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140387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及教学策略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阅读理解则是阅该认知历程中最重要的成份,这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话动。笔者长期从事中学英语的教学研究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中学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能力普遍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并不十分重视阅读,有邺学生即使表现出一定的阅读兴趣,也因方沱不当而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大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阅读理解障碍。结果,不但影响了速度,而且忽略了整体的理解,缺乏宏观的阅读思维能力,不能把握文章的命脉。久而久之,学生没能提高阅读能力,反而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1 影响中学英语阅读因素 1 . 1 非语言因素 (1)焦虑心理。 众所周知,在我国,英语是作

2、为外语被学习的,学习者和目的语之间有一段相对较长的心理距离。俗话说,疏而生,生而畏,于是焦虑就产生了,或着说学习者至少会有一种负重感。心理研究证明,积极的情感或情绪提供推动力,消极情感提供抑制力。又由于心理的“定势”特性,这种“焦虑”或“负重感”会在相同或相似情况下(如遇见生词或难句等)被重新激活,学习者的认知行为会因为被抑制而显出思维迟滞、现象匮乏、逻辑混乱不清等现象。这样就压抑了信息接受能力,影响了阅读效果。 (2)母语定势心理。 我们的学生都是在掌握一定程度的母语即汉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长期的母语学习中形成的学习观念、思维形式等会影响英语学习,使学生以母语的特定方式学习外语。这种定势心

3、理形成后,学生学外语便带有一定的母语标志和情绪倾向,在阅读过程中表现为一些学生习惯将英语逐词逐句译成汉语,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多了“心译”这样一个中间环节,因而影响了阅读速度。由于汉英句子结构、词序等存在很大差异,依赖汉语来理解英语句子还容易造成理解错误。 1 . 2 阅读习惯 (1)阅读视幅小。 视幅指眼睛每停留一次能清晰地感知文字的广度。视幅对阅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看一眼(我们称其为定置fixation)能看清字数的多少;二是眼睛定置的次数与时间。好的读者不会以单词为注视点逐字阅读,而是以意群(thought group)为注视点。所谓“意群”,就是能够单独表达一项意义的一串字的

4、结合,即是辨认对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因素之衔接手段。 (2)译读。 译读是指在阅读中不断地把词汇、短语及句子进行翻译。好像对词语、句子没有对应的翻译,就会有不安全感,就觉得没有得到东西,所以总是将英语翻译成母语来完成理解过程。 (3)回读。 回读是再度倒回来重新阅读的现象,回读往往是由于精力不集中或是对已看过的内容感觉不放心所致。因为精力不集中,所以对看过的内容、句子等印象不深,与后面的内容脱节、衔接不上,于是回头再读。回读次数过多,不仅会影响阅读速度,而且还会阻碍英语思维的发展。 (4)声读。 声读是指在阅读时喃喃自语地把每个单词念出来,有时也可能是无声地动动嘴唇,称为唇读。另一种较难察觉的

5、阅读形式是心读,即在心里默吟着每个单词的发音,有时表现为,随着眼睛在一个句子上移动的同时,用手指着每一个单词从左往右移动声读或心读,很可能是早期英语学习中以发音阅读为中心的学习法养成的阅读习惯所致。这种习惯不仅有碍阅读速度,而且由于过分依赖语音而忽略语意影响到阅读理解的广度与深度。 1 . 3 思维习惯 人们的思维习惯也会影响英语阅读效率。汉语与英语在文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也不同。汉语中句式表达特点是次要的描述性信息在前,重要的信息在后,它是一种表意文字,没有词尾变化;而英文句式的表达特点则是重要信息置前,次要置后,且英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词形变化。 1 . 4 教学方

6、式 中学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例如:(1)深层问题被弱化。(2)缺乏灵活处理关键词汇的艺术。(3)忽略背景知识结合语言知识的阅读教学策略。(4)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重视语法,拼读、讲解单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5)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课堂听课习惯、课堂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6)阅读评价手段比较片面单一等。 2 解决中学英语阅读障碍

7、的策略 2 . 1 扩大词汇量, 并学会猜测词义和语义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和总结,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就容易记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熟记新课程标准中的词汇,还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一定情景一定上下文的情况下扩大词汇量,为有效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养学生猜测词义和语义。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过程,在获得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符号不断的猜测、舍取,然后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初次见到生词时,可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假设。 2 . 2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8、 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文化上,即在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诸多差异,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学习认识西方人的崇拜和信仰与中国人的不同之处和相同的地方,西方人的隆重节日。这些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消化吸收和储存,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读潜质和知识能力。 2 . 3 激发兴趣 兴趣是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

9、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所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 (1)灵活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导入是阅读教学的“ 序曲”, 恰当、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必要的准备,及时进入阅读状态。 (2)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 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预测文章的主要信息,推测其大意,从而自然导入阅读。 (3)利用标题导入。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 文眼”和灵魂,是文章内容的浓缩,也是文章信息的发散中心

10、,体现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如果忽略了文章的标题,就等于失去了与作者对话的第一机会。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分析标题人手,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这样,在阅读教学时,学生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实际表达的思想内容加以比较,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 (4)利用插图导入。 课文的插图形象直观,为学生提供了推测内容的线索,因此,教师可以从课文插图人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做一些“ 看图说话”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导学生的联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起到文字信息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2 . 4 引导方法 凡事都有方法的问题,有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阅读教学中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

11、的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语篇。 由于受传统阅读理论的影响,过去英语教师在阅读中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阅读中“见木不见林”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文章,达到阅读的目的,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细读、略读、跳读等阅读策略。 不能对任何阅读材料都用同一阅读策略,而应根据阅读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当然有时也可根据阅读的需要采用多种阅读策略相结合。如对于教材的课文可以先略读了解大意,然后细读掌握内容结构,甚至记住一些优美句子。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长句子。 有人说英语句子因长而难,这不无道理。在阅读实践中,学生

12、常会碰到一些复杂的长句子,一时无从下手而极大地影响阅读速度。这里就有个方法问题,即要善于借助语法分析在寻找句子的“核心”(主谓结构)的基础上理清从句。 (4)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指代关系。一篇文章不是由孤立的句子组成的,而是一个连贯的有机整体,所以,要真正理解一篇阅读材料,必须弄清楚材料中they,thei r ,her , i t ,i t s , thi s , that等指代什么。 (5)培养理解关键词和主题句的技能。 在阅读过程进行第一步时,教师让学生采用跳读或略读的方法快速浏览全文,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去抓句子的关键词和段落里的主题句,以便更快地了解课文大意。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巧,有意识地寻找他们所需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 结语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必须了解制约这一复杂认知过程的各种因素,尤其要认识到非语言因素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找出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问题根源并及时纠正,而且有助于教师发现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扩展更宽广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