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16462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邵文杰http:/ 2004-05-23 来源: 光明日报本报北京5月22日电正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7届亚太区域部长级会议认为,中国首创的杂交稻技术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生根结实,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增加一些国家农民的收入提供了一根“魔杖”。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杂交水稻生产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与 常规品种相比,杂交水稻的制种需要增加30%以上的劳力。杂交稻大幅增产带来的增收潜力也十分诱人。仅在中国,2003年两系法杂交稻累计推广8241万亩,共增产优质稻谷约81亿公斤,农民因此增收100亿元人民币。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历史最悠久

2、的国家,中国科学家在1974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作为世界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研发国和输出国,中国拥有一大批世界级的水稻育种专家,其中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1997年开始,中国启动了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育种项目,至今已经育成D优527、两优E32等16个杂交稻新组合,大田亩产均达到或超过800公斤的世界纪录,有的甚至接近1000公斤。而同期日本、韩国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了超级稻育种计划,但都没取得水稻单产的重大突破。 目前,中国杂交稻育种整体水平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技术和产品已开始向国外输出。如D优527和两优E32已通过有关国家的品种审定,其中前者已出口320万公斤。 联

3、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表明,杂交水稻的产量通常比最好的常规品种高15%到20%,即每公顷增产1吨。中国稻作面积尽管从1975年的3650万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050万公顷,但仍能满足10亿以上人口的需求,这得益于杂交水稻的发展,使中国水稻单产从每公顷3.5吨增加到6.2吨。中国目前正在发展新一代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争取实现亩产吨粮的目标。2003年,超级杂交稻在中国增至2700多万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我国杂交水稻走向了世界,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巨大我国杂交水稻走向了世界,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巨大。 杂交水稻自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研究成功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获得巨大效益后,轰动了世界。70年代末,它

4、开始在世界20多个国家推广,现在种植面积扩大到近亿亩,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与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放眼全球,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广布五大洲,但栽培面积的98%集中在亚、非、美国家。亚洲20多亿人口2/3的热量、非洲和美洲10亿多人口1/3的热量均由稻米提供,所以杂交水稻必然走向世界。从亚非美稻区来看,水稻产区还是集中在温暖、多雨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一带,其水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的90%以上。而且水稻主产国中国、印度、印尼、泰国、日本都集中在亚洲。所以,亚洲就成了杂交水稻重点发展的地区。目前,亚洲竞相开展杂交水稻试种研究、推广应用的国家有印度、越南、印尼、巴基斯坦、缅甸、泰国、孟加

5、拉、菲律宾、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韩国、马来西亚等国。 越南近水楼台先成功。越南是我国的近邻,我国杂交水稻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它直接从我国引杂交水稻高产组合,并试种成功,很快推广,增产也显著。杂交水稻已为保障越南粮食安全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越南政府于2002年5月特授予袁隆平院士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徽章,以表彰他对越南杂交水稻发展的卓越贡献。印度借鉴我国的成功经验,把杂交水稻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杂交水稻组合,到2001年,印度的杂交水稻面积已发展到20多万公顷,为缓解印度人口急剧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菲律宾是在我国直接帮助下研究和发展杂交水

6、稻的。菲律宾对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极为重视,该国以稻米为主食,但粮食未能自给自足。为了甩掉粮食进口国的帽子,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学习我国的经验,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本国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先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研究和开发协作网,在我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和坐落在该国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帮助下,大力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前几年种植了8000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较当地常规稻增产23t。于是,2002年扩大到10万公顷,并要求2004年要突破50万公顷,基本上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在发展杂交水稻的同时,菲律宾西饮农业公司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超级杂交稻研究,培育出了超级杂

7、交稻新组合SL8,2003年在该国示范种植2100公顷,每公顷产量9t左右,比当地常规稻单产提高了23倍。菲总统阿罗约很高兴地称赞和感谢袁隆平为解决菲律宾人民吃饭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袁院士却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中国人民对400年前华侨从菲律宾首次引进番薯良种缓解了当时中国粮食紧缺的一个回报! 缅甸是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起步较晚的国家。缅甸是世界上主要稻米出口国之一,但它发展杂交水稻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袁隆平院士以联合国首席顾问的身份,亲率一中国专家代表团在缅甸指导试种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后,缅甸的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才迅速开展起来。19971999年,缅甸推广的杂交稻每公顷增产1t以上,特别在两个试

