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57].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201732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教学设计[5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5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5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教学设计[5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学设计[57].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能力目标:背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大唐的历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三十四岁那年,因为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正感到春风得意的他,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一首惹祸的诗, 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我们一起来背诵这位老先生的诗。 秋词。今天我们一

2、起学习他的另一篇美文陋室铭。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多媒体显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三、解题。简介“座右铭”及“铭”。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初读课文。 1、欣赏课文录音。注意

3、停顿。 2、洪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译读课文。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学生相互质疑、解答。 3、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翻译。 4、翻译全文。 5、重点词语解释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可以调素琴 劳形 何陋之有 五、再读课文。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读课文 1、 要求: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2、 再请同学朗读。 3、注意句式特点(整齐、上口,骈句,结构相似,字数相同。对偶) 4、找出韵脚。 六、分析课文 1说说对“陋室”总的印象。(陋室不陋) 2、陋室为何不陋?用文中的话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最关键的是哪两个字?(德馨) 4、文中是如何围绕“德

4、馨”来写? (1)、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多。“苔-青”) (2)、到陋室来的都是些什么人?(鸿儒) (3)、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人,以显示自己的“德馨”) (4)、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讲述:这里既有正面的描写,又有反面的描写;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正面描写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写实,表现了从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虚写,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5)、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高雅,即:环境幽雅;交往文雅;生活高雅。 (6)、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

5、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 。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7)、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照应了哪一句? 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贤自比。(照应“惟吾德馨”) 七、写作特色。 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体展示) 小结: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其意不言自明。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要表达什么? 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八、拓展延伸:读先生美文,写我辈心声。 1、读名人铭。 3、 收集名人铭。 4、 给自己一个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