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104773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晏县金滩乡养鸡场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一)项目名称海晏县金滩乡养鸡场康恒蛋鸡生态养殖基地扩建项目(二)建设性质扩建。(三)项目单位: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地点:海晏县金滩乡政府磨林(四)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蛋鸡饲养规模达到1.5万只,年生产鲜蛋25万公斤,淘汰鸡10000只,生产有机肥料1200立方米;带动贫困户养鸡20户,户均养鸡500只,在此基础上,向周边金滩乡贫困户提供脱温蛋鸡苗10000只,通过带动、示范效应,使该乡养鸡户达到50户,蛋鸡、肉鸡达到50000只,鸡蛋产量达到60万公斤。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10.6万元,其中财政75万元;农牧55万元;扶贫65万元;自筹

2、资金115.6科技: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立项背景青海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青海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海晏县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蛋鸡生产基地建设。(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发展规模养鸡业有利于加快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我县养鸡业仍处于落后的经营状态,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通过项目建设,发展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2、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蛋鸡生态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县养鸡业向规模

3、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海晏县畜牧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3、发展规模养殖符合合作社自身综合发展的需要。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12日,位于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现有主要成员5名,法人为晁世忠。是海晏县目前规模最大的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鸡产品已打入海晏县、海北州市场且供不应求。4、发展规模养殖可以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家中缺乏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改善其经济状况。市场分析(一)项目主要产品种类、生产和销售情况项目生产产品主要为鲜蛋,年生产和销售鲜蛋25万公斤,生产淘汰鸡10000只;同时,生产有机肥料1200立方米,全部用于该基地发展养鱼,种菜,生产无公害

4、、绿色蔬菜产品。(二)主要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2009年,全省共生产鲜蛋16085吨,当地生产的鲜蛋人均占有仅为2.72千克。而全省城镇居民实际人均消费鲜蛋8.64千克。全省共有非农业人口146.74万人,如果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鲜蛋8.64千克的水平计算,人均还有6.02千克的差距。全省非农业人口年鲜蛋需求量为883.37万千克。加之海晏县及周边均为纯牧业区,无规模家禽养殖场,家禽产品基本依靠西宁或省外提供,出售的鲜蛋好多无商标,无产地,无出产日期,品质难保。加之受制于外地市场,因此价格波动较大。为满足海晏市场对家禽产品的需求,同时可使产品的销售市场辐射到西海镇和刚察县,所以市场潜

5、力较广阔。从地理位置看,海晏县金滩乡离大中城市较远,但地理位置却非常特殊 ,西和刚察近邻,南接海南共和,青藏铁路、315国道、贯穿境内,这种边缘地域效应十分有利于海晏县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特色养殖生产。(三)主要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利用标准化蛋鸡养殖技术,生产优质、安全鲜蛋和鸡产品;利用有机饲料、肥料,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养鱼,为农家乐提供新鲜鸡、鱼产品,通过垂钓、采摘提高农家乐的休闲娱乐性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政策优势综观近年来的蛋鸡养殖业发展, 发展趋势呈现波浪起伏,蛋鸡养殖业已发展成大行业、大市场。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蛋鸡养殖

6、产业上,经过反复考察,多次论证,瞄准了蛋鸡养殖业,并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了蛋鸡的引进和试养,取得了试养成功后,决定实施蛋鸡规模化养殖项目。同时金滩乡政府十分支持该项目,为鸡场的发展出谋献策,寻求资金的支持。(二)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优势:海晏县主要农作物有油菜、春小麦、青稞、豆类、马铃薯等。2005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5575亩,其中粮食作物14044亩,油料7344亩,其它4178亩,粮食、油菜、饲草总产量分别达到2398吨,536吨和1744吨。(其中粮食作物、油料作物、饲草料的单产分别为171公斤、73公斤、417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6256万元。有天然草地面积367.85万亩,

7、可利用草场面积362万亩,其中冬春草场183万亩、夏秋草场179万亩,截止2005年底,全县存栏各类牲畜46.28万头(只),其中羊41.5万只,占89.7%,大牲畜4.28万头,占10.3%,繁活率78.06%,总增率达35.3%、出栏率35.3%、商品率32.02%、母畜比例51.34%,成畜损亡率2.1%。畜牧业总产值为2997万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1.09%,牧民人均收入达3320.59元,主要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其中肉类产量达3814吨,奶产量达2846吨、羊毛产量达498.75吨,禽蛋产量4吨。(2)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海晏县特有的自然环境适合建立绿色畜产品基地

8、。海晏县工矿企业少,生产环境安全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农牧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畜牧业产业条件优越,是绿色畜产品的天然生产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饲草种植已被群众接受并推广,良种繁育力度加强,基本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防疫体系,“龙头+ 基地”格局正在形成,乡村一级专业养殖协会开始出现,作用逐渐发挥,生产绿色无公害畜产品逐步被群众接受。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及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区地理位置及群众贫困情况项目规划地位于海晏金滩乡,地处海晏县东南部农牧交接地带的湟水谷地,东与湟中县为邻,南与湟源县相连,是全县唯一的农业大乡,全乡共有九个行政村,二十八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775户7105人,居住

9、着汉、藏、蒙、土四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全乡总面积3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1.9万公顷,耕地170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3.2亩。拥有各类牲畜45631头只。由于金滩乡地处湟水河谷地,境内水草丰美、土质肥沃,以种植青稞、油菜、小麦、豌豆、洋芋等作物为主。2009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462.70元。目前,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按照新的贫困人口的标准(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测算,金滩乡的贫困人口达到587户(扶贫低保户276户、扶贫户311户)、2053人(扶贫低保人数633人、扶贫人口1420人),占全乡总户数的30.7%、总人口的19.35%。其中残疾人共210人, 占全乡人口的2.

