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20276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活动区功能及发展目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区功能与发展目的小班中班大班角色区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1可以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世界的需要。2 可以满足幼儿表达对生活结识的需要。3 是扩大幼儿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4是幼儿理解别人情感和需要的有效途径,如扮演商店、医院里的角色。5是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他们妥善解决人际关系和智慧的有效途径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1可以满足幼儿模仿成人世界的需要。2可以满足幼儿表达对生活结识的需要。3是扩大幼儿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4是幼儿理解别人情感和需要的有效途径,如扮演商店、医院里的角色。5是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他们妥善解决人际关系的智慧的有效途径。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1可以满足幼儿

2、模仿成人世界的需要。2可以满足幼儿表达对生活结识的需要。3是扩大幼儿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4是幼儿理解别人情感和需要的有效途径,如扮演商店、医院里的角色。5是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他们妥善解决人际关系的智慧的有效途径。角色游戏的教育目的1能在老师引导下,选择玩具与游戏,游戏中情绪稳定、快乐。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能对小朋友的积极交往做出积极反映。3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用语言进行简朴的角色交流。4在游戏过程中能模仿成人的语言、行为、动作。5不乱扔玩具,玩后能将玩具按固定位置摆放好。6了解各种角色游戏的简朴规则,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遵守规则。角色游戏的教育目的1满足幼儿的角色扮演欲望,游

3、戏中情绪投入、积极快乐。2懂得要爱惜玩具,不用玩具来发泄情绪。3能用协商的方法开展游戏,游戏中促进语言交流。4能根据需要对游戏空间进行调整。5通过游戏感知周边环境中人物的丰富特性。6在游戏过程中能进行角色之间的积极互动。7游戏后能将玩具按类进行收放整齐。8 知道游戏规则,并故意识地遵守。角色游戏的教育目的 1喜欢班里的小朋友并喜欢与小朋友一起游戏,乐意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通过游戏感知各种社会人物角色。 3能生动地表现所扮演的人物角色。 4有转换角色的意识,能在同一游戏中体现出不同的角色身份。 5能在游戏中积极与小朋友进行角色交往和角色合作。 6能用语言表达所扮演角色的想法并与扮演的

4、其他角色积极交流。 7在游戏中碰到问题积极与幼儿协商解决。 8与老师和同伴共同建立游戏的规则。 9游戏中能积极的、自觉的制定、遵守规则。表演区教育功能 1 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2 可以满足幼儿活动和表现的需要。3 是幼儿学习和掌握表演技能的有效途径。4 是幼儿接受表演艺术熏陶的途径。5 是幼儿表现美和对文艺作品再发明的过程。教育功能 6 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7 可以满足幼儿活动和表现的需要。8 是幼儿学习和掌握表演技能的有效途径。9 是幼儿接受表演艺术熏陶的途径。10 是幼儿表现美和对文艺作品再发明的过程。教育功能 1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2可以满足幼儿活动和表现的需要。 3

5、是幼儿学习和掌握表演技能的有效途径。 4 是幼儿接受表演艺术熏陶的途径。5 是幼儿表现美和对文艺作品再发明的过程。表演游戏的教育目的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喜欢听故事,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2在表演区内随录音机学唱曲调简朴、节奏明显的短歌。 3模拟身边熟悉的人物角色(语言、动作、表情)。 4能随音乐磁带做简朴的小动物律动。 5使用简朴的手偶进行故意、无意的小肌肉活动。 6在反复听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熟悉一两个故事的大体内容,并敢于模仿表现。 7在自己理解和需要的基础上改编故事个别情节。 8在学会一些模仿律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音乐自由想像去编创舞蹈动作。 9用造型、道具(例如头饰、服装、表演背景等

6、)表现自我经验。 10培养幼儿能运用乐器进行简朴的节奏乐表演。表演游戏的教育目的第一学期目的: 1引导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喜欢听故事,并能跟着录音复述简朴的故事。 2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 3在表演游戏中,引导幼儿随音乐做模仿动作及简朴的舞蹈动作。 4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结合歌谣、故事即兴表演,培养幼儿表演的爱好。 5观看舞蹈、表演剧等VCD录像,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锻炼幼儿模仿表现能力。 第二学期目的: 1锻炼幼儿自己组织表演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2在对一些经典文学(如小红帽)熟悉、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幼儿表达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在丰富幼

7、儿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编、自演故事(如蚂蚁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发明力。 4引导幼儿布置环境、制作道具,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及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表演活动,使幼儿养成自信、大方等积极的个性品质。 表演游戏的教育目的 第一学期目的: 1幼儿可以积极积极地参与音乐表演游戏活动,快乐、自由、自信地感受愉悦的情绪。 2幼儿可以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藏、蒙、维、汉四个民族的特点。 3幼儿在表演区乐意积极表现、展示自己,可以自信地进行表演。 4通过表演游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可以在同伴间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表现美、感受美。 5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过程中,可以有秩序地进行表演与欣赏,学会尊重别人,培

