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18308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摘 要:课程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其培养目标,注重不同门类课程的合理分工与配合,对于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关键词:隐性课程 实践性 课程建设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分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有所区别,不仅表现在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有量的差别,而且表现在二者存在质的差异,即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系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自身特色,按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门类主要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课程和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三种。(

2、 一)普通文化课目前,职教普通文化课的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改革普通文化课的教学,提高普通文化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究其在整个职教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普通文化课是传授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必须掌握的社会公共知识,普通文化课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二)专业课程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教学的重心,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工作所需的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程应根据岗位的要求设置。其中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深化与扩展,可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并了解本行业的高新技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本质上不属于一个理论形态,是一种实用技术。专业课的设置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最高宗

3、旨,专业设置,特别是新的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和论证,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和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结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三)综合专业实践课程综合专业实践课程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进行的,包括实验技能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目的,以积极参与为手段,鼓励学生带着知识去实践,带着问题回课堂,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完成最后的系统培训。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为了保证学生一上岗就能胜任工作的需求,需要产学研相结合。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一)课程体系未能体现职教专业特色目前,高职教育课程

4、体系呈现为一种学科中心主义课程体系,大多数高职教育课程,甚至模仿或复制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框架,一些高职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浓缩与翻版,甚至教科书也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因此,我们的高职课程体系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从整体上看缺乏高职应有的特色。(二)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在我国各高校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一般比较少。有些课程内容旧、起点低、更新速度慢,新理论和新技术不能及时融入教学;有些课程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所学到工作岗位用不上;理论知识教太多,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少,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课程模式受到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人才

5、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教育在课程结构上也出现了突出学科的学术性,忽视了以专业和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在要求。(三)对隐性课程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隐性课程”虽然引起了中国职业教育界的关注,并掀起了高职隐性课程的建设热潮。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等等。但一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改革,人们自然想到的所有方面的明确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无暇顾及隐性课程,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缺乏对大学课程改革的整体考虑。三、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一)转变观念,明

6、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建设要从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总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因此,在课程开发确定课程目标时,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劳动者职业生涯更好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设计上要打破原有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要求来设定课程目标。(二)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一体化建设我国职教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应改变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脱节的局面。在调整和优化理论课程的同时,

7、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要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力度,建立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门类等内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物教具、工作台、生产设备等,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合理增设选修课程,注重提高课程门类的均衡性现均衡性就是要使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保持适当的比例。在纲要中规定开设一定的必修课,还应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而且规定地方和学校应设置自己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四)注重隐性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作用是通过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因此,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应从物质性、制度性、精神性和行为性等方面逐步系统化和可视化。隐性课程的建设附着或隐含于这些载体中,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主要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职业院校应使隐形课程的发展与显性课程同步,齐头并进,真正地做到以教育性环境和活动为载体,促使隐形课程的作用得到更大地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人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