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1567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教育科学化建设,推广文建明工作法时间: 2011.12.5地点; 多媒体教室主讲: 严红昌主题: 推进教育科学化建设,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一、文建明同志简介 文建明同志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1981 年参加工作,先后在8 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6 年。2005 年被确诊为肝癌,先后做了19 次手术,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忘我工作,奋斗在基层工作第一线。文建明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一个共产党员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崇高品质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

2、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营山的焦裕禄”。 二、文建明工作法的主要内容 文建明工作法简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 (一)“三制”的主要内容 “三制”是指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镇工作分为三类,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 1. 业务工作常抓制。对乡镇业务工作,根据乡镇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推进工作的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确保乡镇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 中心工作分组制。对乡镇中心工作,根据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推进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实

3、行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乡镇中心工作领导抓、重点抓。 3. 应急工作集中制。对乡镇应急工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警和全员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确保乡镇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二)“三定”的主要内容 “三定”是指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量,实行定岗、定员、定酬。 1. 定岗。统筹乡镇人、财、物,整合乡镇所有人员和机构,组建“两办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和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根据“两办四中心”设置,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 定员。

4、每年初,根据“两办四中心”确定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外的所有乡镇干部,按照“双向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1 个或多个工作岗位。 3. 定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上岗人员的报酬一律采取“工资+生活津补贴+工作绩效补助”模式计发。其中,工作绩效补助包含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应急工作三部分。对业务工作按照定时定点签到考勤计发补助;对中心工作按照完成进度效果积分计发补助;对应急工作根据任务轻重、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三)“三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是指围绕强化乡镇管理和任务落实,对党员、干部、群众

5、进行分类教育,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众“十好”教育。 1. 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乡镇党委班子成员采取集中授课与流动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对乡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每年底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并根据党员平时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2. 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每月通过召开干群恳谈会等方式,对镇、村(社区)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点评会”,对镇、村(社区)干部开展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每年底开展一次群众评议,镇、村(社区)干部要“双向述职”接受满意度测评。根据干部平时表现和满意度测评结果

6、,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3. 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的“十好”教育。对群众每月开展一次形势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类制定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十好标准”,按照个人申报、群众评选、评委审查、党委政府表彰的程序,在每年底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店铺”、“十好文明企业”。 (四)“两下”的主要内容 “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风,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1. 下访寻问题。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逢场天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每月集中3-5 天,组织乡镇、村(社区

7、)干部进村入户,寻找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由村(社区)、乡镇每月定期开会研究,逐级联动解决。乡镇(街道)党委要定期组织对下访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回访评价,对未办结和解决效果不佳的责令限期整改,群众不满意台帐不销号。 2. 下村解难题。一是建立干部联片包村制度,每周集中2-3 天时间,各包村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民事代办制度,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三是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开通“110”服务热线,将联村、包片的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全部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到家”。 (五)“两集中”的主要内容 “两集中”是指围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理财,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 集中服务。政务服务推行集中办公,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逢场天,村(社区)干部轮流到镇上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非逢场天,村(社区)干部在村上代办民事。 2. 集中理财。在乡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取消村(社区)会计,只设报账员,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财务统管。对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的所有账目实行分类管理,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每月通过电视、广播、政务公开栏公示等形式,向群众公布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