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13924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鹭洲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庇祐(b) 自省(xn) 赍发(j) 或棹孤舟(zho) B尺牍(d) 编纂(zhun) 西畴(chu) 咬文嚼字(ju) C戗兽(qing) 休憩 (x) 仓廒(o) 不落言筌(qun) D蕴藉(j) 熟稔(rn) 鞭笞(ch) 模棱两可(l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谛听 毛骨悚然 绯红 乌烟瘴气B笔画 诚惶诚恐 骄健 门可罗

2、鹊C坍缩 犄角之势 暇思 好高骛远D措辞 以逸代劳 岑寂 委屈求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 在一个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 解决的严重问题。 在沙漠中,因空气的蒸发、泥土的 ,河流愈流愈小,终于干涸不见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 的形象。 A.偶尔 急需 浸入 钟爱 B.偶然 亟待 浸润 钟爱C.偶尔 亟待 浸入 喜爱 D.偶然 急需 浸润 喜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像别里科夫这样的沙皇专

3、制制度的维护者简直不名一文,应当统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B. 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使数万生命顷刻化为飞烟。从此,很多相濡以沫的老者将形影相吊,很多孩子再也没有了母亲。 D. 老眼光不行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养鲁西黄牛发了财,收入已经赶上中等水平,对这里得另眼相看了。 高#考#资#源#网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昨晚,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的人员。B. 经过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劝说,使她打消了想辍学的念头。C. 李明明刚

4、躺下不久,就想起来了。D.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凝练成“仁”。他用“仁者,爱人”把蕴含在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揭示出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其中孝悌是根本。几千年来,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呢?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符合人们的真情实感。仁爱思想主张以孝为出发点,抓住了父子之情这个人心中最深层、最真挚的情感。孔子

5、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仁爱思想主张推己及人,把亲亲之情延伸扩展到“泛爱众”,这就激活了人心中最闪光、最宝贵的良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的仁爱精神,就是从对父母的“孝”开始,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以至于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同时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仁爱

6、思想主张能近取譬,从自身做起,去实践“仁”的精神,既强调了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又可以通过教化而得到推行。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都是强调实践仁爱思想要靠个人的自觉,要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起。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爱思想的途径和方法。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个高标准,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终身行之”的,因此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思想主张以“礼”作为“仁”的规范,实现人际之间的和谐,使“仁”的推行有了社会认同的准则,既符合社

7、会治理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一方面,孔子强调“仁”是“礼”的根本,“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之用,和为贵”;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来加以约束。“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在学礼、明礼的基础上克制自己非礼的欲望,自觉地遵守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大家都这样做,天下才能归仁。(贾陆英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有删改)6下列对于“仁”的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仁”揭示了人性中最光明、最珍贵的精神,后人将孔子的主张凝练成“仁者,爱人”。B实践“仁

8、”要靠个人自觉地一步一步从具体事例做起,从自己眼下看得见的事例做起。C“仁”的情感应始终贯穿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是人与人感情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D孔子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仁、孝、悌、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的仁爱思想已经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的精神。B儒家的仁爱精神,要求延伸到对兄弟的“悌”,对朋友的“信”,对天下民众广泛的“爱”。 而这一切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C孔子的仁爱思想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根本原因在于它符合人们的真情实感,具有深厚的人性根基。D孔子提出的“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9、而达人”,这是实践仁爱思想的途径和方法。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B“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仁”这种品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就能做到。C“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就会像“礼”那样没有用了。D“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达到人世间的和谐。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

10、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

11、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

12、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注乃者:往日,上次。顜(jing):明确。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之,欲有所言 间:离间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幸:希望C惠帝让参曰 让:责备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犹“罹”,遭受。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至何且死 而彼且奚适也 高#考#资#源#网B即召除为丞相史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C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D以与淮阴侯俱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吏舍日饮歌呼 择郡国

13、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亦歌呼与相应和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起初地位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隔阂。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少了自己参政,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第II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4分) (2)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3分) (3)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3分)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