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1037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XX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汇报 2011年,根据国家和省的总体部署,我市全面启动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以来,我市坚持“统筹安排,大胆尝试,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把旅游综合改革作为推进旅游立市战略、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扎实推进,做到边改革、边探索、边实践、边突破、边创新。目前,试点工作开局良好,初显成效。 一、建立北戴河XX县区,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求突破为拓展城市建设和发展空间,转移XX县区暑期客流过

2、大的压力,更好地完成暑期服务的政治任务和旅游接待任务,同时也为提升旅游品质,将秦皇岛最美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海岸线开发好、建设好,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市提出了开发建设北戴河XX县区的战略构想。北戴河XX县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新的区域、全新的定位,既不隶属于北戴河,又不辖北戴河;既借力打北戴河品牌,又与XX县区错位发展,是河北在沿渤海发展布局中担负调整结构重任的一个新型旅游特区,是秦皇岛未来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和重要增长极,将有利于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形成有别于环渤海地区偏重二产结构的高端特色服务业集群;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科学发展新模式,保护重要沿海地带的生态环境,

3、坚决杜绝低水平开发,把最美的海 岸用于发展最生态的产业。XX县区围绕旅游产业,重新架构了新型地方政府,实现了体制认可、重构和创新,颠覆了传统对行政区域的设臵和安排,对旅游资源特别富集、以旅游业为核心主导产业的地方具有借鉴意义。 1.整合资源,确保优质资源优质开发。科学开发我市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优质岸线资源,将原隶属于XX县区的3个镇(大蒲河镇、刘台庄镇、茹荷镇)、2个乡(团林乡、葛条港乡),原隶属于XX县区的2个镇(牛头崖镇、留守营镇),以及团林、渤海两个林场,南戴河、黄金海岸两个旅游度假区,昌黎工业园区和黄金海岸自然生态保护区进行整合合并,构成北戴河XX县区版图,总面积达425.8平方

4、公里,海岸线长82公里,占XX市海岸线总长度(162公里)的51%,力求通过资源集中整合开发,达到高效合理利用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最终目标。 2.创新机制,建立一体化管理新模式。XX县区在机构设臵上,设臵了副厅级的管委行政序列,对辖区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组建了“一办七局”内设机构,成立发展公司等五个事业单位,组建了“8+1”派驻机构,推行扁平化“一层楼”管理模式,有效掌控和配臵全区域资源,初步建立起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和目的地整体管理新模式,形成了“高效率、快节奏”的运行新机制。在职能配臵上,赋予了北戴河XX县区管理委员会市一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权限,将项目立项、招商引资、文化、教育、

5、财政、企业审批注册、财政等权利授权到管委会,使XX县区能够有充分的职权实行目的地管理模式,保证XX县区内各产业发展的高质量、高水平。 同时为了有效整合部门执法职能,结合XX县区管理模式,成立了XX县区综合执法局,在XX县区部门内部建立联动机制,实行全覆盖一体式执法。 3.规划先行,保障高起点开发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穷建设、富规划,先地下、后地上”的理念,本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明确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结合秦皇岛城市总体规划和北戴河XX县区发展战略定位,XX县区完成了总规编制、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环评等规划,委托美国sasaki公司制

6、定了旅游休闲目的地设计规划,XX县区规划体系已初步建立。此外,正在制定新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七项规划。 4.明确定位,打造高端休闲度假区。作为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XX县区坚持人文生态立区,新型高端业态兴区,以低碳生态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建设国际高端旅游休闲目的地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业态选择上,围绕绿色低碳,坚持以发展高端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生态观光农业、医疗康体等新型旅游业态,严格控制纯工业产业项目的引进,避免简单、低位雷同和低层次重复建设。 5.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昌黄、抚南连接

7、线,目前已竣工通车;XX县区生态休闲浴场道路,主干路、沿海公路分阶段改造也已完成,城际铁路、旅游码头正在谋划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已完成概念性规划。一批重量级企业集团已经落户XX县区,总 投资522亿元的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包括北戴河XX县区国际旅游度假中心、生态颐养度假城、圣蓝皇家海洋公园、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和葡萄岛旅游综合项目。 二、提升XX县区整体环境,在打造城市旅游示范区上求突破 北戴河是中国旅游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的“夏都”,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品老化、吸引力弱化、产品层次不高、淡旺季明显等问题日益显现。

8、作为老牌旅游区,如何通过对传统旅游的改造提升,实现旅游业从观光向度假休闲转变,从低端向高端转变,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不但对XX市旅游业,乃至对省内、国内旅游城市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我市将北戴河旅游提升作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带动全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1.以文化升华品质。一是恢复西洋化历史风貌。采取政府、单位、个人共同投资的办法,投资6.85亿元,按照“一街一景、一街一品”的思路,实施了保二路、鸽赤路等8条道路及火车站片区的建筑欧式街景改造工程,再现了北戴河“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风采。二是深挖北戴河度假历史。对百年名人别墅进行有效保护和修缮,出台了XX县区近代建筑保护规定,对150多幢

