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中药——葛花.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104729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酒中药——葛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酒中药——葛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酒中药——葛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酒中药——葛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酒中药——葛花.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葛 花【出处】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附载于“葛根”项下。据载:“葛花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消酒,同小豆花干末酒服、饮酒不醉也”。【别名】葛条花(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花。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枝叶,晒干。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安徽等地。韩国、日本等国也有分布。【炮制】拣去柄及杂质,筛去土。【性味归经】味甘,性凉;归胃经。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平微苦。纲目:甘,平,无毒。医林纂要:甘,寒。【功能主治】1.解酒醒脾止渴

2、。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症。民间素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说。2.止血。主治吐血、肠风下血等。【用法用量】312g,煎服;或入丸、散。【附方】1.葛花解酲汤:莲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钱五分,神曲(炒黄)、泽泻、干生姜、白术各二钱,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钱。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脾胃论)2.葛花清热丸:葛花一两,黄连一钱,滑石一两(水飞),粉草五钱。为细末,水合为丸,每服一钱,滚水下。治饮酒积热

3、,毒伤脾胃,呕血吐血,发热烦渴,小便赤少。(滇南本草)3.苦葛花五钱,煨水服。解酒毒。(贵州草药)4.葛花粥:葛花10g,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葛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可生津止渴、和胃解酒。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及消渴等症。5.葛花茶:取葛花10克。将葛花择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5-20分钟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可和胃止呕,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小便短赤等症。6.葛花陈皮茶:取葛花10克,陈皮15克。将二者择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5-20分钟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可宽

4、中和胃,生津止渴,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小便短赤等症。7.葛花菊花茶:取葛花10克,菊花15克。将二者择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5-20分钟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可和胃止呕,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头目眩晕、小便短赤等症。8.葛花竹叶茶:取葛花10克,竹叶5克。将二者择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5-20分钟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可和胃止呕,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心烦胸闷、小便短赤等症。9.葛花石斛茶:取葛花10克,鲜石斛30克。将二者择净,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5-20分钟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可和胃止呕,适用于酒

5、醉呕吐、津伤口渴、咽干不适、胃脘隐痛、食欲不振、小便短赤等症。10.葛花醒酒益肝汤:砂仁10克、木香1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葛花10克、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柴胡10克、白芍(醋炒)20克、珍珠草15克、肝炎草15克、鳖甲(先煎)10克、水蛭(碾末服)2克,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3次服用。用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损人天元,以大开肌肉,而发泄伤津也。2.名医别录:

6、消酒。3.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化学成分】(1)皂苷类:槐花皂苷(kaikasaponin)、槐花皂苷(kaikasaponin)、大豆皂苷(soyasapoin)、大豆皂苷g(soyasaponing)、大豆皂苷Ab(soyasapoin Ab)、甘草皂苷(glycyrrhizin);(2)黄酮类:葛花苷(kakkalide)、尼泊尔鸢尾素(irisolidone)、鸢尾苷(tectoridin),鸢尾黄素(tectorigenin)、黄豆苷(glycitin)、黄豆黄素(glycitein)、芒柄花素

7、(for-mononetin)、芒柄花苷(ononin)、大豆黄素(daidzein)、芦丁、槲皮素、6-O-木糖鸢尾苷、葛花亭(kakkatin)、刺槐素(robinin)、6-O-木糖黄豆苷、金雀异黄素(genistein)、烟花苷(nicotiflorin)、鹰嘴豆素甲(biochanin A)、印度黄檀苷(sissotrin);(3)其他:-谷甾醇、-谷甾醇-3-O-D-葡萄糖苷、N-己酰基-N1-葡萄糖-色氨酸、p-香豆酸、石蜡等。【现代研究】葛花是中国的传统药物,长期以来被用于缓解酒后呕吐等症状。有人将3钱葛花浸在一碗酒内,半小时后酒的浓度大欠降低,2小时后碗内酒大半变成了水,由此

8、可见,葛花确是解酒的妙药。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日本福冈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高速液体色谱分离法,从葛花中分离出13种异黄酮和3种皂角苷,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对人体细胞的实验中,他们发现其中的一种皂角苷有强大的保肝功效,而异黄酮则有较强的消除活性氧的作用。科学家认为,葛花中含有的皂角苷和异黄酮分别在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中发挥着协调作用,可以改善酒精对人体造成的新陈代谢异常,从而起到解酒醒酒的作用。国内侯光华、郑娅琼等研究认为,鲜葛花汁具有良好的防醉、解酒、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ALT、AST升高,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有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从而降低酒精对

9、肝脏的损伤,同时与其具有改善肝组织病理状态的作用有关。【主要参考文献】1.尹俊亭,仲英,孙敬勇,等. 葛花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2005,36(12):1905-1906.2.古月. 葛花为何可醒酒. 求医问药,2005(8):36.3.方艳琳,张凡鲜,秦莉花. 葛花醒酒益肝方治疗酒精性肝病.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3):278-280.4.侯光华,张介眉,时昭红,等. 鲜葛花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5):315-318.5.郑娅琼,张介眉,时昭红,等. 鲜葛花汁预防大鼠醉酒及护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4):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