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10760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1+X主题阅读教学设计三河市第二小学 兰玉梅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学习目标:1.运用提取、整合信息的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2.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思考正确为人处世,学习与人相处,能正确看待长处和短处。3.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拓展阅读,了解寓言寓意。教学重点:运用提取、整合信息的策略体会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的故事寓意。教

2、学难点:,运用抓课文主要内容拓展阅读,了解寓言寓意以及语言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解题1.板书:陶罐和铁罐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你们对这两个罐子吗有什么印象?2.生回答。二、分析人物,体会寓意1.师: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骄傲的铁罐一直奚落谦虚的陶罐,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和阅读小助手给我们带来的温馨提示一起走进这则寓言故事吧!2. 出示阅读提示:小组合作,认真默读29自然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完成任务单。(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单。(2)全班分享交流。3.根据交流结果评价完善任务单。 4. 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

3、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是呀,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总结: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陶罐和铁罐任务单人物语言特点(用词语概括)结局(用词语概括)寓意第()自然段第()自然段三、运用学法,拓展阅读1.师:陶罐和铁罐是运用对话的形式,拟人化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两个罐

4、子的不同特点以及看待问题的不同态度,结局也就不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几则类似的寓言故事,(引出鹿角和鹿腿大老虎和小老鼠毛驴和白马骆驼和羊。2.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出示阅读提示:(1)边读边圈画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2)总结人物特点,完成任务单,并制作海报纸。(3)各小组选好汇报展示的人选。3.全班交流展示四、链接前文,对比不同。1.通学们,刚刚我们读的五则寓言故事都以对话的形式出现,运用拟人的手法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进行描写,写出了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2.了解池子与河流像这样的能够体现人物特点揭示道理的寓言故事还有诗歌的形式呢,快速浏览一下,看一看和前五则寓言有何不同之处?(生速读、回答)对,这是诗歌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寓言故事我们把它叫做寓言诗。下面大家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五、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