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11634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45题,每题2分,共90分)1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中提取DNA。使之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实DNA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B该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该实验证实了DNA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该实验是格里菲思实验的主要环节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 )A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3所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和RN

2、AD是DNA或RNA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株)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株)细菌使小鼠得肺炎而死亡。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用S株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株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B用S株DNA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C加热杀死S株并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用DNA酶处理S株DNA后与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

3、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6T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最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子代T2的组装并释放、侵染 B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子代T2的蛋白质C亲代T2的DNA注入活的细菌中 DT2DNA在细菌内的多次复制7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核糖体C噬菌体基质D细菌的核区8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细菌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A32P B3SS C32P和35S D二者皆无9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A甲细菌 B乙细菌 C甲或乙细菌 D甲和乙细菌10在下

4、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 )A人和蛔虫 B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 C细菌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D乳酸菌和人蛔虫11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12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13女性子宫癌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复

5、制速度约为4mmin,但复制过程的完成仅需4min左右,这主要是因为( )A边解旋边复制 B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C有许多复制起点 D每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14植物基因工程往往需要接受外来DNA的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植株。细胞每次分裂的DNA都复制一次,每次复制都是( )A母链和母链,子链和子链,各组成一条子代DNA B每条子链和它的母链组成子代DNAC每条子链随机地和两条母链之一组成子代DNA D母链降解,重新形成两个子代DNA15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和DNA母链相同,但T为U所代替 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16下列哪项对

6、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A的数目大于T,则另条链A的数目小于T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条链相应碱基比为1234D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条链的ATGC=2l4317用15N标记细菌中的DNA,然后又将普遍的14N来供给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来合成DNA,假设细菌在含14N的营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产生了4个新个体,它们DNA中的含14N链与15N链的比例是( )A31 B21C11 D7118在个标准的双链DNA分子中,含在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 )A15 B30 C35 D70

7、19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60个 B80个 C120个D180个20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a B1/a C1 D1-1/a21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26 B24 C14 D1122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DNA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

8、A占( )A B C D23具有A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 B CD24基因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80相同。则人与小鼠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A20 B80 C100 D无法确定25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只有胰岛素基因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26下列物质中,必须从核膜孔进入核内的是( )A氨基酸 BRNA酶 C呼吸作用酶系 D葡萄糖27理论上每一个表皮细胞与神经

9、细胞内所含DNA的质与量是一样的,为何所含蛋白质的质与量不一样( )A不同细胞的基因经过不同的重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B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C不同细胞被转录的基因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D不同细胞的基因复制速度不同,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28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主要是作物根部的分生区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田间一次施化肥过多,会导致作物枯萎发黄;过多施用化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固氮微生物固氮基因遗传信息的具体表达途径可表示为:固氮基因RNA固氮酶。A B C D29要研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最好选

10、择下列哪一项为实验材料( )A成熟的红细胞B成熟的白细胞C卵细胞 D受精卵30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 )A4、4、5 B5、4、4 C4、5、4 D5、4、531科学家将含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不涉及(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3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

11、 D以上叙述均对33某双链DNA分子共含有46的碱基是胞嘧啶和鸟嘌呤,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和22,那么由它转录的RNA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2、28 B23、27 C26、24 D54、634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35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A B C)D36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

12、毛和细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37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 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8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将果绳培养在25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 )A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重组C环境因素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9现捕捉一只罕见的白毛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地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更多的白毛猕猴,按照遗传规律的最佳繁育方案是( )A白毛雄猴与多只杂合棕毛雌猴交配B白毛雄猴与多只纯合棕毛雌猴交配C白毛雄猴与棕毛雌猴交配,F1近亲交配 DF1代棕毛雌猴与白毛雄猴回交40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可能性为a,正常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