8、点上,种植我国的超级杂交稻组合获得了8.56t/公顷的高产。19992000年早季,杂交水稻已在该国推广2000多公顷,近年发展势头加快。 泰国引种杂交水稻试验表现明显的增产早熟。2001年早季,泰国甘攀碧省引进我国的8个杂交水稻组合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我国的8个杂交水稻组合较当地最好的品种增产28.8%58.9%,而生育期平均要短8天;与当地生育期最长的品种比较,8个杂交稻组合中有4个增产显著,增幅16.6%26.5%,其余4个组合也略有增产,而当地对照品种生育期要长1219天。可见,杂交水稻在泰国大有发展前途。 此外,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业已开始引种我国杂交水稻并获得成功;孟加拉

9、、老挝等国也通过利用我国培育的不育系选育适宜本国种植的杂交水稻并获得成功,有的已开始组织示范生产。 更可喜的是杂交水稻走向非洲,表现高产惊人 1992年,在赞比亚国家级灌溉稻品种对比试验中,引入的中国杂交水稻组合汕优99,产量(7.96t/公顷)居各品种的首位,较当地良种增产22%;同年,在地区级的品种比较试中,7个杂交水稻组合较当地良种增产11%63%,其中杂交水稻组合威优77、威优46产量分别达到每公顷 13.1t和12.1t,较当地最优的卡富西5号分别增产32.6%和22.9%,充分展示了杂交水稻在非洲推广应用的前景。近几年,杂交水稻在几内亚的试种,效果也很好,其增产潜力使非洲人大为吃惊

10、。 现在已在非洲大陆广泛推广。 杂交水稻在南美洲一试身手,也显示出强大的增产优势 自2001年开始,世界水稻主产国巴西、乌拉圭与我国湖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杂交水稻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种植的产量远远高过当地良种,显示杂交水稻在南美洲发展前景广阔。 杂交水稻在北美洲一鸣惊人,美国随即和中国开展了合作研究开发 美国是世界水稻主产国之一,也是发展杂交水稻起步较早的国家。1980年3月,美国园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问中国,引进3个杂交水稻组合试种,结果较美国水稻良种产量高165.4%180.3%,美国人惊呼其为“东方魔稻”! 杂交水稻在欧洲试种成功。 早在上世纪

11、90年代,意大利就引进了我国选育的两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试种,并出现了11t/公顷的超高产。 总之,杂交水稻在世界的发展形势很好。其突出标志是亚、非、美国家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研究应用杂交水稻来解决第三世界的吃饭问题,这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目前在亚洲几乎全面投入实施,并已见成效;非洲和美洲也纷纷启动,初步有了经验。这一切都为世界人民战胜粮食危机和饥荒增添了信心,找到了新的希望。这一巨大成绩的取得,是与我国政府的支持及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技群体的努力奉献分不开的,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国际组织的积极推进分不开的,与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分不开的。袁隆平杂交水稻为粮食安全作

12、出多大贡献?来源:发布时间:2012-1-31 9:31:40摘要:刚刚揭晓的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上榜。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研究陆续取得成功,使我国稻谷亩产提高20%,经大面积推广后,为解决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刚刚揭晓的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上榜。从“三系(品种间杂交)法”到“两系(亚种间杂交)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900公斤,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科研团队,为中国乃至世

13、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自成立以来,团队的科研活动始终围绕杂交水稻育种,进行高产、优质、多抗三系、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并开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杂交水稻分子育种、转基因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找到一株雄花败育株,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为三系配套找到了突破口。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至此,三系配套难关全部攻克,一举奠定杂交稻从理论到现实的基础

14、。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杂交水稻震惊了全世界。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举世欢呼。“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于是“中心”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到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领导全国16个单位开展协作攻关。通过艰苦而漫长的实验,“两系法”最终迎刃而解。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

15、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1996年,我国启动了“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经过5年攻关,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4年,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2011年4月,超级杂交稻海南试种基地传来喜讯,亩产预计突破900公斤;2011年9月,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对杂交稻“Y两优2号”108亩高产攻关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为平均亩产926.6公斤,标志着我国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研究陆续取得成功,使我国稻谷亩产提高20%,经大面积推广后,为解决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中国杂交水稻已走出国门,正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作用。至今,已有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显著,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本报记者龙军唐湘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