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复习指导(四).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11493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复习指导(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复习指导(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复习指导(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复习指导(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复习指导(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复习指导(四)复习要求: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复习提示: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阅读一篇文章,除理解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领悟是怎样表达的,这样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复习中可着重引导学生在结构等方面去领会顺序及表达的方法。 、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好的文章,表达顺序的安排,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常见的表达顺序有:从记叙文叙述角度看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分叙。顺序是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也就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叙述。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草船借箭、将相和等,这种叙述方法容易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

2、络分明,利于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如月光曲、灯光等。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突出重点,造成强烈的印象。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一段有关的事情。例如凡卡一课,在叙述凡卡写信的过程中,插入了凡卡对爷爷的回忆,对农村美丽夜景的回忆和与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回忆。补叙,是对叙述的任务、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如小英雄雨来一课,鬼子走后,人们找雨来的尸首,没有找到,发现雨来没有死。之后对雨来没有死的原因做了补充说明。这一补叙,突出说明了雨来是机智勇敢的孩子。 、了解几种开头与结尾。好的文章,

3、开头应该是开门见山,使读者立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是点明题目或中心,使读者印象深刻,了解中心;或者是写出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引起读者的兴趣。写文章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好的结尾,这样的结构才完整,才能增强文章的感受力。好的文章结尾,要么总结全文,要么点明题目,要么点明中心,要么照应开头,要么写与中心密切相关的事物或议论,吸引读者的兴趣。从结构上分析文章的表达方法,不仅要看开头是否新颖、巧妙、有趣,还要看结尾是否有艺术性。 、分析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文章的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表示连接的方式。文章常用过渡句式过渡段来过渡。过渡好,文章各层次之间就衔接自然而紧密。例如伟大的友谊

4、中有过渡段,这种段既是对前段的总结,又是对下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照应就是前面写的事,后面有交代;后面写到的,前面有伏笔。文章前后照应,使结构更加严谨,构思更加严密。桂林山水、灯光都是首尾照应。在复习中要利用六年级学过的课文,回忆整理以上表述方法,并通过复习阅读训练真正掌握,同时注重读写结合,在读中学组织材料,即谋篇布局,在写中运用读中学到的表现方法。复习训练:无名花故乡是个山青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

5、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他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们:他的花美化环境,他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他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他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纺织锦绣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为什么喜欢无名花? 、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