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98305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卫生室工作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村卫生室工作制度 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3、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4、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5、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坚持定期紫外线消毒。 6、对户及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 7、协助开展计划免疫,儿童保健门诊和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8、对疑难病症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9、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 10、开展便民服务项目,服务热情,耐心,按标准收费,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2、。 值 班 制 度 1、值班由卫生室工作人员参加,负责处理非工作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项。 2、负责急诊患者的处理。 3、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遇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室长或请求有关单位援助。 卫生工作制度1、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卫生室工作日程,认真抓落实,成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宣传卫生常识,教育群众养成卫生习惯,树立卫生光荣,不卫生耻辱的社会风尚, 3、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坚持突击与检查相结合,建立每日清扫和每周大清扫的卫生制度,

3、节假日大搞卫生活动。 5、认真抓好卫生检查、竞赛、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诊断室工作制度 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3、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4、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5、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 6、对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 7、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8、对疑难重病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9、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 10、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树立良好医德。 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凡

4、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 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5、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1次(器械消毒液),头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经常保持75%的浓度。 6、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清点,每日更换。 7、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 处置室工作制度 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

5、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 10、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11、特殊感染不得在处置室内处理。 急诊工作制度 1、急诊工作由医师和护士担任,其他

6、人员不得担任急诊值班。 2、对急诊患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患者应立即组织会诊或转诊。会诊或转诊应遵守会诊、转诊规定。 3、急诊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急诊患者不受划区分级限制。 察室工作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患者,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急诊值班医师、护士根据病情严密注意观察、治疗。凡收入观察的患者,必面写好医嘱,按格式

7、规定及时填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值班医师早晚查床1次,重病随时观察治疗。 4、急诊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值班医护人员要观察患者的临时变化,随找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要观察患者,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写出书面记录。 康复室工作制度 1、凡需康复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室人员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明确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疗程结束后,及时作出小结。 3、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患者身上一切金属

8、物,注意与患者的隔离,严格遵守高频机器的安装、使用、管理的规定,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4、爱护康复理疗设备,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试,定期检查维修。 5、充分利用中医针灸、火罐、推拿、艾灸等手法进行康复治疗。 药房工作制度 1、认真遵守技术常规及操作规程,收方后对处方的内容、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剂量、用法、禁忌、药名、色质、剂型等查对无误后方可调配。调配后经另一个人核对并签字,再将用法写在瓶签和药袋上,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方可发出。对易沉淀的液体方剂要注明“服前摇动”,外出药注明“不可内服”字样,以免发生意外。遇有处方用量、用法不妥时要直接与医师联系解决。 2、对含有毒、麻限剧药品的处方调配时

9、应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制度办理。 3、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遇有标签模糊或疑似变质的药品,查清后再行调配。做到称量准确,切勿估计取药。 4、调剂室内储药瓶在补充药品时,须经核对,尤其是同一类型更应注意。储药瓶应保持清洁并按固定位置陈列,补充药品后放回原处以利工作进行,防止拿错。 5、调剂室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交谈说闹,吸烟,洗衣服等。调剂人员要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衣帽要整齐。 6、做好药品消耗统计,定期盘点,填表上报。二级库的缺药应及时增补。 7、已调配的处方,应分别装订存查,按医院处方制度执行。 8、调剂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撤离职守,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9、其他人

10、员非因公不得进入药房。10、定期向临床科室提供新购进药品及其作用、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并及时提供即将过期失效药品名录,以减少浪费。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职责医师职责 1、在室长的领导下,担任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书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其他检查工作。 3、负责书写患者的健康档案、诊疗登记和门诊观察诊疗记录。 4、对急症、重症及疑难病症应及时报告室长,及时会诊、转诊。 5、开展家庭医疗服务,如家庭出诊(访视)、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 6、开展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服务。 7、开展社区人群周期性健康检查。 8、开展精神

11、卫生管理,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动态与疾病变化情况及治疗情况。 9、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10、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11、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护士职责 1、在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消毒,保管,供应和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3、协助医师进行检诊,按医嘱给患者进行处置。 4、负责诊室的整洁、安静,维护就诊秩序。 5、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7、准备各项急救所

12、需用品、器材、敷料,在急救过程中,迅速而准确地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8、配合医师对本社区居民进行家庭结构健康状况调查,协助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对多发病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干预管理。 9、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家庭护理病床,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同时提供营养、运动、生活习惯、健康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及心理咨询服务。 10、完成室长交办的其他工作。预防保健人员职责 1、在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拟订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经室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3、准确掌握所管辖区各年龄段人口资料,建立居民个人、家庭健康档案,并做出诊断,提出改进辖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辖区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4、负责辖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 5、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6、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做好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7、负责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的保健工作。 8、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和优生优育宣传教育。 9、负责辖区卫生服务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