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中的“花”意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11041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歌中的“花”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诗歌中的“花”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歌中的“花”意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杜甫诗歌中的“花”意象作者:吴映协来源: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2018年第05期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中,有一部分是提及了“花”这一意象,如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花有了沉重的叹息;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花”在 伤心客的眼前显得格格不入,倍增浓愁;如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压枝低”,“花”将浓郁的春味收入囊中,清丽活泼。杜甫笔端的“花”具有韵味与情致,丰富了 诗歌本身的内涵与意蕴,传达着诗人独有的情感和思想。一、运用意象“花”传递喜怒哀乐意象的组合,需要以客观存在的物象为基础,所谓物象,也就是事物本身的样子。因此物 象

2、是绝对客观的,并不会因人的情感而产生变化,但是在诗歌创作中,意象并没有这样的客观 性,经过诗人有意的处理,便带有了主观色彩。因此意象实际上就是融人诗人主观情感的物 象,也可以说诗人是借助某种物象来表达自身的主观情感。“花”本身带给人美丽而浪漫的遐 想,唤醒人对美的直观感受。当它被浸润到诗人悠悠不尽的情绪中时,也就似在诉说一份情思 了。杜甫的人生经历了大唐由盛而衰的过程。安史之乱前,杜甫经历了人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他从读书到壮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由于受到安史之乱的冲击,他人生有一部分 是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之中,而这段时间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成就了他“现实主义诗人”的 美名。战乱带给

3、杜甫的影响是重大的,它让诗人长时间承受着贫病的压迫和内心的煎熬。杜甫 诗中的“花”便与诗人变化着的生活状态与情感波动联系在了一起。例如春夜喜雨中的“晓 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时杜甫弃官西去,居住于成都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对美好的事 物有了细腻的体会,在他的想象中,一场春雨后,晨起观城,定会看到万紫千红的场景,花在 雨的滋润下焕发着勃勃生气,装点了整座城,让春意变得沉甸甸,而人的喜悦也在对花的想象 中飞扬出来。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春花飘零,是自然 之规律,然而此时的国家也如这落花一般,世境离乱,国运衰微,在此与曾红极一时又流落飘 零的老朋友相逢,那份含蓄难言的无奈与感伤就在落花中传递出来。二、运用意象“花”烘托詩中气氛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可以有效地烘托贴切的气氛,使读者更容易走进情境中去。例如杜 甫笔下的“感时花溅泪”,当时是春光明媚的季节,长安城里原本是春意盎然的景象,但是诗人 却是被困在长安城中,原本繁华的长安被叛军劫掠一空,花似乎也在忧国忧民,伤心落泪。诗 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花”,但突出的并不是花的娇美,而用似也带泪的花烘托了哀伤、凄苦的 气氛,从侧面反映了国家的动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悲痛。客至这首诗中“花径不曾 缘客扫”,“花径”指的是在浣花溪畔诗人的草堂前,开着零乱野花的小径。路径从未因迎客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