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3).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217003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雪》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沁园春·雪》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沁园春·雪》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沁园春·雪》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雪》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雪》 (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沁园春 雪毛泽东学习目标一、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2体会词中优美的语言和精炼的结构;体会“诗要用形象思维”。二、情感目标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但专章一叹三唱, 沁园春 雪却首推第一。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词,也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的一次充分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的一次艺术显现。“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此词,是古今咏雪

2、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二、明确教学目标三、作者介绍毛泽东: 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四、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柳

3、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求诗),毛主席便手书沁园春 雪赠给他。柳亚子读后写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弃疾)未能抗,况余子呼?”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意义。五、自读课文,感受词的特点,同时标出重点词句1介绍词的一般常识,了解诗词的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特点。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沁园春qn 莽莽 mng 素裹 gu 妖娆ro 稍逊 xn 分外fn成吉思汗hn 数风流人物sh六、课文赏析 (一)诵读训练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诵读中,我们才能细致的感知诗词中的形象、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下面

4、,我们就好好读读这首词。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注意停顿 、节奏 、重音的处理 。步骤:1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诵读,一起探讨停顿 、节奏 、重音的处理 问题,共同提高诵读技巧。2学生推荐代表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老师范读,讲解如何根据情感的变化处理停顿 、节奏 、重音。4欣赏视频朗诵。(二)结构分析 (合作探讨)上阕:写北方雪景 赞壮丽河山下阕:评古论今 颂当代英雄(三)内容赏析上阕(小组合作探讨、各抒己见):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句子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领起?这个字下面展现了哪些具体景观?所见景观都远远超过目光所及,这是为什么

5、 ?谈谈你的感受。3山、原这些景物原本是静止的,作者却说它们“驰”和“舞”,这是什么写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提示:1总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此句在结构上总领下文,为分写雪景作了铺垫。意境:广阔博大。情怀:豪迈。2“望”。领起到“欲与天公试比高”。展现的景观:长城、黄河、山、原等。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景观远远超过目光所及的原因:诗人登高望远祖国的壮丽山河,情由景生,内心豪情满天,博大自信的胸怀充满了瑰丽的想象。3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和化静为动的手法

6、。“舞”即起舞、飞舞,形容披雪的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即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白色的巨象在奔跑。景色显得壮观无比,又写出了奋飞、昂扬的精神风貌!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4虚景,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

7、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总结上阕: 在上阕中,诗人先总写后分写,先实写后虚写,实景和虚景相结合,静景和动景相结合,并且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使景物显得壮观而富有生机。在写景中,很好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豪迈的气概。下阕:(小组合作探讨、各抒己见):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 “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诗人用“惜”字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试品味“惜”的丰富含义。3如何理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提示:1过渡句,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2“引”出的英雄人物有秦

8、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一个“惜”字含义丰富: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 、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第二、委婉批评(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第三、充满了后来居上的气概和自信。3“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引出论今。“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

9、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四)语言赏析(小组合作探讨、各抒己见):1这首词的语言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如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以动写静,使之生机勃勃。又如雪景以“白”为特征,词中却未写一个“白”字,而用“冰”“雪”“银”“蜡”“素”等,使一个被大雪所覆盖的洁白美丽的广阔世界尽现眼前。请大家再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2这首词上阕写景,而又寓情于景;下阕评古论今,以议论为主。文中对历代帝王的评价和议论文的风格类似吗?提示:诗要用形

10、象思维。诗歌中的议论和散文不同,要讲究含蓄和形象化。如评价历代帝王时,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不全盘肯定,又不一笔抹杀,把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肯定中寓有批判的情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尤其是“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不仅使议论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联翩!真是诗歌中用形象思维,用形象议论的典范。(五)总结全文七、延伸拓展练习(比较阅读)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

11、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一想、议一议:课件29课件321两首词在写法上和情感上有何相似点?2诗要用形象思维!请针对这首诗词谈谈体会。提示:1借景抒情,慷慨言志(雄心、抱负)。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显得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诗言志。第一首写北方雪景(白),抒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第二首写南方秋景(红),抒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景都显得无比壮美,情都显得高远、豪迈。2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用形象来表达超群的志趣、高远的报负。诗歌的议论、言志和议论文不太相同,往往更重视形象化,含蓄化。八、总结全文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整首词显得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不愧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九、布置作业1默写这首词。2课外阅读一些毛泽东的其它诗词,进一步体会毛泽东诗词格与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