10、7%。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为1、全乡经济结构单一。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脑山区只能种植青稞、油菜等传统作物,但品质差、产量低,亩均收入仅300元左右,特别是国家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政策实施后,可利用的耕地、草场分别减少,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大幅度萎缩,新的产业尚未形成,农民增收渠道狭窄。2、农民素质整体较低。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当地总人口的9.7%以上。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观念陈旧,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致富能力差。(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基本概况 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12日,位于海晏县金滩乡金滩村,现有主要成员5名,法人为晁世忠。是海晏

11、县目前规模最大的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资金是由引进外资、贷款和农民入股资金组成,至目前合作社总投资为70多万元,海晏金滩乡康恒蛋鸡养殖场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兰州正大集团的雄厚技术支持为依托,实行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将喂食、喂水、除粪、防疫、消毒、捡蛋等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按照统一的工作流程操作,实现了蛋鸡的科学、高效、安全、环保饲养,目前蛋鸡场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步入轨道,现有蛋鸡5000只,日均产蛋550公斤,所产鲜蛋已进入海晏县市场,海北州市场且供不应求,十分畅销,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已成为海晏地区农产品中的一名“新宠”。2.科研能力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了增强科技力量

12、,保证合作社健康、平稳、快速发展,蛋鸡生产的各项生产环节均由兰州正大集团和青海大学动物科学系专业教授全程技术指导,技术依托单位长期从事良种鸡的繁育生产研究和推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力量。3.财力状况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75万元。现有固定资产70多万元,流动资金20多万元。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扩大蛋鸡养殖规模 根据目前蛋鸡养殖场鲜蛋产品销售行情,在广泛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海晏县康恒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在蛋鸡场目前5000只蛋鸡饲养规模基础上,再新建5000只蛋鸡养殖标准化鸡舍2栋,使蛋鸡养殖规模扩大到15000只,年产鸡蛋由目前的8万公斤,增加到25万公斤。

13、 (二)为金滩乡贫困群众提供脱温鸡,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金滩乡贫困人口达到587户(扶贫低保户276户、扶贫户311户)、2053人(扶贫低保人数633人、扶贫人口1420人),占全乡总户数的30.7%、总人口的19.35%。其中残疾人共210人, 占全乡人口的2.7%。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疾病、缺乏劳动力、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养鸡业,适宜一家一户饲养,投资少,多数农民可以投资得起,见效快,肉鸡两个多月就可上市变钱,蛋鸡如果从脱温鸡开始养,四个月就可产蛋,且需要的劳动力少,养鸡的劳动强度亦不大,老人,孩子利用闲余时间也可饲养。为此我们拟选当地的贫困户20户,为其无偿发放脱温鸡10000只,

14、做好饲养技术指导,按每只40元回收商品鸡,统一品牌销售。使贫困户致富。 (三)建设内容1、新建蛋鸡舍640平方米2栋=1280平方米,育雏、育成鸡舍1栋,480平方米。 2、饲料加工车间160平方米3、围墙(空心砖水泥结构)500米4、鱼池600平方米。5、硬化道路1200米,其中净道1000米,4米宽,污道200米,2米宽。6、引进蛋鸡10000只。 7、鸡笼83套。 8、风机4台9、饲料加工机(2T/h)1组10、帐方式农家乐6间。300平方米11、水电配套 水配套设施:包括总给水管道、入舍给水管道、舍内饮水设施,排水设施配套及污水处理设施等12、电配套设施:包括接入电网的干线、变压器、入

15、鸡舍分线路及鸡舍照明设施等。四、建设方案(一)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1鸡种选择:该项目饲养品种为正大褐壳蛋鸡。该品种是正大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具有适应强、成活率高、饲料报酬高、产蛋多的优良性能,是褐壳蛋鸡中覆盖率较高的品种,适宜于集约化、规模化鸡场饲养。该品种计划从兰州正大集团蛋鸡种鸡有限公司引进,标准为120日龄正大褐壳蛋鸡。2. 饲养管理技术从18周龄开始应该给予高营养水平的产前料,及时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按每周增加半小时,最多1小时的进度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到每天1617小时,最长不能超过17小时,维持恒定光照时间。进入产蛋期,饲料蛋白比提高5%,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室内温度保持在1020度为宜,冬季防止舍温低于5度,夏季防止舍温高于25度。(二)土建方案本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建设标准参照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建设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主要是新建蛋鸡舍。鸡舍按照有关畜牧业生产标准建成砖混结构全封闭,方便生产管理,通风、采光状况良好,易于防止疾病传染和粪便处理。土建工程总面积2220平方米,其中鸡舍1760平方米。1、鸡舍建设方案长80米,宽8米。墙体为37#、清水墙加5厘米保温层,墙体高2.8米,屋顶采用15厘米厚彩钢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混凝土地面。鸡舍采用纵向机械通风,风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