9、别墅进行登记建档,在保持老别墅外貌及特色的前提下,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市政设施,使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建筑界面上相协调,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三是开发专项旅游线路。依托老别墅、 各类博物馆、文化人、街头小品、雕塑等,新开辟了名人别墅游和沿海观光等旅游专线,成为沿海一线观光游览的旅游亮点。 2.以绿化增强活力。按照“园林化”、“景区化”的要求,实施了道路绿化、景区绿化、庭院绿化、游园绿化、社区绿化、农村绿化和垂直绿化,利用一切空间建绿、造绿、添绿、插绿。今年以来,累计栽植乔木19万株、花灌木500万株、花卉近400万株、垂直绿化苗木12万株,实现了“处处见绿、处处有景、处处花香”的绿化效

10、果和“林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自然生态景观,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树荫环抱、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的绿色空间。目前,XX县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48%,绿化覆盖率达到59.68%。 3.以亮化增加魅力。为改善XX县区以往夜间亮化不够、生活单调的状况,按照“以点连线、以线织面”的思路,对所有建筑、景点、道路、节点进行整体亮化,全部按照景区标准设计,突出景观艺术化、照明功能化、低炭节能化理念,广泛采用led冷光源、风能、太阳能等低能耗设备,构建了以公园、景区、广场为中心,以主干道为主线,向周边区域辐射延伸的“全景区大亮化”格局,通过在不同道路和区域,实施景观亮化、楼体亮化、路灯照明提升、

11、牌匾改造亮化四大工程,滨海大道成为“紫罗兰大道”、海北路成“翡翠大道”、东经路成“星光大道”,形成了浪漫迷人、流光溢彩、璀璨繁华的夜景效果,引旺了夜间旅游人气。 4.以休闲化营造氛围。为全面提升北戴河整体形象,强化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支撑,今年重点谋划了“16+3”暑期重 点工程。19个旅游项目既包含硬件设施改造提升,也包括软件环境的综合整治,如北戴河森林湿地公园扩建、北戴河湿地木屋和迎宾馆、海上音乐厅、浅水湾浴场改造、海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总投资130亿元,今年暑期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在改造完善旅游环境设施的同时,大力开发面向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多元化旅游项目,努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打造了

12、保二路欧洲风情西点、餐饮、酒吧一条街,增加了茶室、演艺场所、街头乐队、啤酒广场、海滨自行车双人骑等项目,丰富了北戴河的休闲元素。北戴河每年接待俄罗斯游客达5万人,针对俄罗斯游客的消费特点和需求,完成了俄罗斯游客中心项目,建设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风情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场所,增强了北戴河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5.以生态化提升质量。积极谋划生态示范区建设框架,编制出“生态示范区规划”,前瞻性地提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具体目标。从严整治陆域污染源,严格控制海水养殖、渔船捕捞,保护海洋生态和浴场水质,为游客提供一流的海浴环境。坚决控制烟尘、煤尘、饮食业油烟的污染,取缔燃煤锅炉10台,提升大

13、气环境质量。重点监控建筑施工工地噪声,保证北戴河清幽的环境。全年空气质量均保持在二级以上,海水水质全年保持在(国家标准)一类水质。 三、实施全市域、全要素的目的地管理,在旅游发展模式上求突破 1.建立全要素的旅游管理体系。一是将整个城市按照5a级景区打造。由狭义的“小旅游”向全方位发展旅游、全产 业融合旅游的“大旅游”理念转变,由传统的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结合型转变,改变传统观光旅游模式,建立现代旅游发展体系。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全市域,编制了全域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市7812平方公里用地及空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部署,确立了生态功能化、组团协同化、建设集约化、交通一体化、风貌特色

14、化、配套标准化、产业生态化和旅游全景化“八化”发展战略,实现规划建设一张图管理。二是加大产业融合力度。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科技等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的新空间。加强旅游与农业融合,广泛开展“十村示范、百村创建”活动,市政府出台了加快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意见,从土地、税费、金融等方面对乡村休闲旅游予以具体扶持,打造乡村旅游亮点,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形成了东部以农(渔)家体验、西部以葡萄采摘酿酒、南部以高科技农业观光、北部以山水览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产品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全国、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9家,接待户2000余户,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

15、入近20亿元;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着手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加快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了海誓南戴河、海上升明月、天下山海关3台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演出,增加了旅游吸引力;加强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大力发展葡萄酒特色产业,重点谋划了7个旅游产业聚集区,其中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和圆明山旅游产业聚集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三是培育休闲新业态。大力推进重点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休闲旅游功能,重点对温泉 冰雪、会展节庆、邮轮游艇、康体保健、体育健身、海上运动、文化娱乐、森林生态、露营房车等休闲产品新业态加大招商力度,开发弥补淡季的旅游项目,延长旺季、缩短淡季,努力打造四季休闲度假目的地。投资38.9

16、6亿元的南戴河森林体育俱乐部项目、投资1.3亿元的林海逸舍(卡夫卡)房车俱乐部项目、投资13亿元的黄金海岸体育休闲滑沙公园等陆续投入使用。四是以标准化统领覆盖城市休闲旅游元素。广泛开展涉旅行业的推、对标工作,将标准化作为提升城市旅游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其一:大力推行国家休闲城市标准,全面整合各类城市资源,打造特色休闲旅游项目,提升城市休闲旅游功能。秦皇岛成为首批三家全国休闲标准化验证城市之一。其二:在行业内深入开展对标、推标活动,大力推广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经验,带动全行业素质提升。结合实际,制定了秦皇岛特色的地方标准,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海水浴场救生服务规范、家庭旅馆接待服务标准、饭店婚庆婚宴服务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