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6256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学基础本科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和基本理论、护理程序、护士与病人的角色和关系、护理与法、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临终护理及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等。护理学基础所包括的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是所有护理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社区和社会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掌握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包括对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情变化观察、与病人交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内容,来满足病人生理上的需求,如清洁、休息、活动、饮食,排泄等,同时满足病人心理社会上的需求,如安全、爱、尊重等。、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刻苦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学活动及护理实践中与病人的交往,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合格护士的自身价值。教学活动采用讲授、演示、电教、自学、讨论、角色扮演、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提问、测验、操

3、作示教及考核、课堂讲评等进行教学评价。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操作技能训练和培养观察、分析、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考试成绩中理论成绩占30,技能成绩占50,平时作业和成绩占20。本课程在完成了基础医学课程后在第六、七学期开设,总课时190学时(含教学实习88 学时),自学16学时。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南丁格尔的事迹及对护理学的贡献;护理学的性质、任务、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内涵。熟悉护理学的发展过程。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护理专业发展情况。二、教学方式:讲授、观看录相。三、教学课时:理论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护理学的发展识记:南丁格

4、尔事迹和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理解:护理学的发展过程。应用:在了解护理发展过程后,对比我国现代护理与国外发达国家现代护理状况,找出我们的差距。(二)护理学的性质、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识记:护理学的性质和护理工作方式类型。理解:护理学的任务和护理学的范畴。应用:比较各种护理工作方式的差异。(三)护士的基本素质。识记:素质的概念和护士素质的含义。理解: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应用:明确如何培养自己具备护士的基本素质。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含义;整体护理的内涵。熟悉四个基本概念的关系。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二、教学方式:讲授。三、教学课时:

5、理论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人、环境、健康、护理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联系。识记:人、健康、环境、护理、整体护理的概念。理解:人的内涵,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和关系;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护理概念的演变;整体护理的意义;四个基本概念的联系。应用:通过对四个基本概念的掌握,确定正确的护理哲理,并以此指导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护理;同时提高自身对护理及护理专业的认识水平。第三章 护理理论与相关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论、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压力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Oren自理理论、Roy适应模式的基本内容。熟悉各种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了解Selye的压力与适

6、应理论。二、教学方式:讲授、病例分析、讨论。三、教学课时:理论6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即一般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压力理论识记:系统,开放系统,压力,适应,压力源。理解:系统的类型、基本属性,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一般规律,压力源的种类和压力反应的过程。应用:按系统论的观点阐述整体护理思想的内涵及护理程序的框架;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士识别服务对象未满足的需要和预测未表达的需要,应用压力理论识别住院病人的常见压力源。(二)护理学理论即Oren自理理论、Roy适应模式。识记:Oren、Roy对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理解:Oren自理理论的主要内

7、容,Roy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应用:举例说明Oren自理理论、Roy适应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 护士与病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护士角色和功能;病人的权利;护患关系的性质和模式;沟通的类型;常用的沟通技巧;护理礼仪中的站、走、坐、持物等姿势。熟悉病人的角色特征;护患关系的分期;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了解病人的义务;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沟通的层次。二、教学方式:讲授。三、教学课时:总8学时(理论4学时,实习4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角色理论概述识记:角色的定义。理解:角色的特征。(二)病人角

8、色识记:病人角色的概念。理解:病人角色的特征,病人的权利。应用:通过掌握的病人的权利,分析在护理工作中有哪些倾犯病人权利的事件。(三)护士角色理解:护士角色和功能的内容。(四)护患关系识记:护患关系、人际关系的概念。理解:护患关系的性质和基本模式。应用: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五)沟通理论识记:沟通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理解:沟通层次,沟通类型,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常用的沟通技巧。应用:在掌握沟通技巧的基础上,能够给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实习内容:护理礼仪中的坐、走、站等。实习要求:掌握站、走、坐等操作。第五章 护理程序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护理程序的步骤。熟悉

