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16474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温“无体是无德智也”127号作品摘要:毛泽东同志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充分体现了革命领袖在教育上的远见卓识,是中国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在重温这篇文章时,紧密联系当前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小学生因“成人”问题还未解决,家长或教师理应特别注重其“身体之发育”。 中学及中学以上的青年,“宜三育并重”。并对体育促进学生德、智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关键词:重温 毛泽东 无体是无德智也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并断言:“无体是无德智也”。他主张初入小学的儿童应特别“注重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

2、中学及中学以上的青年“宜三育并重”。他特别强调:“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善其身无过于体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重温领袖的教导,对于我们转变观念,促成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特殊的意义。素质教育的实施已有多个年头,但应试教育中许多旧传统观念和作法在人们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障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不言而喻的。以智育和体育的关系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历来就没有摆正过,现在好一些,但进展不大,多数还是习惯老一套:重智轻体。所以就有小学生的书包越背越肥,就有中小学体育地位长期不能落实等等。小学生成人的问题都还未解决,无论家长或教师理应特别注重其“身体之发育”。若是小

3、小年纪就背上了“智育第一”的沉重包袱,很难说不是对孩子们身心的摧残。中学和中学以上的青年,因为正是长知识的大好时期,集中精力搞学习是件好事,应该提倡,但如果以身体作代价,就显得过分,也不合算。其结局只能是知识增长了,身体却垮了,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畸形人才,与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风马牛不相及。这不是推论而是事实,近年许多高校对新生所作身体素质机能测试结果表明,有近半数学生是“高智能,低体质”。畸形人才固然也顶用,但终究不是合格正品,其能量发挥往往有限。正如体育科学九八年第三期载文云:“被誉为人类精英的蒋筑英、施光南、路遥、陈景润等,他们都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但却都过早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们在惋惜

4、之余是否也该有所启迪?是否也该认真想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无体是无德智也”的道理?看轻体育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搞体育会影响学习,影响学生智育的发展。这其实不足信。清华大学通过本校的实践,总结出“8-18”的经验公式,即从学生每天8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抽出1小时参加体育锻炼,7小时的学习效果大大超过8小时的效率。这从理论上来解释,就是适当的体育运动,既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又能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过程,还能有效地促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胰岛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加强,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糖浓度迅速升高,为学生运动后的文化课学习提供能量。可见体育对智育,其作用在于促进,

5、而不是相反,至少从总体而言是如此。“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因为智育而看轻体育,绝非智者所为。另外,体育对德育一样具有促进作用。辩证法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坚信“德育之中有体育,体育之中亦有德育”。体育有它自身的道德规范,体育教材中充满了德育因素,此其一也;体育课具有活动空间大,扰动因素与突发事件多的特点。青少年活泼好动,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和意志品质,往往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地表露出来,这对我们了解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此其二也;体育活动作为一个社会互动的场所,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在竞赛中,不仅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更为频繁

6、,而且还会不时地给予参加者各种各样的思想品德方面的严峻考验,长跑到了“极点”时,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落荒”;对方犯规时是宽容大度,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埋怨所有这些,都是学生自我教育或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此其三也。有此三者,“体育之中有德育”应该很明确了。如果我们真正关心学生的德育,就决不能看轻学生的体育。抓住了体育,就抓住了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放弃了体育,就放弃了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是健康的保证。所以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在关注学生德智发展的同时,以同样的热情去关心学生的身体,去推动学生的体育。发展德育也好,发展智育也好,目的在于奉献社会。而奉献的多少大小不光取决于品德的好坏,智力的高下,亦与身体健康密切关联。“精英早逝”有其社会的原因,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我们不希望这种悲剧继续重演,我们希望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能在奉献社会的征途中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清华人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证明了清华人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三育并重,终是正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