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18605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放管服自查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放管服自查报告 县放管服怎么写呢?下面为大家了县放管服自查报告两那么,欢迎阅读参考! 市政府办: 根据你办关于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督查的通知(武政办函xx25号)要求,我局对照督查内容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了认真自查,对存在的问题按时限要求进展了整改,现将 “放管服”改革工作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落实“放管服”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武威市xx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效劳改革工作方案,我局及时召开局务会认真研究部署,将详细任务落实到相关科室,制定印发了武威市环境保护局推进“放管服”工作实施方案(武市环发xx271号)和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武市环发

2、xx285号),建立了“双随机”抽查,完善“一单两库一细那么”,制定了实施方案。 (二)全力整改省审计厅审计初步反响的“放管服”改革问题。 省审计厅审计后初步反响我局“放管服”改革问题有3项,我局对反响的问题进展核实后,向省审计厅做了情况说明。 1.关于“未及时取消建立工程试生产行政审批事项”的问题。 武威市环保局于xx年11月17日收到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取消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甘环发xx245号),于xx年11月19日将省环保厅通知转发各县区环保局执行(武威市环境保护局转发的通知,武市环发xx303号),市、县区环保部门按要求及时取消了建立工程试生产行政审批事项。 2.关于“武威市环保

3、局对危险废物行政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关于“抽查武威市环保局9份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备案案卷,案卷中均无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问题。审计组在市环保局抽查了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天祝宏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凉州区好年华蓄电池厂、甘肃汇能生物工程、甘肃龙腾管业、天祝县兴宇冶金炉料、天祝欣锐新材料科技、天祝联鑫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古浪鑫淼精细化工9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其中,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天祝宏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属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其他7家企业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市环保局向审计组提供了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天祝宏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2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根据

4、国务院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第七条:国家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颁发;第七条第三款:利用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立规划的综合性集中处置设施处置危险废物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只对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发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经营许可证的处置单位处置,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不核发经营许可证。 目前,武威市共有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2家,分别为:天祝宏达

5、经贸经限责任公司和凉州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下属的武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天祝宏达经贸经限责任公司已由省环保厅核发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凉州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下属的武威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由市环保局核发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其他7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建立危废贮存库,定期将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不从事经营活动。环保部门负责监视其平安暂存危险废物,催促其定期委托处置。目前,7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均按要求标准暂存危险废物,定期将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置。按属地管理原那么,其日常监管由所在县区环保部门负责。对上述7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不核发经营许可证。 二是关于“市环保局对当

6、地纳入国家危险废物的企业的收集、贮存的经营活动既未办理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也无监管记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条: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经排查核实,我市无从事废旧电池、废旧化学品、废旧机油和废旧电子原件等收集、拆解的企事业单位。无核发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对象。我局对危险废物经营、产生单位已建立了标准的管理台账。 3.关于“武威市环保局十二五

7、规划任务中2项内容未按期完成”的问题 一是关于“截至xx年11月,武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部分主要目标未能全部完成,主要为大靖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已列入十三五规划,土门、宽沟、红砂岗三家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尚未验收”的问题。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和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重点建制镇于202X年前建成污水处理厂,工业聚集区于xx年底前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古浪县大靖镇属重点建制镇,应于202X年前建成污水处理厂。已纳入“十三五”规划和武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xx2050年),要求xx年开工建立,20XX年前建成投运。土门、宽沟、红砂岗三家污水处理厂均为工业集聚区园污水处理设施,

8、目前,三家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根据武威市xx年度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在xx年6月底前完成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二是关于“因人员编制未到达国家标准要求,市环境监测站达标率无法保持在100%”的问题。武威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0年,为正科级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隶属于武威市环境保护局管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级环境监测站。现有编制20名,在编人员20人(含未办编制手续6人),聘用人员15人,监测用房800多平方米。目前实有人员共31人,经过甘肃省环保厅考核合格的实验员持证人数20人。按照环保部全国环境监测站建立标准(环发xx56号)要求,武威市环境监测站按西部地区二级站标准建立,人员编

9、制不少于70人。但全国环境监测站建立标准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下发,编办、人社部门无认可文件等依据,无法按此标准核定编制,调动人员,进展标准化建立。 未及时取消建立工程试生产行政审批事项和对危险废物行政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的问题,经省审计厅核实,不存在所列问题,在省审计厅审计武威市xx年四季度贯彻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跟踪审计的报告(甘审函xx6号)中未反响以上两个问题。 (三)严格落实承接、下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1.对省环保厅下放的“撤除或者闲置污染防治设施”行政审批事项,建立了办事指南及办理程序,设立了审批流程图,经审改办审核通过后录入行政权力网公开运行信息系统,进入政务大厅审批。 2.按职能

