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24920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单元备课(已修改).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 一 单元 课题 等式与方程 总第 1 个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2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课前准备:天平、挂图、小黑板等。先学提纲:1阅读书本P1。思考:这一页共有五个天平图,哪几个天平图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看一看不相等的天平图,你觉得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一点?尝试一下,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看一看这五个式子,你能不能把它们分成两类?说一说这样分的依据

2、?教学过程:一、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1。5050100 x50100 x50100x50200 xx200 2 x2002交流先学提纲2。第一种分法:5050100 x50100x50100x50200xX2002 x200依据:不类式子中不含有未知数,另一类式子中含有未知数。第二种分法:5050100 x50100x50100 x50200xx2002 x200依据:一类式子中有等号,另一类式子中没有等号。指出: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含有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式子叫不等式。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等式和方程。4认识方程。在第二种分法里,左边部分四个等式中,有三个

3、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我们把这三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学生看书,读:像x50=150、2 x =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请学生再举出几个方程,请学生判断,并说说判断的理由。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二、反馈完善提问:那x50100 、x50100是不是方程呢?为什么?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小结: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完成“试一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教师指出:一般情况下,方程中的X要写在等式的左边。完成“练一练”第1题。在等式的后面画“”,在方程的后面打“。“练一练”第3题,练习一第1题和第3

4、题。帮助学生弄清图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列方程。集体讲评,找学生错误的列式,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结合实际问题列方程。(练习一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价值。三、总结提升1今天我们学习了等式和方程。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等式?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2谁来说一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3创编方程。你能否创编一个方程或一个能列出方程的情境呢?四、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1五、板书设计:等式 与 方程5050100 x50100 x50100xx200 xx2002 x200 2 x2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六、教后反思:二次备课五年级数学学科教

5、案第 一 单元 课题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总第 2 个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含有加、减号的方程。3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学会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学会验算的方法。2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一)。课前准备:天平、挂图、小黑板等。先学提纲:1阅读书本P3。思考:这一页共有四组天平图,看清每一组天平图的变化情况。看第一组天平图。原来天平左边有( )克,右边有( )克,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添上、去掉)( )克,

6、天平还是保持平衡。尝试用等式把每个天平图所表示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组天平图的变化情况。用第一组天平图的方法,自学其余三组天平图。2能不能从这四组天平图中发现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个结论。教学过程:一、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1。第一组:原来天平左边有(20)克,右边有(20)克,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添上、去掉)(10)克,天平还是保持平衡。用等式表示。2020 20102010语言表达这一组天平图的变化情况。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0,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组:原来天平左边有(x)克,右边有(50)克,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添上、去掉)

7、(20)克,天平还是保持平衡。用等式表示。x50 x205020语言表达这一组天平图的变化情况。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0,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三组:原来天平左边有(50a)克,右边有(50a)克,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添上、去掉)(a)克,天平还是保持平衡。用等式表示。50a50a 50aa50aa语言表达这一组天平图的变化情况。等式两边同时去掉a,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第四组:原来天平左边有(x20)克,右边有(5020)克,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添上、去掉)(20)克,天平还是保持平衡。用等式表示。x205020 x2020502020语言表达这一组天平图的变化情况

8、。等式两边同时去掉20,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交流先学提纲2。根据第一组和第二组天平图,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还是等式。根据第三组和第四组天平图,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还是等式。启发:能不能把这两个结论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指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这是等式的第一个性质。3完成“练一练”第1题,说说对每一个等式的理解。指出:实际上“x2525”和“x1818”这两个式子化简后就是“x”。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了等式的第一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等式的性质求未知数x的值。5解方程。出示例4的天平图。提问: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

9、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吗?小组交流怎样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小组汇报交流结果。(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讲解:求方程是未知数x的值时,要先写“解:”,表示下面的过程是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再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写出这一过程时,要注意把等号对齐。(示范板书解方程的过程)最后,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写出的每一步,你有什么发现?(实际上,我们解方程中的每一步写出的都应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x40是否正确呢?你有什么办法?(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指明一学生说出检验过程。示范检验过程: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左边40

10、1050右边50左边右边x40是原方程的解。指出:像刚才这样,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二、反馈完善:完成“试一试”。思考:要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 “练一练”第2题。要求验算。 “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练习一”第6题。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三、总结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谁来说一说,等式的性质是什么?解方程的第一步应该怎样做?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又是怎样检验的?四、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五、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11、的过程,叫做解方程。X10=50解:X1010=5010X=40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左边401050右边50左边右边x40是原方程的解。六、教后反思:二次备课五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 一 单元 课题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 总第 3 个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难点:1重点: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天平、挂图、小黑板等。先学提纲: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12-a=4 x -12=3845-

12、x 30 x +14=28 45-13= x +162.当x =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18+ x =18 18- x =0 x +15=33x -10=8 x -18=18 x +3=18+3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交流先学提纲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判断是不是方程,首先排除的是不等式,再在等式中看有没有含有未知数。注意,未知数不一定只是x。2交流先学提纲2。判断x =18是不是一个方程的解,只要把x =18代入这个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实际上就是进行方程的检验。二、基本练习:完成练习一第7题。学生解独立完成计算。师追问: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

13、比较有什么不同?省略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优点?师指出:在解方程时,先在头脑中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或减去什么数,但书写时可以省略。同学们在解方程时也可以照这种方法解。出示第12题。学生读题。小组交流解题方法。教师提示:可以采用画图、列表的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有目的地请用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板演,让其做小老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出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集体校对,指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完成练习一第9题。师问:知道每题错在哪里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改正?学生在书上完成该错。3完成练习一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1题说思考方法。错误汇报。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与正确的方法。4完成练习一第11题。师问:根据图意怎样列方程?(x +10=5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