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626902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ood中国寿险业利差损规模测算与分析倪红霞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摘要】 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实施,保险公司财务报告中所采用的准备金计量口径由审慎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计提标准向公允的责任准备金计提标准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本文依据中国平安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年报中的相关信息,采用利源分析法对19951999年间所承保的高利率寿险保单利差损进行测算,由此估计得到中国寿险业历史遗留保单利差损缺口约1300亿,且新会计准则的施行确实会使当年老保单的利差损缺口增加约20%,并可能造成企业经营业绩大幅波动。可见,中国寿险业应积极加强资

2、产负债匹配管理以应对财务风险,而会计准则制订者也应谨慎确定评估标准,降低业绩波动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政策风险。【关键词】 中国寿险业 利差损 责任准备金一、引言 作者简介:倪红霞(1976-),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讲师。 本文首先将简要回顾我国寿险业的利差损问题的形成和演进过程,明确测算利差损额度的关键问题,然后采用平安历年年报及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相关资料,从利源分析角度估算平安19951999年遗留的高利率保单的利差损缺口,再进一步测算出这批保单对中国寿险业的利差损额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利差损缺口及保险业负债的影响,提出研究建议。自2009年底以来,中国保监会曾多次召集全国各主要保险

3、公司的负责人开会,咨询并听取各公司关于我国保险业如何贯彻执行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有关细则文件。据悉 经济观察报:平安虚惊 马明哲在保监会吐苦水称利差损800亿,2009年12月20日,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曾在会间披露,若实施2号解释,平安利差损接近800个亿,因此希望新会计准则实施时能有一个过渡机制,以缓冲不利影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资本市场反应激烈,之后几天,平安的股价连续深幅下跌;另一方面,沉寂多年的中国寿险业利差损保单遗留问题再次引起保险业内外的关注,焦点问题是,要落实国际趋同的保险企业会计准则,究竟会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多大冲击?这种冲击或影响程度,足以让我国保险

4、业有充分理由延缓执行财政部2006年就已经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和26号准则么?说到底,这项关系到国家经济战略的决策问题,还是建立在一个基础问题的答案之上,就是我国寿险业上世纪90年代的那批高利率保单,产生的利差损规模有多大?显然,除了向各保险公司进行咨询,由其测算各自的利差损规模外,还应该有不同渠道、不同视角或不同方法的测算结果,以有利于决策部门作出更合理的决策。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动机和目的。二、我国寿险业的利差损问题回顾利差损是指寿险公司资金投资运用收益低于有效寿险保单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主要源于19901999年这一段时间的高预定利率保单。一方面,这批保单

5、预定利率较高;另一方面,当时保险企业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单一,绝大部分是银行存款。只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利率走势和保单预定利率的调整形势,就可以看到利差损演变的基本脉络。如图1所示,我国1年期存款利率从1993年为10.98%的高位开始,进入下降期,一直降到1999年的2.25%。而与此同时,也正是我国寿险业的快速发展期,各寿险公司为保证寿险业务的发展,预定利率也一度定得很高,如1993年平均为9%,到1996年5月份预定利率甚至高达10%!直到1997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第一次发布关于调整保险公司保费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将人寿保险业务的保费预定利率上下限调整为

6、年复利4%至6.5%”;鉴于1999年6月10日银行利率再次降低到2.25%,保监会在同一天发布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通知(保监发199993号),将预定利率下调到2.5%,并要求各公司不得再签发预定利率超过上述规定的寿险保单。图1:19931999年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变动情况(数据来源:魏华林,冯占军(2005):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经济评论)基于上述的背景,进入2000年后,我国保险业的利差损问题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003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宣布,“我国寿险保单1999年前的利差损高达500多亿元。”这一数据是根据保监

7、会对各寿险公司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汇总而得,而2003年保险业总资产仅为9483亿,利差损占保险总资产比例高达5%!实际上,寿险保单一般均要承担长期保单责任,这些保单所隐含的亏损远没有终结,如中国平安在2006年的A股招股说明书中披露:“高定价利率保单准备金大约在2050年前后达到峰值,准备金峰值大约为1,700 亿左右。”纵观国际保险业,因利差损而受累的寿险公司案例并不鲜见:19981999年,英国公平人寿因曾经过量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产品产生危机;再看日本,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导致的利率下降及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使得19972001年间共有7家寿险公司相继倒闭。因此,对我国寿险业历史遗留利差损问题不能掉

8、以轻心。但近年来,对我国保险业利差损问题的关注逐渐减少。一方面是因为被保险业繁荣发展的景象所掩盖,且各公司也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规避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对高利率保单给予较为宽松的评估标准使得高利率保单对各寿险公司的每年报表业绩影响也有限。对于保险公司在这一段高利率周期推出的保险产品,保监会199990号文件中对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息率做如下规定:“评估利息率不得高于下面两项规定的最低值: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年公布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利息率;2. 该险种厘定保险费所使用的预定利息率。”在2000年保监会229号文件中进一步规定:“1年期以上传统寿险和健康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不得