10、分工合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的根底上,对由市环保局审批建立工程环评目录进展了调整,印发了武威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立工程目录(xx年本)(武市环发xx228号),将农林牧渔、地质勘查、社会事业与效劳业、城镇根底设施及房地产、城市交通设施等5大类工程不分投资主体与投资规模下放环评文件审批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权限,共下放17类140项行政许可权限,下放率到达了70%。依据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政府部门xx年第二批下放行政审批工程等事项的决定(武政发xx184号)和武威市人民政府武威市xx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效劳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

11、发xx185号)精神,我局于xx年8月15日主持召开了行政审批工程及环境监管事项移交会,将凉州区范围内中央、省、市属单位排污许可、排污费征收和日常监视管理工作下放至凉州区环保局。 3.对县区环保局“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了督查,对行政审批人员进展了培训,对发现的问题,催促进展了整改,指导制定了各项制度,完善了各类资料,下发了环评管理文件资料汇编及光盘,确保了县区环保部门“放管服”工作有序推进。 4.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xx57号),要求取消由市、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履行的“建立工程试生产审批”,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12、的决定(国发xx9号),要求取消由省环保厅履行的“污染场地环境恢复方案审批”、“对环境保护部负责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审批”,我局制定了过渡期措施,加强事后现场检查和监管,及时掌握取消审批事项详细落实情况,提出针对性要求和改进措施,实现了无缝对接,确保企业在建成投产时,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各污染物达标排放。 (四)创新优化和标准行政审批流程,推进展政许可标准化。 1.市环保局将分散在4个业务科室的5项行政许可和3项行政效劳转报事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行政审批科),行政审批科及其从事行政审批的人员集中到市政务效劳中心环保窗口,选派首席代表负责市政务效劳中心环保窗口工作,签订授权书,授予

13、首席代表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窗口管理权,向首席代表授权到位。做到 “应进必进、能进那么进、进必授权”,全部纳入到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实行专网集中审批。 2.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审批、办结(制证)、取件等环节(除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外),在政务效劳中心现场办理。建立健全了行政审批科与本部门其他内设机构、窗口前、后台的审批协调运行机制,对审批环节较多的事项原那么上不要求申请人到后台问询,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 3.将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审批程序、审批标准时限和审批结果等内容在环保局网站和政务效劳中心网站及时如实公布。按要求配置了标准审批流程,逐环节、

14、逐岗位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在窗口醒目位置公布了效劳事项、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效劳窗口上方设置了告示牌标明效劳内容,各种宣传资料齐备,工作人员按规程标准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了窗口工作人员办理行政审批的自由裁量权。 4.建立了部门和窗口、窗口内部行政审批的相互协调、相互监视机制,无擅自变更或增加审批条件、擅自增加申请人义务的现象。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做到及时受理按时审批,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事项,向申请人说明原因,一次性全部告知,无违规受理审批的问题。 5.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凡属市环保局审批的工程,实行审批限时制,报告书由法定的60日缩短为15日,报告表由法定的30日缩短为

15、7日。特别是对于“3341”和“6873”工程工程,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随到随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确保了各类工程应批尽批。xx年以来,共审批工程25项,共验收工程34项。 (五)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情况,公共效劳事项网上加载情况,以及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情况。 1.建立了武威市环境保护局权责清单,由各业务科室针对行政职能对行政权责进展自查,分类、分项填报行政权责类事项清单表,并在政务效劳中心网站进展了公布,严格做到了不擅自增加、扩大或放弃隐瞒所行使的行政权力,确保行政权力事项全面、真实、合法、有效。政务信息及时公开并更新 ,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 2.对权责清单进展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并报市审改办审核。积极与市审改办联系对接,对我局公共效劳事项进展了网上加载。 (六) 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了实施方案,xx年向天祝县城集中供热站、武威天润白牦牛食品公司、天祝县污水处理厂、古浪县污水处理厂、甘肃龙腾管业等5家单位下达监察建议书,并将监察建议书内容在局网站予以公开。xx年,我局按照省省审计厅审计初步反响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及时召开会议对全年“双随机”抽查工作进展了细致安排部署,要求环境监察支队、辐射站等单位对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