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62658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文学篇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代四大声腔中国明代南曲系统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合称。徐渭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刊本南词叙录对四大声腔的流布地区作了这样的记载:“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 、扬、徐用之 ;称海盐腔者 ,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 ,流丽悠远 , 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可见,四大声腔在嘉靖之前已经形成,并在江南地区广泛传唱 。 昆山腔是海盐腔衰微之后而振兴的,故有“旧凡唱南调,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之说,昆山腔之振兴,实有赖于水磨调之功,行腔委婉细腻,流丽悠长,至明万历时,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弋阳

2、腔在诸腔竞奏的有明一代,一直在民间流布,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特别到了明末,更获得观众的喜爱,由依附昆曲剧目“改调歌之”,到独立创作剧目,逐步与昆山腔分庭抗礼。5、明代四大声腔: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余姚腔” 是一种具有浓郁浙东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它一开始就传唱于整个绍兴府区域,更由于余姚历来归属越州(绍兴府),又可称之为“越曲”或“越腔”。“余姚腔”的

3、特色是:第一,由于受到北方杂剧的影响,以会稽余姚地方曲调为主,融合了不少北曲的成份,使之为长江、淮河中下流域广大群众所接受;第二,它以清唱为主,仅以小音量的打击乐器伴奏,演唱时使听者清心,无噪杂之感;第三,唱口比较平稳柔和;第四,音调低缓轻软,抒情色彩较浓;第五,不受场地限制,可在广场及各种社庙中临时搭台演出;第六,采用后台帮腔伴唱,韵味悠长;第七,不用曲谱,按律入调;八,演唱和说白中,时而插唱“滚调”。剧本至今为止,有关“余姚腔”剧本已知的仅有:十义记、刘汉卿白蛇记、古城记、白袍记、珍珠记,为数不是很多。1986年底,安徽省徽剧团曾发现一本水云亭演出本,即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存曲目高文举,

4、亦是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所列还魂记。据现代戏曲史家钱南扬等多位专家对此曲本的考订,依据此曲本有着滚白唱腔,以及全剧科白、方音土语等的特色,认为即是戏曲史家们长期寻觅的“余姚腔”曲本,它的发现为“余姚腔”孕育“青阳腔”,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线索。另据戏曲研究学者告知笔者,现今在福建省靠近浙江的浦城县一带有木偶戏,用高腔演唱,唱腔中有较多的“余姚腔”声调,倒是一个极好的研究线索,尚待调查核实。“余姚腔” 是一种具有浓郁浙东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它一开始就传唱于整个绍兴府区域,更由于余姚历来归属越州(绍兴府),又可称之为“越曲”或“越腔”。“余姚腔”的特色是:第一,由于受到北方杂剧的影响,以会稽余姚地方曲

5、调为主,融合了不少北曲的成份,使之为长江、淮河中下流域广大群众所接受;第二,它以清唱为主,仅以小音量的打击乐器伴奏,演唱时使听者清心,无噪杂之感;第三,唱口比较平稳柔和;第四,音调低缓轻软,抒情色彩较浓;第五,不受场地限制,可在广场及各种社庙中临时搭台演出;第六,采用后台帮腔伴唱,韵味悠长;第七,不用曲谱,按律入调;八,演唱和说白中,时而插唱“滚调”。剧本至今为止,有关“余姚腔”剧本已知的仅有:十义记、刘汉卿白蛇记、古城记、白袍记、珍珠记,为数不是很多。1986年底,安徽省徽剧团曾发现一本水云亭演出本,即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存曲目高文举,亦是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所列还魂记。据现代戏曲史家钱南扬

6、等多位专家对此曲本的考订,依据此曲本有着滚白唱腔,以及全剧科白、方音土语等的特色,认为即是戏曲史家们长期寻觅的“余姚腔”曲本,它的发现为“余姚腔”孕育“青阳腔”,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线索。另据戏曲研究学者告知笔者,现今在福建省靠近浙江的浦城县一带有木偶戏,用高腔演唱,唱腔中有较多的“余姚腔”声调,倒是一个极好的研究线索,尚待调查核实。戏曲元素包括唱、念、做、打,同时包涵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表现方式。海盐腔海盐腔的音乐为曲牌联套体结构,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演唱时,以鼓、板及铜器等打击乐器为伴奏,不用管弦。如若是清唱,则只用拍板或以手击节伴之,腔调清柔、委婉。海盐腔在发展过