8、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6通过表演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与延伸活动的交错进行过程中,幼儿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索活动,并在表演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学期目的: 1幼儿在筹备一个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积极地搜集资料,乐意与父母、同伴、教师共同合作,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地完毕准备工作。 2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对剧本内容的讨论活动,可以积极大胆地讲述故事内容,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可以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故事内容和角色的讲述、分析与比较。 3幼儿乐意有礼貌地欣赏、聆听同伴的讲述,并能辨别声调、语调的不同。 4借助表演游戏的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增长知识积累,促进幼儿主 动

9、探索。 5以表演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可以与同伴协商、讨论,并进行分工合 作。 6、在表演游戏的延伸活动中,幼儿可以保持积极积极的探索态度,乐意积极阅读相关故事内容,同时乐于讲述自编故事。 美劳区美劳游戏的教育功能1 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2 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3 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4、是幼儿审美和发明的过程。美劳游戏的教育功能1、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3、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4、是幼儿审美和发明的过程。美劳游戏的教育功能1、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3、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4、是幼儿审美和发明的过程。 美劳游戏的教育目的 1绘画游戏

10、的教育目的。 (1) 培养幼儿对绘画的爱好,能快乐、大胆、轻松地作画。 (2) 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涂染,知道爱惜纸张。 (3) 练习使用直线、曲线、折线,能有控制地、手眼协调地表现线条的方向、曲折、粗细、疏密,感觉线条的变化。 (4) 会用圆形、方形等简朴图形表现单个物体的轮廓特性及其变化。 (5) 学习辨别红、黄、蓝、绿、橙、黑、白等不同颜色,并会选择使用多种色彩作画。 (6) 学会区别背景和主体色,鼓励儿童用主观感觉大胆画出主体形状和烘托背景的色彩。 (7) 知道把重要部分画在纸的中心位置,重要物体耍比其他部分大。 (8) 培养对称感、均衡感。 2手工游戏的教育目的。 (1) 培

11、养幼儿对彩纸造型的爱好。进行撕纸、粘贴,能辨别构成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互相位置关系。 (2)学习用彩泥造型,了解泥的可塑性质,掌握搓、团、压扁等技能,体验物体的立体构成。 (3) 用自然材料,如小石子、果实、豆类等拼贴造型。 (4)用布团、纸团、木块等材料,蘸上各种色彩,作装饰画。3欣赏活动的教育目的。(1) 能注意观测感爱好的物品和具有美感的物品。(2)观看和欣赏同伴的作品。(3) 对画片、图书中的各种形象感爱好。美劳游戏的教育目的1绘画游戏目的。(1) 学习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表现。(2) 能较对的地把握形状的基本结构,理解形状符号的象征意义。(3) 培养对色彩的敏感性,能注意色彩的变

12、化,学习用较丰富的色彩表现自然界。(4) 鼓励儿童不断打破模式画的干扰,培养大胆地按主观意识作画的习惯。2手工游戏目的。(1) 学习用泥土表现立体图形的能力。可以掌握球形、蛋形、立体形和组合形的塑造。(2) 学习剪贴,能对的使用剪刀剪出方形、圆形、三角形和组合形体,并拼贴成回 。(3) 学习图案拼贴,注意色彩的协调搭配,体验对称感、平衡感。(4) 学习折纸,掌握折纸的基本技能,折叠出简朴的玩具。(5) 学习使用硬纸、自然材料及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玩具。 3欣赏活动目的。 (1) 培养幼儿欣赏与儿童生活经验有关的名作、名画、雕塑、玩具的爱好,能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基本内容,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

13、 (2) 欣赏同伴的作品,能说出自己爱慕的作品,对同伴作品作简朴的评价。 (3) 感受作品的色彩变化及互相关系,欣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变化和统一。 (4) 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鲜明性、象征性,并体验其情感,理解作品形象的社会意义。 (5) 感受作品的构成和排列位置,注意到作品中的对称、均衡、节奏和韵律。美劳游戏的教育目的 1绘画活动目的。 (1) 能较完整地描绘出观测到的自然界物体形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件,能表现两个以上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内容较为丰富的画面,并注意画面的均衡、协调。 (2) 能运用较有表现力的线条、形状和色彩,画出物象的变化和运动。 (3) 能表现出一定的方向、前后、远近等简朴空

14、间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4) 能分辨色彩的浓、淡、鲜、灰,大胆使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5) 能根据线索的启迪,运用自己的构思和联想画想像画、抽象画。 (6) 能对称地制作装饰画。 2手工活动目的。 (1) 能用泥或代用品塑造较为复杂的形象和结构(动物、人物等),表现重要特性及某些细节;能分工合作集体塑造群像,表现某一主题或场面。 (2) 能用纸(硬纸、白板纸、图画纸)制作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等立体玩具。 (3) 能使用自然材料或废旧材料独立设计制作玩具,并加以装饰。 3欣赏活动目的。 (1) 能欣赏感爱好的作品、名画、民间工艺品等,了解作品主题和简朴的背景知识,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2) 能欣赏感爱好的儿童作品、儿童读物插图等,并说出自己的评价。(3)能感受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