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184014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泳池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泳池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游泳池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游泳池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游泳池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泳池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泳池管理制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泳池管理制度一、岗位卫生责任制度表职责:负责人职责:救生员职责:前台服务员水质卫生消毒处理更衣室、卫生间周边卫生水质卫生、场地卫生1、 游泳池负责人岗位职责1)、全面负责游泳池内各项管理工作2)、做好个岗位人员的调配、管理、分工、检查、考勤和监督工作。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每天的池水检测、场地卫生及设备维护工作。4)、做好游泳池与有关部门及上级领导的沟通和协调工作。5)、及时处理、汇报游泳池内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2、救生员工作守则为规范管理开放性游泳池救生员及安全救护人员的救生工作,保障泳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触发救生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确保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自觉遵

2、守救生工作原则,立足于防,认真细致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救生员、安全工作人员工作守则如下:1)、持证上岗、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热爱水上救生事业;2)、同心协力、拯溺救难;3)、见“溺”勇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推卸、不拖延、不随意终止抢救;4)、遵守纪律、严守岗位、服从指挥、统一调度;5)、值岗时,不接电话、不会亲友、不兼教练、不擅离岗(换岗、串岗);6)、不携带与值岗无关的物品上岗;7)、值岗时,精神饱满、仪表端正、穿着统一的救生服装;8)、发生事故时不要随意对外发表“个人见解”。3、水质管理水质处理员应通过水质处理知识,技术技能的专项培训,并树立工作认真和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

3、的良好心态,其主要职责如下:1)、水质处理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标准,对池水进行处理。2)、水质处理员应精通各种药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严禁对池水乱投药、乱处理。3)、水处理工作人员应善于观察池水的水质变化,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4)、投药后的投药设备及投药桶应及时清洗干净。5)、配合吸污工作人员搞好泳池的清洁卫生工作。6)、水质处理员对当天的水质进行随时检测,并做好水质及浸脚池到笔记记录及公布当天水质检测情况。7)、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培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4、服务员岗位职责1)、服务员必须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2)、服务员必须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保证票额与现金相符。严

4、禁出现收钱不给票的行为。3)、服务员必须在售票前验明参泳者的健康证件,无健康证者,一律不得售票入池。4)、服务员在每天闭场后,必须及时清点票额及现金,并做好登记,妥善保管现金、门票。5)、负责搞好岗位及安排的卫生工作。二、危害顾客健康事故报告制度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危害顾客健康事故的发生,保障游泳客人向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危害顾客健康事故报告制度1、建立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游泳池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2、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几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3)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5)事故报告单位及其主

5、要负责人3、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游泳池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4、顾客公共卫生指引:1)参加游泳前,先要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游泳中发现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活动 2)游泳课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入水前要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后再入池。 4)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适宜游泳,入水前应做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5)遵守公共卫生,不准在池中吐痰等;杜绝不

6、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6)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 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5、发生健康危害事故时,游泳池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6、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早上男、女更衣室卫生工作清洗、消毒)浸脚池卫生工作(清洗、换水、加消毒药)泳池地面卫生(清扫、冲洗一星期3次、消毒)开放的卫生保洁工作(随时清扫地面、清理水面漂浮物)闭场后卫生大清洁(包括游泳池、地面、通道、更衣室、浸脚池)四、从业人

7、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1. 救护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开放前认真检查器材设备,放置各种救生器材,熟悉水域情况。深水区和浅水区之间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高责任感,防止突发事件。2. 要牢牢树立安全意识,把保障游泳者的安全放在首位。营业时间内由救生员负责游泳者的安全工作,要严格执行游泳救生常规。3. 救护人员需由专业人员经培训后方能上岗,规定明确的职责,并配戴特定标志袖标和标志帽。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救生任务。工作中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全面观察,注意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8、遇到“突发”事故,要行动迅速、机智果断、勇于救生,敢于负责,把减轻溺水者的痛苦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开放完毕要做好清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妥善处理。4. 救护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确立有备无患,安全第一的思想,具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对游泳者安全负责。5. 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不迟到、早退。加强救生技术的学习,定期参加专项技术训练,如抛圈、水中解脱、水中负荷拖带、人工呼吸等,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以便更好的完成救生任务。6. 做好游泳者的安全管理,严格按儿童池、成人池、深水区、浅水区的规定进行管理,对越界或不服从管理的进行警告,警告无效的可清除出场。7. 密切注意池内情况,特别是入池口,深浅分界区、