7、程中,对弋阳腔、昆山腔的演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至明万历年以后日趋衰落而渐绝迹。海盐腔,腔调清柔、婉折,为官僚、士大夫所爱好。缙绅富家宴请宾客时,往往招海盐子弟演唱。若系清唱则不用锣鼓,只用拍板或以手拍板来代替。海盐腔与弋阳腔盛行以后,逐步取代了北曲杂剧在戏曲舞台上的地位,对戏曲声腔剧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魏良辅等革新昆山腔,就继承和吸收了海盐腔和弋阳腔,故旧有变海盐、弋阳故调为昆山腔之说。万历年间,新的昆山腔盛行,采用弦管伴奏,“流丽悠远,出乎三腔(海盐、余姚、弋阳)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徐渭南词叙录)因此,“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王骥德曲律)。声腔的特点弋阳腔的

8、唱腔结构、伴奏及行当与余姚腔、昆山腔、海盐腔基本一样。据清李调元的剧话:弋腔始弋阳,即由此可知,弋阳腔又通称为高腔。弋阳腔又有徒歌、帮腔、滚调等演唱形式,配以锣鼓,气氛热烈,它的粗犷、豪放、激越、明快的特点,深受广大劳动群众的欢迎。弋阳腔的曲牌,来源于两个方面:出自南戏的曲牌有鹧鸪天、皂罗袍、泣颜回、驻云飞、香罗带、红衲袄、山坡羊、步步娇等;出自北曲的有新水令、端正好、点绛唇、寄生草、朝天子、醉太平、快活林、清江引等。它们虽为套曲,但可随心入腔。弋阳腔的脚色分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其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用管弦伴奏,演员一人演唱,数人接

9、腔,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式,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进一步增强了声腔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弋阳腔繁衍出多种变体,由此形成高腔体系,对南北各地的四十几个声腔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弋阳腔显著特色是一唱众和,以打击乐和丝、竹、弦、管等乐器配乐伴奏,唱腔可塑性大、声调高亢,既具南方温柔敦厚之雅韵,又兼北方慷慨激昂之气质。弋阳腔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定天山、金貂记、珍珠记、卖水记等。自诞生以来,弋阳腔即以其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和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在

10、民间广为流传。至明嘉靖年间,向着北京、南京、湖南、广东、福建、安徽迅猛发展,达到高峰。据南词叙录所载,由于弋阳腔在声腔方面不断与各地民歌、山歌、小调及道教音乐相结合,因而使它极具生命力,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当时流行弋阳腔的地区,除江西本区域外,还有北京、湖南、福建、广东等10多个省市,弋阳腔剧目发展到100多种,曲牌400多个。弋阳腔产生后的500多年里,在全国衍生出一个庞大奇丽的高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昆曲演唱的特点是以字行腔,腔跟字走、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腔格,不同于其它戏曲可以根据演员个人条件随意发挥,而是有严格的四定:定调、定腔、定板、定谱。

11、剧目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2、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

12、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相对而言,北曲的声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它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长期吸收北曲演唱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风格,因此在昆剧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摘用,还有“南北合套”。“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这几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

13、,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从南北曲本身的变化说,尚有“借宫”、“犯调”、集曲“等多种手法。原来联成一套的曲子,无论南北曲,都有属于那一宫调的曲子问题,当唱曲要求情绪显著变化时,同一宫调内的曲子不能胜任,就可借用其它宫调的合适曲子。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絮(越调)。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

14、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昆剧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主乐器是笛,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等。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剧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几百年冠绝梨园。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搬用。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

15、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汤显祖的“四梦”是一种原本的真实,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内涵,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明鲜明的价值取向。也有一位他的同代人王思任,用“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概括了“四梦”的“立言神旨”。应该说,这个评论颇有见地,或许指出了汤显祖梦文化的美妙情境。“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演绎了纷繁世间事。紫钗记中的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被卢太尉设局陷害、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猜疑,消除误会的悲欢离合的幻梦。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于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任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梦醒而皈佛的故事。邯郸记则表现了卢生梦中娶妻,中状元,建功勋于朝廷,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做宰相,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醒来,方知是一场黄粱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