9、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并不得超过年复利7.5%。”可见,高利率保单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取保单预定利率与7.5%的较低值,与当前的市场利率无关。如果保单平均负债成本低于7.5%,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值就是以历史账面价值来计,而不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资产运用收益率能够改善并持续高于当时预定利率,则利差损就可以随时间而消化。即使收益率不能与当时预定利率匹配,利差损的问题在实际偿付投保人之前也不会爆发。但是,按照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实施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06号)中的规定,对于未来保险利益不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保险合同,用于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应当根据与负债现

10、金流出期限和风险相当的市场利率确定。在该规定下,利差损的问题将会更为客观地反映到公司的报表中,所以测算其对报表的影响程度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新会计准则具体实施时点和时程的问题。三、测算寿险利差损的方法综述按照之前对利差损的定义,对其额度的估计涉及三个因素:1)保险资金的实际收益率;2)保单的预定利率;3)资金运用余额。实际收益率是指寿险资金实际投资收益率或寿险公司的内部收益率;保单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假设的每年收益率,即为保单成本。我国1999年6月以前的保单一般预定利率较高,以后的保单预定利率上限为2.5%;某批保单对应的资金运用余额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积累角度来看,该批保单

11、历年保费收入扣除相应的费用和给付后的积累值来计,本文将根据这种基础计算利差损的方法称为保费积累法;2)从预期角度来看,责任准备金实质上是有效保单对应的未来一系列给付的现值,是保险公司的一项负债,其对应的资产即为保险公司可投资运作的资产,本文将根据这一基础计算利差损的方法称为利源分析法。1保费累积法思路是根据历年保费和当年保费,按保单预定利率计算应在当年达到的理论收益,再减去保险公司当年的实际投资所得,作为当年的利差,把各年的利差损累积到测算时点求和即为所求利差缺口。刘建强(2005)、刘安泽 & 李晓林(2007)均采用此思路分别测算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2006年的利差损规模。计算步

12、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测算第二步,计算第t年利差损第三步, 将逐年利差损累积到时点N,以LN 表示2 利源分析法思路是,假设保险公司投资运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责任准备金,并以此为基础考察利差损的缺口。由于保险公司年度报告中的责任准备金数额是根据相关精算假设计算的,结果更为准确。而责任准备金的评估额度直接受所选取的评估利率的影响,当评估利率由某一固定值改为以某一个市场利率为基准的利率时,责任准备金由历史账面价值转为市场公允价值,据此计算而得的利差损估计应该更为客观。计算方法同样分为三步。第一步,如下(4)式所示: 但一般与特定险种相应的净保费收入很难取得,计算基数用期初期末责任准备金的平均值代替,即

13、为()式:第二步和第三步则与上述方法1相同。综上所述,利差损额度应该受到实际收益率、评估利率和平均预定利率这三个利率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实际收益率与平均预定利率之差评估利率利差损(保费收入投资累积法)图2:三种利率对利差损两种计算方法的影响分析历年保费积累值责任准备金净保费利差损(精算利源分析法)比较两种方法可知,保费积累法对于分险种测算需要得出各险种每年的长期寿险续交保费收入,并需要估计每年相应的退保和失效保单数据,数据取得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而利源分析法所需的信息主要是年初年末特定险种责任准备金额度,这一数据可从公司财务报告中得到,估计的误差相对较小,且能够度量评估利率

14、的变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采用利源分析法度量高利率保单的利差损缺口。四、计算分析 本文采用利源分析法估算寿险利差损规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和环节。1、时间范围的确定。由于1999年6月10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三次调整利率,使各公司的长期寿险利率下降到 2.5%,并且停止了以前高利率保单的业务。因此,研究对象确定为19951999年所出售的高利率保单的利差损。2、规模的估算。利用平安历年年报及招股说明书中对历史遗留高利率保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测算平安这批保单对2009年的利差损影响,再以平安人寿的高利率保单占比来预测19951999年全国高利率储蓄保单总额度。3. 参数设定。

15、平均预定利率是指设计保单时的预定利率的加权平均,对于1995到1999年这段时间的高保证利率保单而言,平均负债成本如表1所示。此外,假设这批保单的平均剩余久期假设为20年。表1:平安20032008年高利率保单寿险责任准备金比例及平均负债成本年份高利率保单寿险责任准备金比例高利率保单寿险责任准备金(亿)高利率产品的平均保证负债成本平均负债成本200345.30%675.28 6.90%5.00%200442.00%813.83 6.70%4.80%200540.00%894.15 6.60%4.70%200637.30%1000.98 6.40%4.50%200735.10%1136.34 6.10%4.70%200832.80%1143.78 6.10%3.50%(数据来源:平安各年年报及H股招股说明书)4. 测算步骤(1)根据平安08年报表数据测算2009年高利率保单利差损额度依据平安保险2006年A股招股说明书披露,2006 年19月高定价利率保单续期保费收入约为60亿元人民币。假定保单收入全年为均匀分布,则2006年这批保单续保收入为80亿。但未来高定价利率保单的续期保费收入会随着保单终止和交费期满而持续减少。根据表2数据,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