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19360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切浅谈常见问题分享.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切浅谈之常有问题分享在模切过程中间,每日都会碰到好多小问题,有的甚至让人搞得焦头烂额、头疼不已。在这里我们就把工作中间的一些问题列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接触的是平刀和辅料类的模切,所以也就跟大家议论一下普往常有的问题,没关注到或有更好的方法大家多多商讨。问题1、产品底纸冲穿或不停。这个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所有冲穿、一是局部冲穿。从原由上来剖析,第一认识你的模具刀锋能否破坏不够尖利。产品整个冲穿检查你的模切机能否压力不稳固,或是你的模切速度快慢不均,还有的是停机后再开机出现压力不稳,频频检测证明原由后检修你的模切机。产品局部冲穿检查你下模板能否局部垫得太多,一般调模要求只垫一层胶带最多2层,

2、下模板不可以冲切太深。垫模板选择硬质板,会增添你模切的稳固性,比方:电木板、PET板、亚克力板有的甚至会用铁皮。问题2、产品变形。检查模具没有问题当冲切出来的产品尺寸有进出。检查你的垫刀棉使用能否适合(高度、厚度、硬度、弹力等)?这里就不说用什么资料,不同样的产品不同样的要求选材要求都不同,这种我们叫做挤压变形。再者就是检查你的模切资料能否有贴合是张力控制不均,致使冲出来后产品缩短。这种表现最显然的就是PE保护膜类或海绵胶类,碰到这样的产品就要在复合的环节控制好资料的张力,减少在模切后产品缩短。假如张力方面没方法控制到一点都不缩短,记录好你的贴合张力,不同的产品先模的确验,缩短多少将模具相应的

3、放大或减小多少,下次生产同样产品依据以前参数作业。还有一个产品变形就是原资料的要素,比方橡胶或海绵类。这种资料在冲切的时候注意模具角度,一般选择单锋刀,垫刀棉依据实质状况选择高度和硬度。问题3、渺小边类产品模切变形。为何把这个分开来说,是由于两个问题性质不同样。要求不高的产品一般边距太小(0.8mm)之内我们会选择做跳步模,内外框套为冲切。这种做法在模具成本和调模上面会轻松好多,缺点就是产品尺寸多靠模切机性能和模切师傅控制,简单出现尺寸不良(主假如套位禁止、偏位)。还有就是一些不规则产品,在选择激光模一次性冲切的时候能够将模具刀高度降低,以防备在冲切的过程中模具受力后变形。还有就是小孔或小边距

4、处不可以直接用一般的垫刀棉,能够用玻璃胶或硅胶裁成需要形状和尺寸人工塞入模具内。激光刀模达不到成效的话就要考虑用精细的模具了(腐化模、雕琢模等),有些比较难做的产品,一次成型很难达到的,可设计2次成型或更多次套冲成型,以达到产品要求。问题4、重刀或跳刀不直。此两种现象主要就跟拉料和卡位相关了。重刀最主要的原由是拉料拉力不均造成,可将前面放料用吸风或压板带上拉力,注/意每卷料的接头可能都会致使拉料间距不同,特别是较厚的资料如泡棉类。跳刀不直第一确立模具能否调直,原资料能否分直。调模时多跑一段,将走料拉直后再回收来,前后限位卡死。问题5、模切产品排废。对于排废的问题有好多种:1全断产品排废,我们可

5、用保护膜做底,产品半切在保护膜上,而后去了保护膜的成本,有的人在用排废针顶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排不净的现象,这多数是你技术的原由,当前我做的产品都能用它排掉(特别要求的除外)。2排废时底膜拉断,第一看你的底膜能否太薄,比方有些双层保护膜底膜只有0.03mm厚度,这个在模切来说是比较考技术的,可能你调模和冲切都没问题了,排废就出现拉断底膜的状况。换上厚的保护膜仍是有拉断的状况,那就看看你冲切的时候能否有冲切过深的地方,切坏了底膜致使拉废时底膜从切口处拉断。此外就是你的底离型膜离型力能否不够,与废料粘合太紧,排废拉力过大拉烂底膜。问题6、小尺寸产品排废时不可以机器排废或部分产品与废料一同排出。1像摄

6、像头泡棉这种产品在模切的时候,模具上的垫刀棉需要将外头的废料撕掉,以防止垫刀棉挤压资料造成产品与废料的胶粘合在一同不可以排废。2某些在冲切的时候能够适合的加一些防粘剂(比方脱模剂、洗洁精等),一是防备粘模,也能够防备产品回粘。2排废的时候机器上的压块松紧度调理好,拉废料的角度掌握。3、底膜的离型度能否适合,离型度太轻或太重也会影响产品排废以及后续的客户使用。这些方法试了都不可以那就取出终极法宝,用PET或其余硬质资料剪个治具,在排废时压住你的产品,这样假如还不可以,那你就哭吧。我说上面这几点的前提是你要确立你的产品是所有切透了,不要有的地方你胶都没切断过来跟我说排不了废。对不起,我是文雅人,我

