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34633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00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发酵工程题库及试题要点.doc(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前体 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2、发酵生长因子 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 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不久,中期菌浓基本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4、搅拌热 :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导致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2、。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 :简朴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6、接种量 : 移入种子的体积 接种量 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8、次级代谢产物 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9、实罐灭菌 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

3、温度后维持一定期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10、种子扩大培养 :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通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11、初级代谢产物 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取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度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12、倒种 :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P 14713、维持消耗(m) 指维持细胞最低活性所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讲,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用于维持消耗所需的

4、基质的量是一个常数。14、产物促进剂 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15、补料分批培养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局限性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陷。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长。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 16、发酵热 :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

5、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17、染菌率 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涉及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18、连续培养 : 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达成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 19、临界溶氧浓度 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20、回复突变 由突变型回到野生型的基因突变21、种子 见种子扩大培养22、培养基 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 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23

6、、发酵工程:运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二、填空题1、 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重要有 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四种。2、 微生物生长一般可以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3、 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只要化学参数 溶解氧、PH、核酸量等.4、 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5、 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6、 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 目的菌 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也许。

7、7、 根据工业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培养法可分为 好氧培养 和 厌氧培养 两种。8、 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只要分为 孢子 培养基、种子 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9、 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10、 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 细菌、 酵母菌、 霉菌、 放线菌四大类。11、 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 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 等12、 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测法等13、 染菌因素: 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管理不善两个方面。14、 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重要有

8、四种: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15、 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涉及 (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16、 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解决、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加工等五个重要过程。17、 发酵过程重要分析项目如下 :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18、 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 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19、 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 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 菌种保藏机构 单位获取。20、 发酵工业上常用的糖类重要有 葡萄糖、糖蜜。21、 工业发

9、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 单一纯种 发酵和 混合 发酵。22、 种子及发酵液进行无菌状况控制常用的方法 显微镜检测法、酚红肉汤培养基法、平板画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测法。23、 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分为 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环节。24、 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三、问答题1、发酵工程的概念是什么?发酵工程基本可分为那两个大部分,涉及哪些内容?答:发酵工程是运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也可以说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

10、生物学,是发酵技术工程化的发展,由于重要运用的是微生物发酵过程来生产产品,因此也称为微生物工程。 一.发酵部分: 1.菌种的特性和选育 2.培养基的特性,选择及其灭菌理论 3发酵液的特性 4.发酵机理。 5.发酵过程动力学 6.空气中悬浮细菌微粒的过滤机理 7.氧的传递。溶解。吸取。理论。 8.连续培养和连续发酵的控制 二.提纯部分 1.细胞破碎,分离 2.液输送,过滤. 除杂 3.离子互换渗析,逆渗透,超滤 4.凝胶过滤,沉淀分离 5溶媒萃取,蒸发蒸馏结晶,干燥,包装等过程和单元操作 2、现代发酵工程所用的发酵罐应具有那些特性?答:(1)、发酵罐应有适宜的径高比。罐身较长,氧的运用率较高;(

11、2)、发酵罐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由于发酵罐在灭菌和正常工作时,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气压和液压)和温度;(3)、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足混合,实现传质传热作用,保证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4)、发酵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避免藏污纳垢,保证灭菌彻底,防止染菌;(5)、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6)、搅拌器的轴封要严密,以减少泄露。3、微生物发酵的种子应具有那几方面条件?答:(1)、菌种细胞的生长活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迟缓期短。 (2)、生理性状稳定。 (3)、菌体总量及浓度能满足大量发酵罐的要就。 (4)、无杂菌污染。 (5)、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4、发酵工业上常用的氮

12、源有那些,起何作用?答:氮源重要用于构成菌体细胞物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和含氮代谢物。常用的氮源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 1、无机氮源种类:氨盐、硝酸盐和氨水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取快,所以也称之谓迅速运用的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运用常会引起pH的变化如: (NH4)2SO4 2NH3 + 2H2SO4 NaNO3 + 4H2 NH3 + 2H2O + NaOH 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运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胺,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则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酸钠。对的使

13、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 所以选择合适的无机氮源有两层意义: 满足菌体生长 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2、有机氮源来源: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氮源都是一些便宜的原料,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及生长因子。有机氮源成分复杂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发酵过程进行影响,而另一方面有机氮源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有机氮源选取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料的波动对发酵的影响5、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种子扩大培养,其任务是什么?答: (2)、种子扩大培

14、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通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3)、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 现代的发酵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每只发酵罐的容积有几十立方米甚至几百立方米,要使小小的微生物在几十小时的较短时间内,完毕如此巨大的发酵转化任务,那就必须具有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细胞才行。(1)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映。其重要特点如下: 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映,反映安全,规定条件也比较简朴。 2,发酵所用的原料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映。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运用它所需要的营养。基于这特性,可以运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 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毕的,反映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的代谢产物。 4,由于生物体自身所具有的反映机制,可以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