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14181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诗词五首_背景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背景知识-24诗词五首背景知识诗歌的发展脉络我们现在能看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歌谣是四、五千年前黄帝时代的弹歌,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翻译为:砍竹子,制弓箭。射出弹丸,追杀野兽。春秋时期,孔子整理出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它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由盛到衰整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情感率真、充沛,语言优美、生动,以四言为主。诗经六义:指内容上的风、雅、颂,手法上的赋、比、兴。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之前都是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他创造了体制宏大的“楚辞”。诗经和楚辞并称为“风骚”。到了汉代,政府建立了掌管音乐,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

2、机关乐府,后来乐府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样式。十五从军征就是一首乐府诗,后世文人模拟的这类作品也称乐府,成就最高的当推唐代白居易的新乐府。“乐府双璧”指的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唐朝初年新形成了一种诗体,因为要有别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所以那时称之为“近体诗”,近体诗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有四个特点:1句数固定(律诗8句,绝句4句);2押韵严格;3讲究平仄;4要求对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这时期最为有名的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代表杜甫。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璧”。词最初称为“曲子词”,“由乐以定词”,后来逐渐脱离了

3、音乐。从形式上看,诗句的长短是一律的,而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所以叫“长短句”。写词要依据词调,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有的词牌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有的词牌之后另注词题,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还有的在词牌下作一小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个时期根据词的风格有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金元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乐曲曲词元曲,分为散曲、剧曲两大类。我们接触的朝天子咏喇叭就属于散曲,另外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也是散曲中的名篇。散曲内容以抒情为主,因为是在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曲比词更通俗浅近。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关于

4、乐府和乐府诗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即已出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兼有采诗的职能。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就叫做“乐府诗”(或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两汉乐府诗大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语),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反映了两汉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思想感情。汉乐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素自然。乐府诗自汉经魏晋六朝至隋唐,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汉代乐府诗大都入乐,每个篇名各有传统的内容。魏晋以后,文人拟作,或依旧曲填新词,或用古题咏时事,有的入乐,有的不入乐。内容上突破原来传统,音韵、节奏上渐趋整齐,推动了五言诗、七言诗

5、的出现和发展。唐代文人进一步冲破古题、古调的藩篱,另立新意,抒写新事,形成一种“新题乐府”。到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人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讽喻朝政,针砭时弊。宋朝人郭茂倩将自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并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横吹曲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三类中。关于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中试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绍兴二十八年(1

6、158),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以“善词章、谙典故”,赐进士出身。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乾道元年(1165)改隆兴府通判。二年免归,卜居镜湖之三山。乾道五年差通判夔州。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傒办公事,改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历蜀州通判,摄知嘉州、荣州事。淳熙二年(1175),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延置幕僚,宾主唱酬,人争传颂。因人讥其颓放,自号放翁。淳熙五年东归。七年,奉祠归。十三年,起知严州,历除军器少监,迁礼部郎中。光宗即位,兼实录院检讨官,旋即罢归山阴,闲居十馀年。嘉泰二年,诏权同修国史、

7、实录院同修撰,预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寻兼秘书监。次年归。居于山阴。嘉定二年卒,年八十六。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为中兴之冠,人呼为小太白。有剑南诗稿八十七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书十八卷。词二卷,载于渭南文集。淳熙十六年(1189),自编词集成,作长短句序云:“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此后未尝绝笔,刘克庄后村诗话续编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选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关于辛弃疾1辛弃疾(公元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南宋爱国

8、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长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人钞存。2背景资料本词是作者知镇江府时所作。三国吴时始于镇江置京口镇,故镇江又称京口。北固亭(又称北固楼)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此亭建于东晋,后来废毁,宋时又在旧址重建

9、。作者晚年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自南宋与金国划淮水为界后,京口便成了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作者在这里的山巅上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大地(神州),却全然望而不见。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下的长江水一般。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关于秋瑾秋瑾(18751907),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市) 人。1896 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父母命嫁湘潭富绅家。1904 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 年为反对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回国。

10、次年1月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不久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起义。7月徐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清政府发觉皖、浙间的联系,派军队包围大通学堂,被捕不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工诗词,作品宣传民主革命、妇女解放,笔调雄健,感情奔放。今有秋瑾集。关于王磐1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著名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诗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课文所选朝天子咏喇叭即是其

11、中之一。蒋一揆在尧山堂外纪中说:“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2背景资料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是这首散曲的名字。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和唢呐,实则借物抒怀,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

12、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3关于散曲散曲是曲的一种。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部分。小令是单个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散套又称“套曲”“套数”,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联缀而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一般都有“尾声”,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睢景臣的高祖还乡。曲和词体式相近,都是按调填词,但词的定格一般不变(一种词牌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式),而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又多使用口语,风格明快泼辣。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