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1554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教学插图 语段卡片 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生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2、整体把握,理清课文层次。3、理解一至三段的内容。一、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出示句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辨别对错教师:你觉得这句子的意思是( 对 )还是( 错 )说说你的理由。教师:这是25课的课题,齐读课题(正音:着zho地)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设计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辨别课题意思的对错,激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信奉 解释 更改 的确 胆大妄为 固执你想提醒同学哪个字的读音。3、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叫叫他俩的名字: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3、 文中的两个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错 )伽利略认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对 )(设计说明: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教师鼓励学生说说对文本的初步理解,珍惜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三、初步交流,感知人物 1、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师: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吗?什么叫“辩论家”(教学生字:辩 用语言辩论 ) 这次他又提出“什么不寻常的问题”2、学习课文第三段研究:他提出什么不寻常的问题?(画出相关的句子)教师: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教师:这一疑问中的“一

4、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 学生: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教师: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学生: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学生:我补充:一个应当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另一个应当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教师(串讲):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那么当时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3、 学习课文第二段 划一划,那些词语体现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都”“信奉”、“不容更改”、“人

5、类的真理”) 交流你的感受 读一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反问句,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谁能把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崇拜读出来。指导朗读。(设计说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了反问的语气,也领悟到了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4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那他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我们下节课研究。板书: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 不迷信权威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四、作业:1、 抄写词语 2、 回家动手做做这个

6、试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生字词语重点: 2、有感情朗读一、二、三自然段,按你的了解简单介绍两个伟人。3、(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手指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继续学习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二、自主读书,诱导感悟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介绍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师: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

7、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2、师:这么多人有勇气,真让人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教师随机将词语“一定”加上重音符号。)3、串讲: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别人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研究研究。(设计说明: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亲近

8、文本,走进所学的内容。学生眼看着著名的比萨斜塔画面,回味着举世闻名的实验,感受这次实验的意义重大,引发了对伽利略的敬佩。)三、创设情境,合作研讨1、想象: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会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有什么想法?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你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3、(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

9、,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请学生自由发问、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A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B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设计说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丰满人物形象。) 四、观察体验,交流评价1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2交流: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3再出示句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

10、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研究结果。我们该怎么读好这句话呢,指导朗读。(突出对伽利略的赞赏。)4、出示句子填空:伽利略是一位( )的科学家。说说你的答案。 (善于思考 执著追求真理 勇敢)5、我们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呢?学生谈感受: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设计说明:讨论、交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明白了:一个是彪炳千古的圣贤,一个是年轻的数学家,相隔整整两千的两位伟人是什么让他们同时走进了我们的课文。) 五、延伸拓展,迁移运用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设计说明:小练笔的设计,统领全文,变老师的问为学生的探究,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板书: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 不迷信权威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认真求实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