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23314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1高考一轮教师用书-第二单元-近代英美的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二单元 近代英美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提升(含解析)单元综合提升一、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5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议会行使弹劾权的合法地位。17世纪,弹劾权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到了19世纪初,议会弹劾权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A国王与议会对立加剧B权力中心逐渐转移C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D政党政治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弹劾权”由“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到“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是因为国王逐渐成为虚君,行政权转移到内阁,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迫使内阁垮台

2、,因此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了英国权力中心的转移,故选B项。A、C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21714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政敌称他为“首相”,讽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B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C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D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全定型答案D解析据材料“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可知不符合责任内阁制的原则,表明此时责任内

3、阁制尚未完全定型,故选D项。3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各大政党在下院中都设有党监,其职责是督促本党议员在议会服从党的纪律,与本党的立场保持一致,并对违反者予以党内惩罚。这一举措意在()A维护议会内部的团结B提高议会决策的效率C增强政党政治竞争力D贯彻内阁集体负责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党监的职责是“督促本党议员在议会服从党的纪律,与本党的立场保持一致,并对违反者予以党内惩罚”,这一举措有利于保证本党议员在议会活动中保持一致,增强政党的政治竞争力,故选C项。这一举措意在维护政党内部的团结,排除A项,这一举措与提高议会决策的效率无关,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核心突破1英国责任内阁制下的权力

4、分配、内阁制原则(1)权力分配国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但接受议会监督.内阁: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决定,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协调和确立政府各部的职权.内阁阁员大都由议会议员兼任,集体对议会负责。(2)内阁制原则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挑选任命。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去留方式: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集体辞职,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2英国政治制度

5、演变的特点(1)继承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最初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继承性特点。(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是徐缓渐进式的,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初步确立,后来逐渐发展完善,最终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3)创新性:从大宪章的签署到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多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对旧的政治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如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4)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二、建立协同政府的成功尝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4“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

6、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可见1787年宪法()A违背启蒙思想基本原则B代表南部蓄奴州利益C是妥协的产物不能长久D着眼美国的整体利益答案D解析通过题干可知,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虽然反对奴隶制度,但是为了维护联邦的整体利益而同意保留奴隶制,这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其出发点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故选D项.5下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1878年主张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1912年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1919年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1920年田纳西州成为批准该修正

7、案的第36州,这标志着该修正案获得了四分之三州的支持,最终得以生效A.共和主义原则B平等主义原则C联邦主义原则D孤立主义原则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美国妇女选举权修正案提出后先经过地方通过,然后在参众两院通过,之后获得四分之三州的批准,最终得以生效,这充分体现出美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这体现的是联邦制的原则,故C项正确。共和主义原则主要指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平等主义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6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

8、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C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答案B解析据“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知,材料所凸显的是大州与小州的矛盾,通过参众两院分别同等或按人口分配议席的方式,实现大州、小州妥协,故B正确。核心突破1州与联邦的分权制衡一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权力界限的划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它们具有相同的宪法地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限内行使权力,不受对方干预,但当双方权力发生冲突时,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州政府。二是联邦宪法与州宪法或法律的关系。美国宪

9、法规定联邦宪法为全国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州宪法或法律有抵触,各州的法官也应遵守.2联邦制的弊端(1)联邦和地方分权,造成联邦与各州之间既争夺权力又相互推诿,各州各自为政,降低了行政效率。(2)联邦制的运作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密切相关,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影响着联邦制作用的发挥。3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的意义(1)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看: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联邦制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10、。(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1787年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材料二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

11、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个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的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材料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私权力,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自由的;对于公权力,法律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而用法律制度手

12、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中新网(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审题指导试答:_(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如何有效地制约权力”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11分)审题指导本问属于小论文中的主题论证题,具体论证的角度和观点要综合处理所有材料的信息,据材料一可提炼出“人民监督,据材料二可提炼出“用权力制衡权力,据材料三可提炼出“用制度和法律制衡权力”;论据要联系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史实;论证过程应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试答:_答案(1)观点:只有实行人民选举

13、和监督政府,才能有效防止权力的滥用。(2)评分参考标准:观点史实备注科学有效地制约权力,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1分)用法律约束权力(1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任举一例1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字数符合(1分)用制度约束权力(1分)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美国建立联邦制、民主共和制;政党制度(任举两例2分)用权力制衡权力(1分)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制衡;美国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与制衡(任举一例1分)让人民监督权力(1分)人民选举和监督政府等(1分)规律总结论证型设问的一般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即结合材料并围绕所提供的论证主题,进一步摆明所论证的确切主题和论点是什么。第二步:据所论证的主题,细化论证的角度,即提炼出几个“子论题”来,以明确所论证的角度。第三步:运用相应史实来印证各“子论题”,所举史实应有代表性、合理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