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五首[8].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234135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诗词五首[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4 诗词五首[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4 诗词五首[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4 诗词五首[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4 诗词五首[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 诗词五首[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诗词五首[8].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诗词五首课题诗词五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3.掌握诗词涉及的文学常识。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2.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提高文化素养。3.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课前预习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

2、),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登高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梦天等,有李长吉歌诗

3、传世。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写作背景饮酒(其五):选自陶渊明集卷三(中华书局1979年版)。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之后,饮酒即兴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直抒胸臆,挥洒真情,闲雅有致。写作背景春望:选

4、自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今陕西富县)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分析,诗作可能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仅17岁。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卫国的英雄。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5、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读准字音还(hun) 搔(so) 簪(zn) 塞上(si)燕脂(yn zh) 霜重(zhn) 携(xi) 折戟(j)长嗟 (ji) 谩(mn) 蓬舟(pn)古今异义结(古义:建造、构筑今义:结合)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书(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浑(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销(古义:销蚀今义:出售)一词多义自 心远地自偏(副词,自然)归来倚仗自叹息(副词,独自)将

6、 自将磨洗认前朝(动词,拿起)李白乘舟将欲行(副词,将要)与 东风不与周郎便(动词,给予)陈太丘与友期 (连词,和,跟)寒 霜重鼓寒声不起(形容词,沉闷而不响亮)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形容词,寒冷)殷勤 殷勤问我归何处(形容词,情意恳切)青鸟殷勤为探看(副词,频繁,反复)词类活用城春草木深(名词做动词,到了春天)铜雀春深锁二乔(名词做动词,囚禁)文言句式倒装句:采菊东篱下(宾语前置,应该是“东篱下采菊”)新课导入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

7、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大诗人的心灵吧!新课展开饮酒(其五)【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文本探究】结尾两句有什么深层含义?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诗的结构上,这两句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也把读者的

8、思路引回到形象中,让读者去体悟,去咀嚼。春望【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春望的意思。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文本探究】1.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雁门太守行【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

9、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文本探究】“黑云压城城欲摧”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呢?请分析一下这个句子。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赤壁【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文本探究】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10、?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为下文做铺垫。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渔家傲【整体感知】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开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文本探究】1.这

11、首词表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风格的?浪漫或豪放的艺术风格,该词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摇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彩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比拟(拟人)。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饮酒(其五)情景交融,意境深

12、远。本诗写景不事雕琢,神韵独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中偶见到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相交融,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同样属于山。人闲逸自在,山静穆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化为一首轻盈的乐曲。春望触景生情,意境深沉。春望一诗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自有景。时代之悲愤、骨肉之深情,郁积胸中,诗人不肯直抒

13、,而是寄寓于花鸟等景物与搔头的细节中,创造了含蓄深沉的诗歌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雁门太守行用词精巧,意境奇特。例如“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诗人以这些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赤壁借物兴感,以小见大。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诗人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历史往事,想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想象丰富,含蓄而别致。诗人没有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之后东吴的灭亡,而是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这种写法发人深省,韵味深长。渔家

14、傲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这首词运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想象丰富,瑰丽多姿,笔势雄健,奔放驰骋,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质。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乘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在下阕中,词人渴望借助大鹏把自己送入神仙般的奇异世界。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正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方法活用,片段作文】将春望这首诗扩写成一段小散文。(200字左右)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诗眼和警句,引起学生的审美关注,启动学生的诵读趣味。2.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反复诵读,促使获得完美的美感。3.巧妙整合教材,创新诗词教学。这几首诗的共同点是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因此,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往的教学都是按教材的固有顺序逐首进行讲析,总觉形式单调,学生也常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我反复琢磨了这几首诗的思想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整合,并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