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327089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郑素婷 袁飞浅议历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生命课堂理解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最终培养有智慧和德行的人。生命课堂是一种追求人文的课堂,强调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和生命,而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当然离不开师生的互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从来就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

2、无非是一种传递和转移知识的手段,最终目的仍落在学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供教师选择的模式越来越多。但无论模式再多,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的活动,即教学互动。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在教和学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教无疑是主导,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但学生是教师教的目的,教学双方最终能否达成共识,收到教的预期效果,是整个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好比生产商),能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踊跃购买生产商研制的产品),使教学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这是每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每位教师都不可回避的教学难题

3、,因为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不是教师埋头书斋、 查阅资料、 精心设计和编写教案单方面能实现的,它需要学的一方(学生) 的密切配合,教学互动才能实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统一教材,但同一教材在不同的教师手中,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后,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不同的画面和情景;教师好比雕刻师,同一质量的玉,经过他们精心的雕琢,成品玉器风格各异,同理,教材经教师处理后,不同教师收到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同。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成效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级程成正比,学生学习积极性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当然就越好,反之学习效果当然就越差。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这个主

4、体与教师这个主导同级程互动,让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牵引下积极运转起来。能否实现这一点,就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目前,教改活动正蓬勃兴起,广大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这种积极性和热情是很可贵的,但教改怎么改,则应十分慎重。一段时间里,中小学学生减负之风刮得甚烈,作业不做了,该背的书不背了,美其名曰“教改”,甚至有一种说法,科技发达的美国的小学、 初中学生是玩出来的,你信吗?中小学生减负该不该?该!他们的负担确实太重了,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摧残了他们的心身健康,确实该减,但怎样减、 减多少,应该有个较为科学的依据,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历史课怎么改,是否完全

5、抛弃传统教法,另起炉灶?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改革”一词的含义,我所理解的改革含义里包含了“去”和“留”两方面的内容,“去”就是革掉对进步起阻碍的东西,“留”就是保留原来仍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套一句时髦的话,就是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非全盘否定原来的一切东西,去其糟粕( 满堂灌),传统的讲课法绝不能排斥( 除非我们已经真正找到确能代替讲授的方法)。事实上,时至今日,无论中外、无论文科理科,知识的传授都离不开讲授法,离开了教师的讲授怎么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关键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讲授法,而是讲得好不好的问题,只要你讲得好,照样

6、可以启发人。而且就现在所使用的历史教材而言,其中大部分内容都离不开教师的传授,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如“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一节,如果教师不从“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技术的出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私田的出现,导致旧的生产关系瓦解、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问题帮助学生填补理论上的空白,学生就难以理解。能否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与教师的授课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任长霞事迹报道的画面,下面听众的情绪就随着报告人的情绪波动,其原因就在于宣讲团通过对任长霞事迹的整理加工、语言的修饰和气氛的烘托,收到了教育人感染人的预期效果。同理,许多历史课也一样

7、,如果课前我们认真准备,投入真情, 一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如毛泽东分析预计的那样,必然是长期的,可能速达,我就把二战中的某些史实提前让学生了解,如日本为了南下太平洋抢夺战略资源,不惜派出强大的航母群,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敢于向当时最强的美国叫板,意在让学生明白二战时日本就是亚洲的惟一强国,它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能够研制航母和飞机等高科技产品;而那时的中国仅能够装配和修理汽车,无论工业和经济都十分落后,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要在较短的时期里打败它,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这就必然决定了我们的抗日战争是长期的、

8、艰苦的;同时又通过对我们国家所占优势的介绍,如国土面积大、是日本的几十倍,人口多、 是日本的几倍,资源丰富、 能经受长期战争的消耗,采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慢慢消耗日本的实力,就能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在讲课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一句名言: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事实证明,传统的讲授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讲授法教授历史,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思维的目的,在于具体的授课质量。在讲授过程中,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提问的目的无非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主动思维,为理解

9、接踵而来的问题打基础,因此,应注意所提问题的可回答性,即所提问题必须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我在讲完美国独立战争这课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即“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异同, 然后让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我才作总结,弥补学生思维不到位的地方,并分析他们思维不到位的原因,提醒注意,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事后,学生都反映这种方法好,通过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增长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教师适时的引导补充对解决这个问题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这个主体主动起来,也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把整个课文设计成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

10、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允许他们私下讨论,以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在总结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即采取鼓励的态度);(二)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足进行补充,最好以建议!的方式出现,尊重同学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建议的分量,这样能够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和谐。(这种教学法的特点,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主体和主导互动)。又如在讲红军长征这一节时,鉴于学生对遵义本土的历史都比较熟悉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九一八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加深,国民政府为此作出的对策是什么?问题二:为什么说遵义

11、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有何相似之处?第二个问题的提出,不仅要求同学们对遵义会议的重要性要有个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对以前讲过的八七会议的内容进行回顾,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应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法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来设置,因材 (教材)施教,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应这种方法,教师的“导”应是因势(教材) 利导,对不同的教材施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要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仅有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调动学生去动脑筋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导”,在教师的指导和

12、引导之下,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课时,针对事变后国内异常复杂的各类矛盾,我就要求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身处当时中共的地位,我们对解决西安事变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杀!杀掉蒋介石!待同学们的情绪逐渐平静之后,我就引导:不错!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有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在蒋介石的屠刀下,中共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是在这种反革命的大气候下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的。从感情上讲,即使把蒋介石千刀万剐也不解恨,但中国共产党不是我们在电影和电视中所看到的刀光剑影、你杀我砍、有仇必报的黑社会组织,她是由一群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仰,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先锋队,她有远大的志向,她立志用科学的方法改变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和富强。因此,抛开私仇而追求民族的最大利益,是她的必然选择,依据当时中国的情况,(日本要把中国变成他的殖民地),中共只能逼蒋抗日,因此,西安事变只能和平解决。通过权衡利弊,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现象背后的真理,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不谋私利、唯群众利益为重的认识,对学生进行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总而言之,历史生命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最后落脚点是学。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最大化,即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