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课件.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33102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基础心理学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基础心理学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基础心理学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基础心理学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课件.doc(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一)意识: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二)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三)心理学分支1、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维度上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从种族发展的维度研究心理现象)。(比较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 生命 有神经 人类诞生 系统动 诞生 物诞生2、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维度上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从人类个体出生后心理发展的维度研究心理发展) 个体诞生 (发展心理

2、学) 死亡 个体诞生(儿童发展心理学)青春期 死亡3、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学科。4、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5、基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现象)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一)两分法与四分法的比较(一)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 (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等)(三)意志过程(有目的的自觉行为)心理现象 (四) 能力 能力与人格 (二)人格倾向性特征(需要动机)(心理特性) (四)人格心理特征(气质、性格) 能力心理特性(心理面貌) 人格倾向性(需

3、要、动机,动力)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 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2、人格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无脊椎动物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因而只有感觉。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能认识事物的整体,因而有了知觉。灵长类动物大脑高度发展,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因而有了思维的萌芽。只有人类,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因而有了(逻辑)思维,有了意识。中灰深灰中灰浅灰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大脑本身产生不了心理),心理现象是客观

4、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二、学派的纷争(一)构造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面对刺激的自我观察),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即找出构成意识的最小成分心理元素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二)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反对构造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主张抛开意识,径直去

5、研究行为,查明刺激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之间的关系),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行为由环境刺激决定)。(三)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海墨等,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四)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主张意识是个连续的整体(意识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五)精神分析学派主张人的心理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主要的部分。1、潜意识理论:意识是个体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是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下的个体本能冲动和先天欲望,前意识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自己集

6、中注意认真回忆或经他人提醒能回忆起来的经验。2、人格结构理论: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三者平衡发展,人就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反之。就会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导致社会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人本)的认识。主张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标榜自己是介于弗洛伊德主义和行为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第三种势力。强调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心理治疗应该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二)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把人看成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的心理学流

7、派。(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的心理学分支。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一要有科学的手段。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二)辩证发展原则心理现象是发展变化的。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学的研究有理论目的,还有其实践的任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自然观察法)观察者不干预被试活动,客观地对被试进行观察的方法。(二)调查法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被试提问,分析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三)个案法对某一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地研究。(四)实验法 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因果联

8、系的研究方法,即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脑干(延脑、脑桥、中脑) 脑 间脑(丘脑、上下底丘) 小脑 中枢 大脑(额、顶、顳、枕叶) 脊髓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 从解剖上看 31对脊神经外周 躯体神经(到达感官和运动肌的神经) 从功能上划分 交感 自主神经 副交感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远如视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如动眼神经)和中间神经元三种。(二)反

9、射、反射弧与反馈1、反射: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3、反馈: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更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一)外周圣经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二)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三)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四)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但经

10、过特殊训练意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即经过特殊训练自主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可受意识支配)。(五)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一)脊髓脊髓具有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又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二)脑干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生命中枢)。1、延脑是上行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2、桥脑是上行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是大、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3、中脑是上行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4、脑干网状结构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它调节着脑结

11、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使机体在刺激作用下保持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三)间脑1、包括丘脑、上丘、下丘和底丘四部分。2、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3、上丘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4、下丘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5、底丘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四)小脑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一)大脑皮层的机能分区 顶叶 额叶 颞叶 枕叶 1、大脑皮层由白质和灰质组成。2、大脑皮质分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边缘叶组成。3、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4、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5、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

12、。6、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7、边缘业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外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的调节中枢。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 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脑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脑运动性言语中枢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发现,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一、垂体腺(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二、肾上腺三、甲状腺四、性腺(新书将此调整到后面)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1、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由较弱的状态转为较强的状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