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138024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识“碾子、簸箕、笤帚”等词语。2、通过“找找、读读、说说、写写”等学习策略,重点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3、朗读课文,体会毛主席关心、热爱群众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趣入课。1、初识毛主席:一起来看一段影片, 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板书“毛主席”。让我们一起亲切地来呼唤“毛主席”。今天,我们将走近伟人毛主席,去感受伟大领袖的另一种风范。接着板书“在花山”)2、一起读好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花山在哪里?毛主席为什么在花山?毛主席在花山干

2、了什么事呢?师板书。归类:你是想了解这个地方,你是想了解课文的内容,你是想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3、幻灯出示:花山,地处河北省阜平县,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为村前村后都长满了花,所以村名由此而来。 1948年5月18日凌晨,毛主席的住地城南庄遭敌机轰炸。于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在极端绝密的情况下,毛主席转移到了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隐在大山里的巴掌大的美丽小山村。4、主席在花山的故事编入了小学课本,至今还被人们传颂。那么人们传颂的是毛主席的什么呢? 二、尝试初读,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先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147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我的要求是:1、读准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读通课文。2、读后,静静

3、思考: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分别在课文的哪里?等会我们来检查、交流。三、点拨导读,解决字词,侧重领会。(一)出示生字词。1、“碾子”。正音,出示图片了解。你们知道,过去碾米要用什么吗?“碾子”,是一种农具。正音,出示图片了解。随机学习另外的农具:簸箕,竹子编起来的畚斗。笤帚,比现 在的扫帚短小些。2、课文中还有几个带拼音的字比较难读,也会念了吗?“沏茶”“舀水” “旮旯”在这儿就是偏僻的花山。齐读这些词语。3、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板书)(2至9自然段,写请乡亲们来碾米;10至12自然段,写请乡亲们喝茶;13自然段,写帮乡亲们碾米。)用简略的语言概括。师:你能发现课文在记

4、叙主席的这三件事中,主要是通过描写了主席的什么来写的吗?(语言)。(二)默读课文,用笔找出描写主席说的话,做个记号。再读一读这些语句,想一想当时毛主席的话里说了什么。主席的那么多话语,有些意思相信大家一读就明白了。那么哪些话,是比较难理解,最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呢?(三)重点讨论:第11自然段中毛主席的说的话。1、主席说的这段话最长了,想一想:主席的话里,主要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生自由读。2、交流:讲了三方面。老师用很简略的小标题的形式做批注:“靠百姓”。谁也能像老师一样用简略的小标题形式来说说。“为百姓”,“不搞特殊”三层内容。3、师:那么主席说这些话时,是怎么说的,又为什么这样说呢?细细地再读

5、课文。指导读好主席的话:学习“靠百姓”这一层:想一想,主席是怎样对警卫员说的?你从这三句问句中读懂了什么?(那么严肃,生读。那么一本正经,甚至带着批评的口吻,生读。)主席又为什么会那么严肃,甚至是带着批评的语气呢?(主席一直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现在,警卫员却让群众去别处碾米,毛主席看不过去)是啊,当这位年轻的警卫员又不肯把茶水送给群众喝时,主席不禁严肃地他说,师范读。师:主席对警卫员说着这些话时,内心不禁思潮澎湃,他的心中展开的是这样的话语:当战士们走过茫茫草地,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村子,我们的乡亲们是;当北风呼啸的寒夜,战士们因缺少棉被而瑟瑟发抖冻时,我们的乡亲们是。生想象说话。当主席想到群众对

6、战士们的种种的好的时候,他严肃地对警卫员说:生接读。想到我们的百姓是这样无怨无悔地支持解放军战士,主席不免激动起来,他有点带着批评的语气对警卫员说:生接读。师:学习了主席说的第一层话,想想主席说的话的第二、三层是不是还那么严肃?自由读。2、学习“为百姓”这一层:第二层的这几句还是那么严肃吗?(有变化,不是那么严肃;有点劝告的语气,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道理你是明白的。)谁能读。读出:劝告的语气。学习“不搞特殊”这一层:最后呢?主席怎样的说道,语重心长地读这一层。3、这两层,既有严肃的语气,又有劝告的语气,谁能连起来读读。当主席看到年轻道德警卫员非常不懂事的时候,主席心情非常激动,他严肃地说,生读

7、。看到面前的警卫员有点面露惭愧,主席的话不禁缓和下来。说,生接读。想到年轻的警卫员心里想的都毕竟都是自己,于是,主席不禁语重心长地说,生接读。师:刚才我们通过想想这三个问题,走近了主席的内心,充分感受主席语言中包涵的情感。我们读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可以想想这三个问题。把它读细,把它读好!课文中还写了主席对老百姓说的话,请你一试着想想这三个问题,读读主席对老百姓说的话。指名简单回答:13小节。很亲切,当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四)比较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和对老百姓说的话,有什么不同?1、对百姓说话,很亲切;说明主席不光要求警卫员跟百姓说话要讲礼貌,态度诚恳,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2、用这样的方法,试着自己去读读主席说的其它的话,选择自己印象深的一段话去读读、想想。3、同桌检查读。师:毛主席在花山村只住了短短的九天,可村民们已经对主席充满了依恋,那么人们传颂的是主席的什么呢?学完课文,你知道了吗?(关心群众、热爱群众)4、一起来看看主席和人民在一起的画面。四、学法迁移,由读到写。拿出作业本。要求:选择一幅画面,先思考,主席对谁说?会说什么?怎样地说?再仔细观察主席的动作、神态,重点想象他可能会说些什么。仿照课文中的描写主席语言的句段,写一写。写完后,轻声读一读。1、 请生评。2、 自评。 板书:毛主席在花山 三件事 平易近人 语言 关心群众热爱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