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22668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是从2003年3月开始进行实验研究的。三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教研室、教科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更好的、更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在全县六十多所小学中推广应用,进行深化研究。 一、序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几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频繁出现,心理教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2、纲要再次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 只有摸清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动机: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立生之本,是人生发展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

3、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技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艾森克尔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及有关论述。? 三、研究目标 我校把本课题实验的总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内容具体为: 1、学习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已,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型人格。 2、生活适应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4、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学会表达,沟通和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亲和社会的参与型人格。 3、生活发展方面。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形成能积极应对社会变化的选择型人格。 4、自我完善方面。引导学生努力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适自我,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制的独立型人格。 四、研究方法 应用研究、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 五、研究主要内容 1、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2、当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 3、在学校的教学及相关活动

5、中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一)准备阶段(年月月) 选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研究课题,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年月年月)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研究目标,充实完善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开始实验,严格按照学校心理教育的原则和心理教育特有的模式,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探讨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展阶段(年月年月) 本阶段的研究任务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究探讨,阶段评估,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推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

6、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总结阶段(年月年月) 在此阶段,课题组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作总结;收集整理资料,推广经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五)推广阶段(年月年月)。 至此,课题研究基本完成,进入了扩大成果,结题申报阶段。 七、研究过程概述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03年3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课题组,确定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进行实验研究,进而把实验范围扩展到全校所有的班级,把全体学生都定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有:洪玲兰、陈志宏、黄晋德、刘冰晶、王志勇、林云萍、李建宁、郑亚平、康双珍、王联兴、章丹凤、刘丽永、王碧珍、林晓玲。 2、观察现状

7、,发现问题。 根据我们的观察、座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乐观: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卑情绪 有这样情绪的同学,在班里抬不起头,上课不敢举手发言,集体活动时独坐一边,同学面前不敢高声说话,见了老师低头走。这种人大多成绩较差,不太合群,精神不振,甚至破罐子破摔。 ()自傲心理 这种同学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无误,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这种学生常常是基础比较好,头脑比较灵活,或有一技之长。这种自傲心理,使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也是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

8、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严重者会导致矛盾的恶化。 ()逆反心理 一个班集体中的中下生,心理的痛苦往往不能正常流露宣泄,而是把一切埋藏在心底,面对自我的孤独无助,面对挫折时的无能为力,面对新群体的优越感丧失等等,他们便会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我行我素,不惜以违犯班规、校纪或恶作剧的形式来引人注目,满足于自我存在的表现欲。 (4)、疑惧心理 有些学生因为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胆小、敏感、有戒心,常常会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给自己小鞋穿,对老师不愿意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消极态度。 (5)、冲动心理 这些同学往往因为压力过大,所以内心充满

9、着无名之火,一有什么事,情绪就是显得异常冲动。 (6)、焦虑心理 对学习过分担扰,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担心老师叫自己起来发言。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心慌。情绪低落,严重者吃不香,睡不安稳,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7)、嫉妒心理 有这种情况的同学,心胸狭窄,特别对班组中的竞争对手心怀不满,经常在背后议论他人,有的班级甚至以几个尖子学生为首分成几个小群体。 3、调查研究,分析成因。 人的行为活动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发产生,它总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甚至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基础等内因的作用,都可

10、能使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1)性格缺陷。良好的性格是人身心健康的基本特征,对人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相反,不良的性格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确立,进而影响其成长与进步。一些小学生性格孤僻、过分内向、自卑与自负的双重人格,对其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一方面严重影响自己和别人的交往,另一方面感到别人对自己有不良评价,故不愿与他们人交往,造成彼此沟通、评价、理解、交往上的恶性循环。于是人际关系逐步恶化在所难免。 (2)能力缺陷。部分小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一些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对其百般依顺、娇生惯养,形成孤僻、自傲的性格;一些学生因家境较为贫困,自卑感强,性格孤独

11、。性格上的弱点使这些学生严重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自己独往独来,不会去与人和睦相处,有时会产生受人冷落的失衡心理。 (3)认知偏差。一些小学生平时学习刻苦,要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然而,由于自身原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是灰心丧气,觉得世道对自己不公平;二是觉得无面子,无法承受这样的结果。因而出现了心理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异常现象。 (4)学习紧张。一些小学生不注意听课,不认真复习,经常无规律地学习,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机能发生紊乱,不能正常学习,导致大脑疲劳,产生心理问题。 (5)体弱多病。因自身身体质差或患有某种疾病,心理负担重,也会导致心理问题。 4、针对问

12、题,实验研究。 针对小学生以上心理问题,一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解决;二要采取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1)、全程心育,寓教于乐。 学校充分发挥教学的心理教育主渠道作用,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我校从96年秋季开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配备了王联兴等专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任课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参观、调查等。 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教师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如,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13、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在自然、科学课上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学校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中:通过升旗仪式、“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陶冶;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如我们要求各班开学之初一定要组织学生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通过竞选,同学们培养的是能力,锻炼的是胆量,得到的是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 利用校园红领巾小广播及板报设立心理健康专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适时举办相关讲座,内容包括人际交往的方法、学习心理、自信心培养、考前心理调适等,加强了

14、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2)、心理辅导,提供帮助。 我校创建了心理咨询室,选择有心理辅导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的方式灵活多样,一是口头咨询,即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接待学生直接面谈;二是书面咨询,设立“知心姐姐信箱”、“悄悄话信箱”,根据咨询者的要求找他们面谈或以书面回答。三是电话咨询,开通心理咨询电话,通过在电话中倾听、对话,给学生以鼓励、安慰。四是团体咨询,在座谈、讨论会上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五是报刊咨询,开设心理辅导专刊,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不涉及隐私的心理问题进行公开回答。 在学校的网页建立了“心理园地”,让学生从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常识。我校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15、,特殊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健康咨询记录、心理测验材料都集中保存,建立心理档案,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心理疾病。 (3)、多方合作,共同关注。 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不仅来源于学校,也与家庭、社区环境密切相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忽视家校合作的作用。我校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开展亲子活动以教育家长,促使他们反思自己教育子女的言行,加强其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的自觉性,提高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学校请专家程立国同志到家长学校来举办讲座,给家长们讲解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传授育人教子的艺术;做好家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家、校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给予引导。 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为此,学校将优化、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绿化校园,配合社区净化周边环境,如清理出售不良报刊的地摊及游戏厅,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对学生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