干预基本原则(一)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整体救灾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二)心理危机干

6、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三)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二、工作内容(一)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二)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三)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三、目标人群本次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

7、级。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第一级人群:灾难亲历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四、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SRQ),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五、出发前准备(一)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

8、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二)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搬运、创伤止血等。(三)明确即将开展干预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四)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五)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实施计划。(六)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队员,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七)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估工具,熟悉主要干预技术。(八)做好团队食宿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配备等。六、现场工作流程(一)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二)按

9、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没有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定干预方案。(三)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四)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五)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六)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七)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进行集体讲

10、座、个体辅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八)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九)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十)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七、常用干预技术(一)普通人群普通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没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普通人群采用心理危机管理技术开展心理危机管理。从灾难当时的救援,到整个事件的善后安置处理,都需要有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与措施,以便为整个灾

11、难救援工作提供心理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群进行妥善安置,避免过于集中。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建议实施分组管理,最好由熟悉的灾民一起组成,并在每个小组中选派小组长,作为与心理救援协调组的联络人。对各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的心理危机管理,以建立起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2.依靠各方力量参与。建立与当地民政部门、学校、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组织等负责灾民安置与服务的部门/组织的联系,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协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3.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4.心理救援协调

12、组应该积极与救灾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协调好与各个救灾部门的关系,保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二)重点人群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1.稳定情绪技术要点(1)倾听与理解。目标: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人群,给予倾听和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2)增强安全感。目标:减少重点人群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3)适度的情绪释放。目标: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人群适当释

13、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人群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目标: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得到的其它部门的服务。2.放松训练要点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

14、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3.心理辅导要点通过交谈来减轻灾难对重点人群造成精神伤害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时,应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如:住院轻伤员、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1)目标在灾难及紧急事件发生后,为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同时,鉴别重点人群中因灾难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员,并提供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治疗的建议和信息。(2)过程第一,了解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重

15、点人群说出在灾难中的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重点人群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第二,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辅导时,目的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故事或写字。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可以只画出自己的网络,不用具体

16、化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第三,应对方式。帮助重点人群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人群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讨论在灾难发生后,你都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应对灾难带给自己的反应的?如多跟亲友或熟悉的人呆在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量保持以往的作习时间、做一些可行且对改善现状有帮助的事等,避免不好的应对(如冲动、酗酒、自伤、自杀)。注意儿童的年龄差异,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以说、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应对方式。鼓励儿童应该生活规律,多跟同伴、家人等在一起。要善于用儿童使用过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汶川地震心理援助20年行动纲要2008-05-30 05: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