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158259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8)(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仙溪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7) XX县区大溪河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大溪河镇党委大溪河镇人民政府 (2013年9月5日) 大溪河镇位于XX县区东部,花园湖畔,距XX县区城27公里。东邻XX县区,南部与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相连,北连淮河黄金水道,南洛高速公路和省道307贯穿全镇,距京沪铁路仅4公里,地埋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现大溪河镇由原大溪河乡和江山乡合并。镇行政区划面积88.1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0.4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93户,总人口30697人。 一、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情况 我

2、镇农业基础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近年来,我镇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 1、农业产业 (1)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我镇是农业大镇,小麦水稻是我镇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全镇小麦播种面积64523亩,单产305公斤,总产1.95万吨。水稻播种面积64972亩,单产515公斤,总产3.33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5.28万吨,比2011年增产3.3%,粮食生产获得丰 收。2012年农民纯收入已达7911元,比2011年增长46.8%。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3、,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因地制宜制定我镇农业调整规划,抓好落实,加快步伐。一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农业,增加农业科技含量,重点落实2.5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暨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和6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茭白、芡实、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面积,2012年全镇茭白种植面积500亩,莲藕1000亩,芡实3100亩。三是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设,发展订单农业,我镇境内的XX县区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立项投资4000万元,2012年扩建年产10万吨大米生产线,年产值4亿元。 (3)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畜牧业着重发展养殖大户的规模养殖,全镇共有养猪大户4个,养禽大户7个,

4、大牲畜和家禽存栏量和2011年基本持平,全镇牛存栏量129头,羊存栏量319头,生猪存栏量2356头,禽现有存栏量76200只。 2、工业产业 大溪河镇工业发展基础较弱,但随着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镇内工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镇内有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力生公司、天瑞水泥厂、毛山金矿等发展势头良好工业企业。 3、第三产业 在 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餐饮业、商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镇辖区内有餐饮业16家,商业零售业100余家。第三产业正变成我镇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新推手 (二)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及财政收入情况 1、现状 近几年来我镇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镇生产总值由20

5、11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62亿元,年均增长达1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三产比重得到提高,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6%。12年实现财政税收245万元,同比增长42.44%,农民人均收入达7911元。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1582万元(2)财政总收入,完成245万元,同比增长42.44%。(3)粮食产量45641吨同比增长4.7%, (4)共引资项目3个,其中已投产1个,2个在建。招商引资完成达0.6亿元。 2、存在问题 我镇地区总产值中稳中有升,财政收入虽有上升但进度缓慢,主因是我镇三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

6、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延伸不足,三产传统服务业多而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3、下一步产业发展建议(1)在三大产业上,抓结构调整 建议成立由县级领导牵头、县有关部门参加的大溪河镇产业 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大溪河镇产业发展工作,合理优化调整我镇产业结构比例。重点扶持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科学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力争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速度增速达30%以上。 (2)加大招商力度,科学编制招商项目 以项目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打造我镇新农业亮点。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 1、现状 我镇共有劳动力资源19057人,其中外出务工80

7、00多人,返乡创业2000余人。我镇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 (1)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库的建档工作,摸清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对外出务工人员一一建立台账。 (2)落实了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对“4050”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在培训。 (3)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并发放小额创业贷款共计700多万元。 2、存在问题 由于政策、资金等相关配套项目的支持少,镇对于返乡创业人员的支持力度不够大。 3、建议 上级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持,以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 (四)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土地流转情况 1、现状 我镇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主要通过农户之间土地转包以及种植大户和农民专

8、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两种方式实现。 目前我镇土地流转2020亩,涉及流出户数150户,流入户数28户。流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转包,流转期限3年,二是租赁流转期限5年。 农户间转包较为普遍,表现在亲属和本村村民之间,没有书面合同,流转土地分散,规模小,期限短。 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委会,流转土地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流转期限达5年以上,按年支付租金给农户。 2、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土地流转规模低,水平低、特别是农户间流转期限短,欠规范。 3、建议 希望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力度。 (五)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2亿元,同比增长17%