9、成人池儿童池交界区等;发现有求救信号,遇溺等异常情况的,果断迅速采取有效救助措施。8. 上岗时配戴救护人员标志、穿好救生服,配带好口哨、救助用工具,并提前20分钟到岗,将池内警示牌、桌椅、太阳伞、过脚池、循环系统、地面卫生等清洁干净、打开和摆放好。应在规定的岗位责任区上岗或巡岗,不得擅自离岗、并岗、在岗上看书报、闲谈、打瞌睡等,有事离岗要告知同池值班救生员(只限于身体不适和两便),并要在十五分钟内返回。每天结束后必须清查负责的水域。9. 要每天填写游泳池管理日志,记录每天的天气、使用时间、气温、水温、水质变化、游泳人数、突发事故、过滤机的运行情况及其它维护管理情况。10. 遇上雷、雨天气或其它

10、不利于泳者安全的特殊情况应及时清场,将游泳场关闭五、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为了保持通风系统的顺畅,保证中央空调的清洁卫生,特制定此中央空调卫生管理制度。1、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2、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3、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4、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2030立方米。5、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6、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委托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进行检查、清

11、洗、消毒,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价。7、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8、必须建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维护、清洗和消毒档案六、划卡制度:1、儿童卡:身高在1.3米以下的为儿童划卡为:1人/1次,身高在1.3米以上的划卡为:1人/2次。2、成人卡:成人:1人/1次,儿童划成人卡:2人/1次,若只有一名儿童则划1人/1次。七、客人来馆游泳流程:1、成人:前台办理手续(划卡、领钥匙、换拖鞋)进入更衣室(沐浴、换泳衣、带泳帽等)进入浸脚池消毒入池区游泳经浸脚池进入更衣室沐浴换衣服前台归还钥匙、拖鞋离开。2、儿童:1)、监护人与儿童都买游泳卡客户:在监护人陪同下至前台

12、办理手续(监护人与儿童各划各划卡、领钥匙、换拖鞋)进入更衣室(沐浴、换泳衣、带泳帽等)进入浸脚池消毒入池区游泳经浸脚池进入更衣室沐浴换衣服前台归还钥匙、拖鞋离开。2)、监护人未买游泳卡儿童买游泳卡客户:在监护人陪同下至前台办理手续(监护人不划卡,但必须换本馆拖鞋。儿童划卡、领钥匙、换拖鞋)进入更衣室(沐浴、换泳衣、带泳帽等)进入浸脚池消毒入池区游泳经浸脚池进入更衣室沐浴换衣服前台归还钥匙、拖鞋离开。注:1、从即日开始,办理儿童卡客户必须同时办理成人卡。不办理成人卡之儿童拒绝办理儿童卡。2、进入游泳池区客户必须换本馆提供之拖鞋经浸脚池进入池区。3、游泳客户必须沐浴、更衣、带泳帽经过浸脚池消毒方能

13、下水游泳。八、游泳池安全应急预案1、事故应急小组成员: 负责人:于德君 组 长:徐 鲜 救生员:张 斌、杨 益、代俊波 监督人:顾祥文2、事故应急预案如下:1)、当游泳池发生溺水事故时,岗位救生员应立即进水抢救溺水者;将溺水者拖带上岸,由组长及救生员进行现场抢救,抢救方法包括倒水、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抢救技术方法,现场抢救不能间断,直到溺水者苏醒或医院救护人员到来交接为止。2)、在现场抢救同时,在场工作人员应配合抢救,马上拨打就近医院120急救中心,报告事故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能让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争取更快赶到事故现场急救,并维护现场泳客秩序。3)、通知游泳池负责人尽快到场负责事故现场处理

14、工作,保护现场及做好防范、防止事故的继发。4)、当发生死亡或同事发生3名以上(含包括3名)受害病人时,事故责任人应及时通知报告当地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做到及时处理、妥善安排。5)、事故发生后,责任人或组长应及时做好事故现场其它人员的安排及离场秩序,做好事故发生笔录及现场目击笔录。3、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应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自身抢救能力,学习科学的抢救方法知识、责任心强,应抱着救死扶伤,拯溺救难得高尚品德。4、 经常性对现场抢救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练习演练,反复实践,自我提高。5、 遵守纪律,严守岗位,服从指挥,统一调配。九、游泳馆服务操作流程各岗位人员做好相应的开馆准备客人到馆起立问好,询问客人是否有卡有卡客人无卡客人出示游泳卡为客人详细介绍游泳卡的办理方式并手指引客人办理划卡、拿更衣柜钥匙、拖鞋、告知更衣室位置客人游泳完毕到前台签字、归还钥匙、拖鞋服务员归还客人游泳卡(寄存卡妥善保管)与客人礼貌道别随时清理泳池工作场所及更衣室,补齐各种客用消耗品保持正常营业整理范本编辑协议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