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22328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可研报告计划书.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11.2编制依据及范围11.2.1编制依据11.2.2编制范围21.3可行性研究概况21.3.1项目背景2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3建设内容51.3.4工程建设与管理61.3.5建设周期71.3.6工程投资7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建设的背景情况82.1.1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82.1.2项目建设的背景10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2.1 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122.2.2 体育事业的需要122.2.3 拉动内需的需要122.2.4 社会

2、发展的需要122.2.5 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132.2.6 新城区快速开发建设的需要13第三章 上层次规划对本项目的符合性153.1城市性质153.2城市规模153.3城市用地发展战略153.4 空间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173.4.1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173.4.2城市总体功能分区183.5 选址合理性及规划相容性分析18第四章 建设条件204.1项目位置204.2自然条件204.2.1地形地貌204.2.2水文204.2.3地质214.2.4气候214.2.5地震214.3交通214.4倾斜性政策224.5支持性资金224.6项目周边市政配套设施规划22第五章 建设方案245.1项目设计导则

3、245.1.1 建筑形体245.1.2 建筑布局245.1.3 建筑色彩245.1.4 建筑材料选择245.1.5 地震设防255.2建筑标准255.3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标准255.4建设内容265.5项目建设期275.5.1建设工期安排275.5.2工程进度计划275.6工程建设管理方案27第六章 环境保护、安全卫生336.1环境保护336.1.1设计依据336.1.2环境保护措施336.1.3 环境管理简要分析356.2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6第七章 节能、节水377.1节能、节水原则377.2项目设计依据377.3节能措施377.4节水措施38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08.1投资估算4

4、08.2编制依据408.3资金筹措418.4投资估算表41第九章 工程招标方案449.1招标范围449.2招标组织形式459.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459.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469.5招标方式479.6项目招标事项表47第十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与分析4910.1 社会效益评价4910.2 经济评价49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5111.1结论5111.2建议51 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项目业主:省第一中学校项目名称: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地点:省县1.2编制依据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 县发展和改

5、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县第一中学开展新校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函(仁发改2009123号)(2)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3) 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08356号)(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川仁建规地字第5111421200900174号)(6)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川仁建规地字第5111421200900174号)(7) 省第一中学校提供的用地范围地形图(8)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9) 省第一中学校总体规划方案(10)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1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6、31-2003)(12)委托方提供的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议书1.2.2编制范围本报告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就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阐述项目背景,论证其必要性,分析研究建设条件,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提出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确定合理的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投资估算分析供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3可行性研究概况1.3.1项目背景县地处盆地西南,丘陵地貌,辖60个乡镇,幅员面积2606.36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在2005年为163.12万人,是第一人口大县,全国第三人口大县,也是国家农业大县,同时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省

7、51个重灾县之一。受“512”地震影响,县44780户142332间民房受损,7826户28587间房屋垮塌;592所学校8273间校舍受损,287间垮塌,130所需要重建;31所医院1311间房屋受损,110间垮塌,18所需要重建;部分水、电、气、道、桥梁、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企业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是全省51个重灾县之一。省政府批复该县的606个灾后重建项目,截至2009年4月底,全县灾后重建项目共启动341个,占灾后重建项目总数的56.3%;完成投资24.6亿元,占批复投资任务的39.6%,其中完工项目248个。省政府已批复的学校灾后恢复实施重建规划项目有206个,项目总投

8、资7.1亿多元,目前已经竣工项目194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举全国之力支持抗震救灾,中央、省都设立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县是全国5.12地震重灾县之一,全县体育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08356号)。由此,在县城新建一处体育场有了部分资金保证。2003年的县县城总体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把建成眉山市东部中心城市,以发展轻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主的生态型城市。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l 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使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多元。地震使县68.79万间民房、130所学校共12万平方米校舍和医

9、院以及大量水电气设施被毁损,受灾群众达70余万人之多,灾后重建,百废待举。l 体育事业的需要县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海拔8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3,运动员可在体育馆室内或体育场内进行训练。纵观地理、气候、旅游等各方面优势,建成县体育场后,与一中新、老校区的运动场等城区运动场地一起,可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一个运动项目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体育训练基地。对内可提高全县健身活动的水平,强化县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外可吸引省内乃至国内体育专业队伍前来集训,力争使其成为省又一个综合型体育比赛场所。l 拉动内需的需要实施该项目工程,将极大地促进县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并有效地整合县城文化体育教育资

10、源。项目竣工后,能满足一中新校区6000名学生的体育教学,又能满足城北新城市民健身的需求,以强劲的动力拉动新城区的开发步伐。 l 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县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与休闲娱乐的追求已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需求和时尚。目前,县城可供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及竞赛体育的场地,体育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与县社会发展极不协调。为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建设一座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体育场地,是人民的迫切需要。l 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县体

11、育场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方便全民就地、就近参加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城市现代化,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人口素质提升的长远大计。同时,县体育场的建设,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县至今还没有一处比较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因此,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造福县人民。县委、县政府放弃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城北新城规划好了一块待建场地,兴建县体育场,并且自筹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为城区乃至全县人民打造一个开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的理想场所,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做贡献。l 新城区

12、快速开发建设的需要县委、政府把打造“生态商贸县城”做为重要决策并切实组织实施,近几年每年拓展县城面积1.5平方公里,新增1.5万人,在新增的人口中,教育要增加3000人。就要规划新建学校,按照政府对全县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决定新修建一中新校区,学生规模达6000人左右。但是规模在5000人以上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必须要有两个体育场地才能满足学生按部颁课时上课。因此,县体育场的建设既能满足一中新校区体育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城北新城市民健身的需要。1.3.3建设内容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标准田径场中心为人工草坪的标准足球场,四周为标准400米塑胶跑道,并包括其

13、他田径项目场地。(2)主席台及观众看台西侧中间位置设主席台,东面、南面设观众看台,看台下设管理室、医疗保健室、锅炉房、公共厕所以及各类辅助用房。(3)体育场周边体育设施在体育场西端建设2块塑胶面层的网球场、2块羽毛球场、2块排球场,在体育场南端建设10块篮球场。停车场30个车位。(4)大门及门卫值班室2处。 (5)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包括金属围栏、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电气工程、室外暖通工程、道路工程、场地铺装等项目工程及局部绿化。县体育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数据用地面积万M26.58建筑面积万M21.00容积率0.152覆盖率21.36%绿化率30.15%停车位辆301.3.4

14、工程建设与管理第一中学校为本项目的建设单位。第一中学校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人员来源和培训计划落实,有能力完成本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管理办法进行本项目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切实实行工程监理制度。1.3.5建设周期项目建设期从2009年开始,至2011年完成,建设期12个月。2009年7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建设资金筹集等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10月底前,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2010年4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1.3.6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6993.96万元,其中2000万元来自于灾后恢复重建专项基金,另由政府融资4993.96万元,资金由政府全额承担。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情况2.1.1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县位于盆地中南部,总面积2606.36平方公里。县隶属眉山市,下辖23个建制镇、87个乡,2001年总人口为15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8万人,全县人口密度614人/平方公里。县域交通主要有213国道及106省道呈“十”字型穿越全境。2001年,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