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582万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2113元 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2年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85万元,同比下降35.8%,财政收入完成245万元,同 比增长42.44%, 3、2012年当年粮食产量完成45641吨,同比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911元,同比增长15.1% 二、集镇建设管理情况 (一)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目前,大溪河镇镇域面积2平方公里,已建成南苑、小侯、丰源三个移民小区,每个小区面积都在5000平方米以上,城镇常住人口6100人。 1、小城镇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已通过大溪河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月

10、份进行前期筹备工作,11月份动工。 2、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1)2011年完成了307省道大溪河段的慢车道、绿化带及下水道的改造,总长度在2.1公里,并重新架设了78盏路灯,共投入资金310万元。 (2)2012年完成了长大路及江山街道的下水道工程,总长度5700米,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3)2012年完成了307省道石塘段的慢车道、绿化带和下水道、路灯等改造,总长度1500米,共投入资金150万元。 (4)2012年建成垃圾中转站一座,占地面积7.9亩,投入资金156万元。 (5)2013年建成文化站综合楼和文化广场。综合楼建筑面 积358平方,广场面积2000平方以上。 (6)

11、2012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5户,拨付资金223.6万元。 3、完善进镇农民社区管理化 完善城乡低保体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纳入保障范围979户共1685人,季度发放低保总金额362040。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和大病救助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医疗支持。2013年一事一议奖补上报项目30个,合计筹集资金1793340元。 (二)存在问题 1、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严重制约着小城镇建设发展。 2、由于土地指标的瓶颈,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

12、设无法落实,严重制约着我镇小城镇的外延式发展。 3、小城镇管理力度不够,由于乡镇建管站缺乏执法主体资格,缺乏执法手段,“脏乱差”现象和违建现象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小城镇的规划编制。 2、进一步扩大创建队伍,加大管理力度,购置洒水车和垃圾清扫车,重点治理街道脏、乱、差。 3、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监督管理工作,XX县区执法部门密 切配合,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建设,严肃查处乱占乱用土地行为。 4、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能够落实相关政策,土地、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环境等相关部门能整合各项资金对口扶持,以扩大小城镇的建设投入,支持小城镇建设发展。 5、建议能够改革现有的

13、行政执法部门的体系,赋予乡镇行政执法资格,以便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三、社会矛盾化解情况 (一)基本工作情况 1、矛盾纠纷情况 2013年上半年,我镇共排查出矛盾纠纷50件,除前期存量外新出现44件,调解50件,调处率100。 2、工作开展情况 2013年上半年,我镇除每半月正常对全镇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进行排查外,对上级重大节点和重要活动期间,还开展特殊时期的专项排查和调处,在重要敏感时期没有发生一起赴省、进京上访。 (二)农村信访矛盾焦点 1、农村用地和农民建房问题 反映农村集体土地在征用过程中违规操作,违规出租、占用和转让农村集体土地,致使群众利益受损。反映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对危房改

14、造对象分配和改造发放存在不公平现象。 2、邻里宅基地纠纷问题 因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的邻里宅基地纠纷时有发生。 3、计划生育方面问题 因奖扶政策及计划生育手术而带来的矛盾隐患问题也较多。 4、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该类案件涉及农村土地、荒山、荒滩、鱼塘、草地等多种类型。由于他们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不妥善处理,就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上访、缠访、闹访、缠诉等事件。 5、村集体资产和财务问题 一是反映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问题,如土地、鱼塘承包,集体房屋出租、出售,不实行公开招标,搞暗箱操作,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二是村级财务不公开,村里财务混乱、账目不清,群众对村里财务状况不了解,认为干部都存在滥用职权,贪污公款嫌疑。 6、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主要集中在民事纠纷赔偿、刑事伤害案件赔偿等执行不到位,上访人往往因执行难对司法公正提出质疑,进而放弃法律渠道改为向党委、政府上访求决。另外调解纠纷难,由于双方自身因素、诉讼成本、相关政策法律及调节人能力的影响,调解成功率不高,纠纷当事人转向党委政府和信访部门反映,认为找领导来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