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194125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丹林小学 万永涛一、指导思想对于耐久跑这一教材内容本身来讲比较单一、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但对学生成长素质的过程中,则是一节必须掌握的、技术性的教学内容。它对锻炼学生的体能及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都有很高的价值。不过这类教材确实比较难上,学生对此兴趣也不高。而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要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在一定困难条件下参加比较剧烈的游戏或活动,在身体有轻微难受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任务。”二、教材分析小学的耐久跑教学是一项枯燥而又乏味的教材,但是在冬季它确实又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教材。虽然这类教材不好教,我们只要方法得当也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是小学

2、体育课教学中最基础的一节课,也是较为单一、枯燥的一节课。就课的内容来讲,是一节体现学生对“跑”这个人类基本能力的一种再理解。对教材内容本身来讲,比较单一、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但对学生成长素质过程中,则是一节必须掌握的、技术性的一节训练课。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保健与育人相结合。四、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耐久跑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2、加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竞

3、争意识。五、教材重难点重点:姿势正确、轻松持久难点:呼吸自然而有节奏六、场地器材运动场;10个标志桶;七、教学流程立定跳远教案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授课教师万永涛授课对象五年级教学地点运动场学校丹林小学教学内容耐久跑场地器材运动场;10个标志桶;教学重点姿势正确,摆臂自然教学难点呼吸自然而有节奏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掌握耐久跑的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和自我练习中学会耐久跑技能和方法,发展心肺系统机能的锻炼和身体的协调性。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及在活动主动参与,树立自己的信心,同时让学生在

4、练习中养成“自立、自控、自律”的行为习惯。课的部分课的内容组 织 与 教 法时间运动强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二热身部分1. 热身跑分四个小组在篮球场沿着场地线慢跑2.徒手操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2.接受体育班长报告,向学生问好。3.检查着装情况,安排见习生,安全教育。4.宣布本课内容安排。队列练习:稍息、立正、报数;三面转法等。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规定的场地。2.要求:当出现交叉等待的时候,学生原地慢跑1.教师领做,活动全身各关节2.教师提示学生动作要求。1.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 向老师问好。3.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4. 队列练习。1

5、.按老师的要求进入场地。2.在教师的带领下慢跑1.学生模仿练习,跟做。组织队形:要求:1、学生精神饱满2、站队静、齐、快3、队列练习整齐要求:跑动放松,控制前后距离,注意安全。组织图示:3分钟7分钟小中基本部分1原地摆臂和呼吸节奏练习2S形跑3.追逐跑:学生一路纵队绕运动场慢跑,最后一名同学加速跑到队伍最前面以后举手示意,最后一名同学再出发。1. 提出练习的要求: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摆臂和呼吸2.教师运用口哨、拍掌和口头指挥1. 学生按照两路纵队依次绕过标志桶2.两步或三步一呼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2.教师组织比赛;要求:严格按照规则进行1. 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认真练习1. 学生不打闹嬉戏2. 认真体会1.学生根据要求认真完成 2.保持呼吸节奏 3.学生练习组织图示:组织图示: 15分钟12分钟中小大结束部分放松小结1、 教师指导学生放松;2、 教师归纳小结,提出多次预摆后起跳的方法;3、师生告别,回收器材;1. 听清要求,模仿练习。2. 学生自评、互评。3. 与老师再见,回收器材。组织队形:要求:轻松欢快,自然放松,舒展协调。3分钟小 安全措施 1、加强课前的安全教育,注意场地的选择,防止学生受伤。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展示自我 3、及时制止及纠正不安全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