7、不想骂人。OK问题7、产品偏位,这里主要讲套位偏位。像摄像头泡棉此类小产品,不可以做成型模而采用跳步套位。1在做这样的产品第一你的资料要求必定要直,歪歪扭扭的资料仙人也走不好,就不要怪模切师傅技术不好。2在走料的时候能够先走一段定好位后再把资料拉回来进行模切,定好的地点前后必定要卡死,不可以让资料在模切过程中有上下摇动的状况,必需时下模座上也需要卡位。3冲切过程中资料拉力必定要稳,不可以在拉料时出现时松时紧的状况。这些环节都检查了没问题但产品仍是偏的话,看看你的产品能否偏的有规律,适合的调理一下拉料间距,激光刀模也是有偏差的。问题8、二次套位产品套位禁止。辅料模切二次套位做得最多的应当属防尘网

8、类了,自然也有些企业做的产品类型不同。需要二次套位的最常有的工艺就是冲定位孔用小孔定位,这就要求选择的底纸稳固性较好,最好是采用离型膜,这样在二次定位冲切的时候才有一个稳固的支撑。在冲定位孔时最好是一次冲全断去掉废料,有的人想偷懒,成心把定位孔留一点不冲,就省去了清孔废这道工序,也不会搞得整个机台所有是孔废。这个方法对于要求不高的产品来说的确能够说是一个好方法,但要求高的产品就会影响套位精度。第一次冲切时资料要压紧,不可以时松时紧,必定要走直,不可以偏位,模具与资料要垂直,这直接影响着第二次的套位。第二次套位时前面放料,不可以有拉料张力产生,后边排废时也不可以拉动机器上的走料。多个模头有一个偏

9、位考虑是模具的问题,可将模具进行修正,单边偏位可调模切机上模座角度,整体有规律偏位在其余都没有问题的状况下试着按状况改变拉料间距。问题9、压痕。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企业都碰到过,不过轻与重的问题,可能有的产品要求不是那么严就放过了。这里可能好多人都想获得很好的解决方案,可是我要说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要依据不同的产品而定。主要能够从几个方面下手:刀锋角度,不同的资料不同的角度;垫刀棉的选择,不同的模具选择适合的垫刀棉;调模,模板上不可以有压槽;再有就是下模板,不可以太软,冲久了会有压槽产生。问题10、带手柄类产品二次冲切时机器上面换纸边冲切,简单出现偏位状况。这种加工方法主假如以走料定位,因此对调纸

10、走料这部分要求比较高,在换纸的时候能够将资料多穿几个轴,用卡位卡死定位,将资料的偏位修正过来,这样模切成效就好好多了。在模具设计方面好多人喜爱把手柄对排,以方便第一道工序排废,或许有的为了省资料将手柄错开。这种做法理论上是省资料省事,但对于第二次冲切来说是个麻烦事。个人感觉最理想的排版是将手柄一字排,这样就算你定位有偏差也能够尽量往里偏,不让胶多出来在手柄上。人工也不会多,都是机器一次排废,并且对于成原来说这个小东西原来资料成本就几厘钱,能够忽视,相对于你的效率和质量来说,就不要去捡芝麻丢西瓜了。问题11、防尘网毛丝。主要原由有2个:一是模具接头不到位,2是防尘网质量差。有的企业为了节俭成本,

11、将胶和网都换成最廉价的,就致使资料很软不易冲切。这个时候就有好多人将底纸换成离型膜,想以这样来减少加工的难度。的确这样对于冲切来说方便好多,但这个毛丝问题依旧没解决。那怎么办呢?换防尘网,这样能够减少产品的毛丝问题,但不可以完整根绝,由于还有个问题出在模具上。那再换将模具换成腐化模,OK,全部解决。反过来想一想,这样的话我的成本增添了多少?有的做个山寨机总合产品价钱还没模具费高,这个怎么办?找客户涨价或收模具费你这客户还要不要了?找老板谈这事你这工作还要不要了?好吧,那就只有想方法。既然问题出在模具上,就从模具下手。激光刀模接口不好这是通病,问题在接口上那我把接口处加一把刀再冲一次呢?结果证明成效很显然,问题水到渠成。好了,在这里想到的就以上这些问题,其余还有好多一时也很难去整理出来,只好此后慢慢完美,大家有什么好的东西也能够取出来一同分享,同行沟通就应当不保存。写得不好大家也别丢砖头,毕竟也耗资了我这么多精力,鼓舞一下吧。我感觉任何事情只需专心,都会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对于做技术的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人生一大乐趣哉。有时你面对的所谓疑难杂症,可能就一个小小的绝不起眼的一个动作就解决了。因此总结的方法就是:多动脑、多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