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变化.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76972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变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二十年间(19781998)的沿革1978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高中数学课程只有两年的教学时间,内容为混编方式。高一学习内容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空间图形、二次曲线。高二学习内容包括: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线性方程组、复数、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逻辑代数简介、数列和极限、导数、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1982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三年的周课时,第一类型(文理不分科)为5,5,5;第二类型(文科)为5,

2、3,3;第三类型(理科)为5,6,6。每个内容的学时数如下。年级课程内容第一类型第二类型第三类型高一年级代数实数集121212多项式141414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22222三角函数282828两角和与差、倍角、半角的三角函数202020高一年级几何直线和平面646464多面体和旋转体292929*多面角和正多面体777高二年级代数反三角函数、简单的三角方程12012数列、数学归纳法182018不等式161216行列式161618*矩阵0014向量14014复数20高三1620高二年级解析几何直线223022圆锥曲线2218高三续2430坐标变换6012参数方程、极坐标14016高三年

3、级代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1614概率201815*随机变量0012*数的进位制和逻辑代数简介18015高三年级微积分极限和连续16015导数和微分16020导数的应用18026不定积分16018定积分及其应用14022复习0100表1 1982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数1983年教育部颁发高中数学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根据纲要要求,两年制高中课按基本要求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应的课本为乙种本),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课按较高要求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应的课本为甲种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代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636三角函数3434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262

4、6反三角函数、简单的三角方程1212数列、数学归纳法 14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20不等式1822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16*16复数18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22*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18概率12*12立体几何直线和平面2828多面体和旋转体2929多面角和正多面体7*平面解析几何直线2828圆锥曲线2824坐标变换 4参数方程、极坐标1414微积分初步极限16导数和微分20导数的应用18不定积分16定积分及其应用14表2 1983年数学教学大纲对两年制高中数学内容的课时安排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不是将“基本要求内容”和“较高要求内容”并列,而是将“基本要求内容”作为正文安排,而

5、将“较高要求内容”作为附录安排,突出了“基本要求内容”,降低了对“较高要求内容”的教学要求。与之对应,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的高中数学课本,全套书共四册:代数上册、代数下册、立体几何全一册、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1990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了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对高中数学课程提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必学内容时文史类高考的数学命题范围,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中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合在一起是理工类高考的数学命题范围。据此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对1986年的教材进行修订,出版了高中数学必修课本四册数:代数(必修)上册、代数(必修)下册、立体几何(必修)

6、全一册、平面解析几何(必修)全一册。该套教材知识面狭窄,概率、微积分初步、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多面角和正多面体、坐标变换等内容均被删除。课程内容代数(必修)上册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简单的三角方程代数(必修)下册不等式、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立体几何(必修)全一册直线和平面、多面体和旋转体平面解析几何(必修)全一册直线、圆锥曲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注:其中带“*”的部分为选学内容表3 1990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内容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

7、学大纲(供试验用)是新中国的第一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以前都是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没有独立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2000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2002年正式定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与之配套的教科书全套书三册(分为七个分册),第一册和第二册是必修课本,各分上、下两册,供高一、高二年级必修课使用;第三册是限定选修课本,它又分为文科、实科选用和理科选用两个分册。使用年级课程内容一年级第一册(上)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数列第一册(下)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二年级第二册(上)不等式、直线和圆第二册(下A)直线、平面、简单集合体、排列、组合和概率第二册(下B)直线、平面、简单集合体、排列、组合和概率三年级第三册(限选文科、实科)统计、极限与导数、复数第三册(限选理科) 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复数表4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该大纲和教材被用到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逐步被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取代,到2010年基本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