9、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的概念;书写护理计划的过程;评判性思维的定义和过程。了解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方法。二、教学方式:讲授、病例分析。三、教学课时:理论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概述识记:护理程序的概念。理解:护理程序的特性和意义。(二)护理程序各步骤识记:收集资料的目的、方法、资料的类型;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组成部分;护理计划的种类、护理目标的概念。理解:收集资料的步骤;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和合作性问题的区别、形成诊断的过程、书写的注意事项;制定计划的过程,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评价的步骤。应用:在掌握护理程序步骤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一病历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 (三)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和决策能力识记: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理解: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和运用原则;解决问题的方法;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应用:在护理专业课中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第六章 卫生服务体系(自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医院的概念;医院的任务。熟悉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组织功能。了解医院的种类;医院的组织结构;社区卫生服务原则、网络、工作内容,卫生服务策略。二、教学方式:自学三、教学课时:略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识记:医院的概念,医院的任务。 理解: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组织功能。第七章 医疗环境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医疗环境

11、的要求;影响病人安全的常见因素和防范;床单位的设备;按护理程序完成铺床法操作。熟悉环境与护理的关系;常用的力学原理、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了解人体力学运用不当对身体的伤害。二、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电教、练习。三、教学课时:总学时12(理论4学时,实习8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医疗环境识记: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医疗环境的要求,影响安全的因素,各种铺床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理解:环境与护理的关系,常用的力学原理、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利用力学原理,帮助病人识别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二)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识记:人体力学中杠杆原理、平衡和稳定的决定因素,各种铺床法

12、的目的。理解:人体力学原理的运用原则,各种铺床法的注意事项。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力学原理保护病人和自己。实习内容: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对卧床病人进行床单的更换。实习要求:按操作规程熟练进行以下操作:铺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及对卧床病人进行床单的更换,练习后进行操作考核。第八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级护理内容;正确实施各种搬运病人的操作方法。熟悉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内容;体温单眉栏和入院、出院时间的填写。了解入院的程序。二、教学方式:讲授、电教、练习。三、教学课时:总4学时(理论2学时,实习2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病人入院和

13、出院护理识记:分级护理的内容。理解: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内容应用:根据病例填写体温单。(二)运送病人法识记:运送法的目的理解:运送法的注意事项实习内容:运送病人的操作技术(轮椅搬运法、平车搬运法、担架搬运法)。实习要求:正确实施各种搬运病人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平车、轮椅运送病人。第九章 舒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舒适的相关因素;卧位的性质和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实施,疼痛病人的护理。熟悉不舒适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疼痛的原因、影响疼痛的因素。了解疼痛的概念、发生机理。二、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电教、练习、考核。三、教学课时:总学时(理论学时,实习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4、:(一)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识记:舒适的相关因素,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和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实施,保护具使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理解:不舒适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应用: 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安置合适的体位。 (二)疼痛病人的护理识记:疼痛的概念。理解:疼痛的原因、影响疼痛的因素。应用:按护理程序对疼痛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实习内容:安置各种卧位,保护具的使用(床挡、约束带、辅助器)。实习要求:正确安置各种卧位和使用各种保护具。第十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和方法;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和方法。熟悉各种消毒灭

15、菌方法的注意事项;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常用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隔离的概念、种类和措施;隔离技术。了解医院感染的管理;消毒灭菌法的原理;理想的化学消毒灭菌剂具备的条件;隔离病区的管理和原则。二、教学方式:讲授、示教、电教、练习。三、教学课时:总14学时(理论8学时,实习6学时)。四、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医院感染识记:医院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的概念。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因素和预防措施,职业感染的危险与防护。应用: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工作中培养保护病人和自身安全的意识。实习内容:洗手与手的消毒方法,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隔离技术操作(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取用避污纸)。实习要求:正确完成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的基本操作并进行考核。(二)清洁、消毒、灭菌识记: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原则,燃烧法、压力蒸汽灭菌法、紫外线灯管照射法的注意事项和压力蒸汽灭菌法、紫外线灯管照射法的监测。理解:各种消毒灭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